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硅谷教你静观术

硅谷教你静观术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冥想”这种古老的修行方式到硅谷后有了新的面貌。“静观”原本是佛家的一种修行方式,但仅以此为理论基础必然难以应对质疑者犀利的目光。实际上,对大多数人来说,静观只是一种工具,帮助人平稳心绪,保持镇静,集中注意。除了谷歌在宣传其“企业静观术”之外,许多公司也正“将智慧与技术融合在一起”。如此看来,静观是一种产品,而产品需要经营。

文/傅添 | By Fu Tian

在苹果应用商店里可以找到一个名叫“Headspace”的应用,教人冥想和静观(mindfulness)技巧。自2012年发布至今,它已经拥有300万用户,“维珍帝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也是它的拥护者之一。这款应用的发明者名叫安迪·普迪科姆,今年42岁,是一位英国冥想导师,创立Headspace之前,曾在西藏研习佛教。普迪科姆有着蓝眼睛、晒成浅棕色的皮肤,以及出家人那样的光头,一张口却是标准的BBC式口音,这一切让他看上去既像个“古鲁”(精神导师)又像一位私人培训员。他似乎代表着除金钱和权力之外衡量成功的第三个标准:身心健康、深沉睿智、博爱仁慈。

近些年来,静观冥想在商界十分流行,《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中说静观“几乎已经在商业圈形成了一个狂热的宗教”。世界经济论坛在达沃斯召开时,每天以冥想环节开始;像通用磨坊、通用汽车和塔吉特这样的财富五百强公司也为员工提供沉思冥想培训,切实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心灵开悟与追求利益可以并行不悖。高盛公司和达纳-法博癌症研究中心都为员工订购了Headspace服务。

就像当代许多其他潮流一样,第一个浪头总是出现在硅谷。在旧金山,当年“反主流文化”中的许多习惯逐渐渗入后来的“黑客文化”,冥想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史蒂夫·乔布斯就担当着“大祭司”的角色,他本人笃信禅宗佛教。谷歌的一位华裔工程师陈一鸣在2007年创立了以正念静观为基础的情商课,名为“探索内在的自己”,在谷歌数千名员工中大受欢迎。东方的灵修如今正悄然融入当前的技术乌托邦主义。

“冥想”这种古老的修行方式到硅谷后有了新的面貌。毕竟,这是一个技术大地震的时代,而硅谷正位于震中区。变革的发生异常迅疾,5年前还只是e-mail,紧接着,不会用Twitter的人已经成了老古董,现在苹果手表每五分钟就会更新通知,无数电子信息时时刻刻扯着你的神经。所有这一切的结果是,就在屏幕上那些让你沉迷、着魔、抓狂而又欲罢不能的应用图标旁边,又多了一个新的应用:电子治疗,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其他应用造成的身心压力和精神涣散——它的产生看似矛盾,却又不可避免。一家名为“BigHealth”的公司已经研发出一系列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比如治疗失眠的Sleepio。此外,类似应用还有通过每日“情绪签到”来收集数据的Buddhify、呈现舒缓性自然场景并提供冥想练习的Calm以及能播放西藏铃音的InsightTimer。

因为有丰富的内容和良好的用户体验,Headspace很快在这类应用中脱颖而出。Headspace可以提供10天免费试用,每天引导你进行10分钟的冥想练习。如要继续使用,用户则需每月缴付13美元,选择适合自己的套件——“专注力”或“自尊心”等。它的界面简洁而柔和,没有任何宗教元素。你将在里面听到普迪科姆的声音——“你好,我叫安迪”,轻声细语娓娓道来,简直像一杯清肠蔬果汁一样令人舒畅。这个应用包含350小时的引导性冥想课程,导师就是普迪科姆本人。跟其他冥想法和瑜伽一样,这个课程也强调对呼吸和身体感知的关注。

“静观”原本是佛家的一种修行方式,但仅以此为理论基础必然难以应对质疑者犀利的目光。就在此时,随着人脑研究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以科学方法研究冥想对人脑产生的影响,这个新兴的领域有时被称为“沉思神经科学”。研究结果令人惊异,《冥想带来好睡眠》和《思维锻炼令你更专注》之类的题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泰晤士报》这样的主流媒体上。Headspace就有自己的医疗顾问,声称“静观训练能带来可量化的积极效果”,包括减少压力,缓解焦虑,对心脏健康和免疫系统都有益处,甚至皮肤都能变好。冥想似乎成了灵丹妙药:安非他命、百忧解和高伦雅芙多效合一。不止如此,《沙龙》上有篇文章题为《让达摩中产阶级化》,其中说流行的“静观运动”汇聚了大批佛教爱好者、神经科学研究人员和白领精英“自助”团体,似乎冥想、静观、瑜伽除了能缓解压力、延年益寿之外,还能帮助改善贫困学校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只要深呼吸。

实际上,对大多数人来说,静观只是一种工具,帮助人平稳心绪,保持镇静,集中注意。它与修行无关,更不需要去理解深奥难懂的佛家思想,目的简单直接:释放掉一天的压力,从而能让自己次日完成更多工作。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题为《静观帮你成为好领导》的文章中,比尔·乔治说他并不在意灵性修养的部分,静观只是让他在团队管理中更加镇定专注,而“不需要放弃那些助我获得成功的优秀素质”。除了谷歌在宣传其“企业静观术”之外,许多公司也正“将智慧与技术融合在一起”。《连线》文章说,硅谷的企业家和工程师将这些古老的传统进行改造,完美适应了硅谷那种目标导向、技术驱动、无神论的文化。北加利福尼亚的科技公司并不把轮回和涅槃当回事,正如圣弗朗西斯科一位有名的冥想师肯尼斯·福克说:“关键是训练大脑,充分调动脑内的化学生物作用。”

如此看来,静观是一种产品,而产品需要经营。普迪科姆的Headspace已经吸引到了不少风投公司,他本人对金钱持中立态度,但也有人谴责他是个“贪婪的和尚”。不过,目前他们还没有拿到钱,据投资人说,三百万用户虽然已经很可观,但如果想要吸引两亿用户,他必须完全放弃自己“作为和尚的那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