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序茅 插图/ 宋麒 | By Zhao Xumao Illustration by Song Qi
地球经受得起生态系统的崩盘,人类却受不起。虽然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每次都恢复了,但每次陪葬的物种数目却不计其数。
看过电影《人猿泰山》的朋友都会记得:小泰山哇哇的哭声唤起了母猩猩卡娜的注意,于是她顺着哭声蔓延爬上树木最顶端的小屋;娇憨可爱的小泰山,唤起了卡娜本性的母爱,她将小泰山带回家园;哥查拒绝卡娜将泰山留下,而卡娜与哥查几秒钟的对视中,卡娜的坚韧征服了哥查。从此注定了泰山在猩猩家族中生存的命运,他学会了猩猩生活的能力,在树干上滑行、在森林中奔跑等等。由于小泰山与猩猩们的种种不同,他在群体里显然不受到欢迎,但小泰山通过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不顾危险,最终努力地融合在了猩猩群中,成为传奇的“人猿泰山”。
虽然电影中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其中展现的动物的感情、思考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对于后代的教育却是真实存在的。很多人不禁要问,那不是我们人类才拥有的能力吗?
长期以来,我们接受的教育是:人类是所有生物中的王者,是最高级的动物,具有最高级的智慧,强大的适应能力,还对周边环境拥有强大的改变能力。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们常常因为自己是人而骄傲,也常常以人不如动物来比喻某种耻辱(例如“猪狗不如”)。可是,随着科学研究的开展,对动物研究的深入,人类开始低下高贵的头颅。
“会使用工具”一度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准。但近几十年来,人们陆续发现有些动物也会使用工具:大象会用鼻子卷起树枝来为自己挠痒并驱赶身上的小虫;猴子会将尖锐的棍子当矛使用 ;黑猩猩不仅会用石头来砸食坚果,还会拿木棍捕捉白蚁;鼹鼠在嘴唇前和牙齿后放一些刨木花来充当简单的面罩,以防将脏物吸入肺部……
有人说“思维”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但事实说明动物也会思考,比如它们在筑巢或垒窝的时候就会考虑得比较多。鸟在筑巢时要搜索可以利用的材料,此时鸟儿就在动脑筋;河狸在修水坝的时候会考虑怎样安放以及如何用泥土把这些材料粘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在动脑子思考;有些种类的蜘蛛所垒的窝,除了有些思想的动物以外,是很少有什么动物能垒成的。
有人说,“劳动”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按照这样推理,那么,蜜蜂的辛苦劳作就不是劳动了,这样的论断显然不符合实际。
有人说“社会的分工和合作”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众所周知,蚂蚁就是分工和合作非常严密的社会性动物,与人类的分工合作没有多大分别;海豚的群居及共同御敌,与人类的建家立国,捍卫家园差别也不大。
有人又把目光转向“感恩”和“教育”,其实,人类很快又失望了。母鸟教育幼鸟飞翔,雄狮教育幼狮捕猎,教育性征与人类的教育具有共同的功能。有科学研究发现,动物与人除了上面的共性以外,还普遍存在情爱、关爱,甚至有的动物还具有见义勇为、公平、信用的性征。
再看看人类发展的历史。早期的人类与近亲和其他动物区别不大,整群地聚居在一起,赤身裸体,进步以后才用树叶、兽皮蔽体;没有房子,艰苦奋斗住进穴中,而后或居树上或住进茅草棚;食物经常短缺,饥一顿饱一顿,经常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为了充饥也曾肉食同类,食谱中就有自己的爸爸或爷爷,异性不分辈分、亲疏,进行无序混交,到文明和礼制创立,人类才逐渐确立起伦理。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动物学习其他动物、摆脱动物性、改造动植物从而改造世界的历史。
于是,电影《泰山归来》中的场景上演了: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国王二世需要一大笔钱来租借一支雇佣军帮助他统治刚果,以达到他贩卖黑奴和攫取矿藏取得巨额财富的目的。为此他派了手下罗姆去刚果寻找钻石。钻石在当地一个部落的手里,因为泰山杀了酋长的儿子,酋长要求罗姆用泰山交换这些钻石。
这里反映的正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于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夺,对于动物残酷的屠杀。人类的活动不停地改变着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矿山开采、开垦荒地、修筑水坝等,往往使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海岸发生巨大变化,使野生动物无家可居,导致它们大量灭绝。在世界范围内,生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发表的调查材料,从100万年前到现在平均每50年有1种鸟类灭绝;最近的300年中,平均每两年有1种鸟类灭绝;最近的100年来,每年就要灭绝1种鸟类。哺乳动物的灭绝速度更快,在热带森林,平均每天至少灭绝1个物种。据估计,现在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野生动物将减少15%-33%。
这些物种大多因人类的活动而灭绝,于是它们存在与否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影响成为现代人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研究保护濒危动物意义何在?
以生活在滇西北地区的滇金丝猴为例说明下物种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滇金丝猴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生活在滇西北的高山暗针叶林中。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松萝。松萝是一种藻类和菌类共生体,它没有根,在原生地就挂在树杈或电线上,吸收一些雨露甚至空气中的潮气就能成活。松萝靠饮树汁为生,吸干一棵树的养分后,就会飘到另外一棵苍劲的树上。在寄生的过程中松萝得到了树的营养和力量,获得自己生命的能量,云杉、冷杉却在宠辱不动中奄奄一息甚而寿终正寝了。
生态系统内的每一个物种都是环环相扣,没有一个物种可以强大到肆无忌惮。同样,也没有一个物种弱小到完全任人宰割。滇金丝猴是这片生态环境的关键物种,正因为它的食物是寄生在冷杉树上的松萝。
松萝抑制冷杉的生长,松萝多了,甚至可将冷杉“窒息”而死,然而松萝少了又会造成滇金丝猴的食物不足。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维持自身所需要的最低的食物需求,聪明的滇金丝猴知道如何控制松萝生长。它们在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以保证自己既有足够的松萝吃,又可以控制松萝过分蔓延,防止松萝危害冷杉林。
在松萝、冷杉和滇金丝猴之间,滇金丝猴巧妙地发挥了自身的平衡作用,使得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冷杉—松萝—滇金丝猴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这是自然造就的“理想国”,其中任何一个角色的消失都将影响系统中的生态衡。保护生物学更关心的是整个生态系统及其中分布的所有濒危物种。
此外,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了一个天然基因库,对一个国家乃至人类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多保存一个物种,就为人类后代多保存一份财富。蚌类、蟾蜍、蛇类、蜥蜴、食虫鸟类、猛禽和许多鼬科哺乳动物都能制约虫灾和鼠害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从而提高农业、林业生产的收成。如果对这些动物进行过度捕杀,势必使害虫、害鼠的数量增加,这将迫使人们大量使用化学药剂,而化学药剂严重污染环境,经食物链最后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直接损害人体的健康。
由此,物种灭绝问题转为生态系统的崩溃,于是物种的保护回归到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上。
反过来说地球上其实没有哪个物种是“不可或缺”的。有些物种消失后其地位立刻被取代了,有些会波及到其他物种,只有很少数的物种因绝灭引发生态系统大范围的崩盘。但是,崩盘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几千万年过后,一切又都会重头再来。地球是很脆弱,很容易被打得鼻青脸肿,比如发生在大约2.5亿年前的绝灭事件杀死了海洋中大约96% 的物种;但之后仅仅过了1000万年,物种多样性就超过了绝灭之前的水平。类似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多次。换成生态学术语,就是 “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很强。”坦率地说,只要太阳系的结构维持不变,没有什么能将地球生命打成万劫不复,就连核弹也不能保证消灭所有无脊椎动物。
既然如此,为何我们还要保护现存的物种?原因很明确,地球经受得起生态系统的崩盘,人类却受不起。虽然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每次都恢复了,但每次陪葬的物种数目却不计其数。不要说生态系统崩盘了,脆弱的人类经济体系连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都招架不住,这让地球历史上动辄上百米的海平面变化情何以堪。
由此,似乎可以导出一个结论: 保护动物,维持现状,就是维持人类持久的生存。动物灭绝了还会有其他物种产生,但是人类灭绝了就不会重演,地球可以再来一次,缔造新的自然生态理想国,只是新的理想国中未必会再有人类参与,更不会再有“人猿泰山”的传奇诞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