“马格里布的居民凭借预言书的权威宣称,穆斯林将打败基督徒,并征服大海远方欧洲基督徒的土地。据说,征服将在海上发生。”
—— 伊本·赫勒敦(Ibn K haldun),14世纪阿拉伯史学家
文/陆大鹏
大明景泰四年,代宗皇帝朱祁钰的龙床坐得不甚安稳。他的哥哥,太上皇、之前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软禁于宫中,以锦衣卫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几年前,英宗在 “土木堡之变”中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朱祁钰被群臣拥立为帝。后来打败了瓦剌,迎回了英宗,但代宗无时无刻不在害怕兄长复辟。
在世界的另一端,法兰西王军历经血战,终于攻克波尔多城。英格兰名将,享有“英格兰的阿喀琉斯”美誉的第一代什鲁斯伯里伯爵约翰·塔尔博特(John Talbot, 1st Earl of Shrewsbury)在同年的卡斯蒂永(Castillon)战役中兵败身死。后世莎士比亚名剧《亨利六世》刻画了塔尔博特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然而,英格兰在欧洲大陆的领地几乎丧失殆尽,英法百年战争落下大幕。
同一年,在地中海东部,发生了更为惊天动地、撼动古今的大事。基督教世界抵御伊斯兰进犯的宏伟堡垒、东正教文化的辉煌中心,自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定都以来历经风雨、千载岿然不动的大城君士坦丁堡,在匈牙利人制造的巨炮轰击、新月旗下十几个民族虎狼之师潮水般冲击,以及挖地道、搞爆破等无所不用其极的攻打之下,终于轰然倒地。东罗马帝国灭亡了。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中世纪宣告结束,现代性(modernity)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罗杰·克劳利“地中海史诗”三部曲的第一部《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讲述的就是这个伟大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人类的勇气与残忍、技术上的聪明才智、幸运、怯懦、偏见和奥秘的故事。它也涉及一个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的世界的其他很多方面:火炮的研发、攻城战的艺术、海战策略、宗教信仰,以及中世纪人们的神话和迷信。
关于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陷落,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骚客为之挥毫泼墨,研究此役的著作汗牛充栋。在英语国家,著书论述此役的前有大学者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后有埃德温·皮尔斯爵士(Sir Edwin Pears)与史蒂文·朗西曼爵士(Sir Steven Runciman),因此罗杰·克劳利可谓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集诸多学者之大成,应该算是关于这一主题最新、最全面的研究著作。而且,克劳利有着比较特殊的身份和背景,他讲故事的视角与手法颇有独到之处。
克劳利虽是英国人,却自幼浸淫于地中海和君士坦丁堡的环境中,有着许多历史学家欠缺的第一手经验,而不是仅仅埋首于故纸堆。我们可以说,他是个实地考察派的历史学家。他生于1951年,在剑桥大学受教育。父亲是海军军官,曾驻防于地中海多地。克劳利童年的许多岁月在马耳他度过,因此很早就对地中海世界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三部曲的第二部《海洋帝国》有很大篇幅讲1565年奥斯曼帝国攻打马耳他岛的血腥战役,当时防守马耳他的基督教军队总司令是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大团长让·德拉瓦莱特(Jean de la Valette),后来马耳他的首都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称瓦莱塔,以纪念他的英雄业绩。克劳利在马耳他的岁月令他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后来终于著书,可谓对童年的致敬。他少年时的多个夏季在希腊寻访古迹。大学毕业后,他在伊斯坦布尔(也就是曾经的君士坦丁堡)教书,花了很长时间探索这座城市,并徒步纵览土耳其西部。后来他又多次造访希腊,从事考古研究。
克劳利长期在土耳其生活,全无西方学者常见的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思想,对东方和伊斯兰世界比较同情。而且他懂得土耳其文,得以参考印证大量土耳其方面的文献资料,如奥斯曼古代史学家霍加·萨阿德丁·埃芬迪(Hoca Sadeddin Efendi,1536/1537—1599)、图尔松贝伊(Tursun Bey,15世纪)、内希里(Neşri,1520年去世),以及许多现代土耳其学者的著作。在此之前,西方学者在描写君士坦丁堡之战时,几乎完全依赖西方人,尤其是天主教西欧人的记述。克劳利在此方面的贡献可谓意义重大。
最后,克劳利写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有着独特的视角。他并非孤立考察仅仅这一个事件,而是将其视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这两个世界之间此消彼长、潮起潮落的冲突的一部分,同时也将它置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西方世界争夺地中海的长期斗争的背景之下。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个讲述东罗马帝国灭亡的故事,而是“地中海史诗”三部 曲。
第一部《1453》结束之后,第二部《海洋帝国》会把故事接着讲下去,例数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后在地中海上的继续西进。《海洋帝国》分三部分,分别记述东西方争夺地中海的三大战役,也清晰地展现出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第一部分是,1521年,奥斯曼苏丹苏莱曼大帝挥师进攻罗得岛,打败了驻防此地的圣约翰医院骑士团(罗马教皇麾下的武装力量、保卫基督教世界的前哨),随后借助海盗等割据势力,继续西进,与以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西方世界在地中海对抗,一时间叱咤风云,几乎使地中海变为“土耳其的海”。第二部分是,1565年,苏莱曼大帝兴兵攻打马耳他岛,从地图上看,奥斯曼势力已经扩张到了地中海的中心位置。在圣约翰医院骑士团与西班牙势力的联合抵抗下,奥斯曼军队进攻失败,被迫撤退。第三部分的故事始于1570年,奥斯曼帝国进攻威尼斯的殖民地塞浦路斯岛,威尼斯与西班牙和教皇结盟;西方盟军的舰队前去援救塞浦路斯,在希腊附近的勒班陀与奥斯曼海军交战,出乎意料地以少胜多,将其挫败。
《海洋帝国》绘声绘色地描摹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争夺欧洲灵魂的长达数十年的残酷战争,这个快节奏的故事越来越激烈,范围从伊斯坦布尔一直到直布罗陀海峡。在这个奴隶制、桨帆船战争、绝望与勇气和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故事里,克劳利令人信服地勾勒出一系列为了权势和生存而战斗的海盗、十字军武士和宗教战士。《海洋帝国》是一个色彩纷呈、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当代的文明冲突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背景。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财富之城》则可算是威尼斯共和国简史,不过侧重于其在地中海上的外交与战争,尤其是与奥斯曼帝国的对抗。数百年间,威尼斯从礁湖渔村崛起为海上贸易强国,并且开疆拓土,盘踞了爱琴海沿岸许多地区,凭借狡黠的外交手腕、强悍的海军和金钱贿赂,左右逢源于东西方势力之间,与基督教和穆斯林世界都做生意,在不同时期与双方都发生过武装冲突,此中故事非常精彩。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既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延续性的故事,也可以拆开单独阅读,三部曲阅读的顺序也可随读者的偏好,不拘一格。作者调动大历史笔墨,浓墨重彩地为东西方对抗的最高统帅们——自称为两片大海和两大陆地的奥斯曼皇帝穆罕默德二世、苏莱曼大帝、塞利姆二世,与悲剧英雄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画像;同时,罗杰·克劳利或白描,或速写,或施以淡墨,绘出对垒中两军指挥官、首席大臣、宗教领袖、能工巧匠们的群像,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在以哥伦布肇始的地理大发现之前,地中海无疑是西方世界的中心,两希文明在此发源,罗马帝国在此崛起,美索不达米亚等文明也与地中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争夺世界中心的战争不是以三部曲描写的罗得岛战役发端,也不是以勒班陀战役结束的,但在1520—1580年,宗教热忱和帝国霸业合二为一,使这场战争达到了可怕的强度;从战争的形式上讲,这个时段也是人类历史上两个迥然不同时期的巅峰。这场战争的风格既是原始的,也是现代的:既有荷马史诗中青铜时代的人性本能的残暴,也有火炮武器的巨大破坏力。这一时期,基督教君主和奥斯曼苏丹都相信他们在角逐全球的统治权。勒班陀战役及其后续事件却表明,即便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地中海也不值得去争斗了。用桨帆船无法轻松地赢得被密集陆地包围的地中海,不管可用的资源是多么取之不尽。双方卷入了一场极其昂贵的军备竞赛,但最终的奖品却难以撷取。这场战争严重消耗了双方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其严重程度是双方都愧于承认的。1580年之后,土耳其渐渐对海上冒险失去了兴趣;奥斯曼舰队停泊在金角湾的平静水域,木制船体逐渐腐烂。辉煌昔日,一去不复返。
双方都很快遭遇了经济困境。花费巨大的海战和勒班陀战役之后重建舰队的庞大开支使奥斯曼帝国与西班牙都不得不大幅度增税。同时,美洲输入的大量金银开始以令人费解的方式破坏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土耳其人有足够的资源在战争经济中超过任何竞争者,但无力保护稳定、传统、自给自足的世界去抵御现代社会的更险恶的影响。面对欧洲的物价上涨和黄金大量流入造成的通货膨胀,他们束手无策。1566年,也就是马耳他战役后的那一年,开罗的黄金铸币厂——奥斯曼帝国的唯一一所铸币厂——用来源有限的非洲黄金铸造货币,将金币贬值了30%。西班牙雷阿尔成了奥斯曼帝国境内最受欢迎的货币,奥斯曼人根本无法铸造出与它等值的货币来。发放给士兵们的银币越来越薄,当时一位奥斯曼士兵称,它们“薄得就像杏树叶,像露水一样毫无价值”。这些冲击导致物价上涨、物资短缺和本地制造业的逐渐衰败。基督教欧洲的出价更高,生产成本更低,于是将奥斯曼帝国的原材料和金银逐渐吸走。自16世纪末开始,全球化力量开始隐秘地摧残奥斯曼帝国的传统社会结构和力量基础。伊斯兰教世界与西方的关系都呈现出这样的模式。
1580年,奥斯曼帝国与西班牙的和约承认了两个帝国和两个世界间的僵局。自此,横贯整个地中海、从伊斯坦布尔到直布罗陀海峡的对角线状的疆界固定了下来。两个竞争者都把目光转向其他方向。土耳其人与波斯作战,再一次去对抗匈牙利和多瑙河的挑战;腓力二世则投身于大西洋的较量。吞并葡萄牙之后,他将注意力转向西方,并颇具象征意义地将宫廷迁到里斯本,以面对一片更广阔的海洋。1580年之后的岁月里,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都从地中海战争中抽身离去,前者转向内部事务,后者则开始向外探索。
世界霸权的力量开始远离地中海。官僚机构过于集权化、坚信君权神授的土耳其人和哈布斯堡家族都无法理解这一点。在积极进取的中产阶级资助下,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出发的新教徒水手们乘坐坚固的帆船,开始从新大陆获取财富。桨帆船称霸的地中海变成了一潭死水,与新的帝国霸业失之交臂。奥斯曼帝国彻底丧失了转向外界、探索世界的机遇。奥斯曼帝国的一位姓名不详的地图绘制师在16世纪80年代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清晰地阐明了通往西印度群岛的新航线将带来的威胁:“这真是奇哉怪也,令人哀恸:一群肮脏的异教徒居然变得如此强大,可以从西方航向东方,抵御暴风和海上的灾害;而距印度的路程只有他们一半的奥斯曼帝国居然没有做任何征服印度的努力,尽管通往印度的航行能够带来数不胜数的好处,带回美好的财物和精美得无法描述、难以解释的奢侈品。”
最终,西班牙也在全球竞争中落败了。1580年之后的岁月里,曾经为伊斯坦布尔宫廷效力的海盗们也抛弃了苏丹的事业,开始自行在马格里布的荒芜海岸沿线杀人越货。地中海还将面临两百年的海盗肆虐,几百万白奴将在阿尔及尔和的黎波里的奴隶市场上出售。一直到1815年,也就是滑铁卢战役那一年,还有158人被海盗从撒丁岛劫走;最终解除海盗威胁的是来自新大陆的美国人。威尼斯和土耳其被永远封锁在没有潮涌的地中海上,继续争夺希腊海岸,直到1719年。但世界霸权早已转移到了别处。地中海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罗杰·克劳利的三部曲在西方国家已经享有盛誉,曾雄踞畅销书榜多时,广受世界读者喜爱,已经被翻译为德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波兰文、土耳其文、荷兰文、希腊文、印尼文、希伯来文、塞尔维亚、韩文,以及最近推出的中文版。对于对欧洲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这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既有扎实的史学研究在背后支撑,也有如同惊险小说一般扣人心弦的文笔。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团队独具慧眼,三部曲得以在华语世界问世。值得一提的是,读者手中若有三部曲的英美原版书,再和中文版对比,就会发现,中国编辑们在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与英文版相比,中文版增添了大量高质量图片和许多彩插,而且为每一册都制作了精美函套。
本文作者为三部曲中《1453》《海洋帝国》译者陆大鹏,新浪微博:陆虞候Han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