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锦 插图/岑俊 | By Zhao Jin Illustration by Cen Jun
为什么一部写在上世纪中叶的书在它问世的时代受到冷落,却在21 世纪的美国读者中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乍一看,美国作家约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s)的小说《史托纳》(Stoner)中的主人公威廉·史托纳绝对和“英雄”二字无缘。小说一开篇,作者就用近乎生冷的笔调简短地概括了史托纳平凡的一生:1910年19岁到密苏里大学求学。一战期间获得了博士学位,留校教学,直到1956年去世,职位副教授。对于他留下的“遗产”,威廉姆斯做了这样的总结:
偶尔有学生碰到这个名字,会漫不经心的问谁是威廉·史托纳,但他的探究也往往仅止于这个随意的问题。史托纳的同事们在他生前对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敬仰,现在也很少提起他;对他们中年长的那些,他的名字提醒他们自己的人生同样不可避免的结局,对年轻的那些,他的名字只是一串音节,既不会唤起他们对过去的感念,也不代表他们认同的身份或事业。
在小说余下的将近300页的文字中,威廉姆斯用安静细腻的语言,缓缓为我们刻画出史托纳的一生。像他未离开过的美国中西部的漫长灰暗的冬季一样,这一生也显得黯淡无光。
史托纳不是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盖茨比,没有金壁辉煌的别墅、歌舞升平的派对,更没有荡气回肠的爱情、戏剧性的收场。他不是书架上畅销传记的主角,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惊人的才华、没有非凡的能力、没有英雄的业绩。在这个把惊世骇俗的“成功”作为人生价值衡量标准的时代,史托纳看起来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小人物。他不善言辞,处世笨拙局促,在日益煎熬的婚姻生活中忍耐着,对工作中压制他的势力束手无策,甚至无力把爱人和女儿留在身边。他的一生经历了一波又一波暗流的冲击,而在风波的彼岸,他却没有辉煌的重生。相反的,岁月给他留下的是众多细小的遗憾和残缺:“他曾经梦想过坚持,一种完整的纯洁;他找到的是妥协和琐事强暴的干扰。他构想过智慧,但在漫长岁月的终点,他找到的是无知。”
小说《史托纳》的境遇也似乎和它平凡暗淡的主人公的命运相平行。最初出版于1965年,《史托纳》很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刚出版时,只有《纽约客》在一个简报形式的专栏“BrieflyNoted”中提到了它。书只印了一版,卖出2000多本,再后来就被人遗忘了。2006年,《史托纳》被《纽约书评》选进“纽约书评经典”系列再次出版。可这次机会也没有改变它的命运,同样只印了一版,只在作家、文学教授中有一个很小的读者群。可以说,在它头40多年的存在中,《史托纳》和在1994年去世的威廉姆斯一样,只算是一个英美文学中的一个脚注。(威廉姆斯在丹佛大学任教30余载,生平只出版了3部成熟的小说作品,可谓产量甚微。他的小说只有一部(1972年的《奥古斯都》)在他有生之年获得文坛认可,获得了国家图书奖。)
峰回路转,2011年,法国知名小说家安娜·嘉瓦尔达(AnnaGavalda)偶然读到这本书,大受震动,决定亲笔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借着嘉瓦尔达的名气,这部慢节奏甚至让人有些抑郁的小说在欧洲竟一夜之间成了畅销书。在欧洲转了一圈,《史托纳》逆袭本土,终于引起了英美文坛的注意。美国作家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BretEastonEllis)在推特上称赞《史托纳》是他2013年读到的最精彩的书:“它无关毒品,但有关于毒品以外的一切。”(出于巧合,英文单词“stoner”意为抽大麻的瘾君子。当然,这本小说和大麻扯不上一点关系。)《纽约客》的书评人蒂姆·克里德(TimKreider)甚至把它誉为“你从未听说过的最伟大的美国小说”。突然间,好像每个自认为文学品味不凡的人都在谈论《史托纳》。在沉寂了将近50年以后,2013年,纯学院派的《史托纳》在美国成了畅销书,在读者中得到所谓邪教式的推崇。
为什么这部写在上世纪中叶的书在它问世的时代受到冷落,但却在21世纪的美国读者中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呢?
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Barnes)在《卫报》的一篇书评里曾经分析过,《史托纳》在美国受冷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美国读者和欧洲读者相比不太能接受缄默安静的小说,并且《史托纳》缺乏一种美式的乐观精神。他补充道:“在美国文学中不缺乏悲观主义,但是那个国家的性格是奋发向上的,善于改变而不是接受境况。”
巴恩斯的分析不无道理。美国的移民历史决定了其民族精神中有一种不屈服于命运、勇于冒险和抗争的乐观精神。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被视为美国文学经典之冠,就是因为小说中能够超越卑微的出身、自我塑造的主人公被很多读者视为这种乐观精神的代表。
但如果这种乐观精神是美国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新教传统中坚实沉稳的斯多葛主义便是其内在的根基。正如麦克斯·韦伯在《新教道德和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的,新教传统中的一个中心要素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以“职业”的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斯多葛式的新教传统把工作视为神赐的使命,进而成为个人价值实现的渠道,崇尚勤奋努力、理性朴实的生活态度。仔细揣摩,这其实正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也是美国民族性的根基——正因为个体能够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工作而立足于世,世界才能成为个体冒险驰骋的大舞台。
在史托纳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这种世俗化了的斯多葛式的新教传统。如果盖茨比烫金一般繁华的纽约代表的是一个美国,史托纳泥土一样朴实深厚的密苏里则代表着另一个美国。密苏里位于以农业为传统的中西部。正如它的地理位置一样,中西部是美国文化的腹地,好比中国的中原地区,被视为承载着传统精髓的土地。正因如此,虽然东海岸的纽约、波士顿等城市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常被冠以“伟大的美国城市”之名的历史名城却是中西部的芝加哥,可见这个地区在美国文化想象中的重要地位。
史托纳正是在中西部度过了他的一生。他从小生长在农场,父母是一对把生命完全倾注在土地上的农民,朴实凝重,辛勤缄默,让人联想到格兰特·伍德的名画“美式哥特”(AmericanGothic)中的农场父女。年少的史托纳随父母在农场务农,后来被父亲送到城里的大学学农,靠在亲戚的农场农场工作来赚取生活费。文学在他生命中的出现是一个偶然,但它无法阻挡的魅力最终让他违背了父亲让他继承农场的意愿,留在了大学校园任教。
尽管如此,史托纳始终是那片泥土的儿子,一生笨拙而沉默的在生活的风浪中找寻一份近乎卑微的平静和满足。生活给他带来很多失望和心痛,而面对一次次冲击,史托纳最后往往选择斯多葛式的接受。他一生只坚持过一件事,那就是他的工作。在别人眼里,他的事业平平——他一生只出版了一部影响不大、很快被人遗忘的学术著作;教了30多年的书,由于被排挤,直到去世只是一个副教授;虽然他逐渐在教学中得到满足,性格内向的他却远不及一些摇滚明星般大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但对他来说,正是他的职业让他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让他感到存在的价值,甚至得到满足和愉悦。正因如此,当被逼提前退休时,史托纳强硬地坚持要继续教学——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和外界直接的对抗。
史托纳的对抗不是为了职称、名誉或金钱,只是为了捍卫他工作的权利和尊严。所以当得知自己有可能身患绝症不久人世的时候,他立刻不再坚持,一丝不苟的拖着病体把最后的工作默默地做完,平静低调地提前退了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没有荣誉、没有亲朋好友围绕身边,在他手里握着的,只有他撰写的那本书。
史托纳有两个好朋友。大卫·马斯特斯才华横溢,年轻而冲动。他在一战爆发后,应征入伍,死在了法国。他的死,细节不为人知,满富悲剧性的诗意。他的青春和短暂的人生在史托纳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戈登·芬奇深谙世事,虽然才智平平,但由于懂得经营事业,在大学里升到了学院院长的地位。相比之下,史托纳的人生既没有马斯特斯短暂但璀璨的诗意,又没有芬奇稳定而长久的实惠。但是,躺在病榻上等待死亡的他却是安详的:
一种愉悦感好像被夏日的清风所承载着扑面而来。他依稀记得他曾经思考过失败——好像它是重要的东西。现在这些念头看起来是如此卑微,不值得和他所经历的人生相提并论。一些隐约的影像在他意识的边缘聚集起来;他看不清它们,但是他知道它们在那里,汇聚着能量向一种他无法看到或听到的实感靠近。他知道自己在向它们靠近;但他不需要着急。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对它们置之不理;他有的是时间。
一种柔软的感觉把他包围,他的四肢渐渐感到慵懒放松。一种强烈的对自己身份的认知突然向他袭来,他感到了它强大的力量。他是他自己,他知道一直以来他是谁。
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嘉·伊·加赛特(OrtegayGasset)说过:“英雄是想做自己的人。”而这也许正是作者威廉姆斯塑造这个人物的初衷。在他去世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威廉姆斯曾经这样评价过他小说的主人公:
我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很多读过那本小说的人都觉得史托纳的一生是可悲的糟糕人生。我觉得他的一生是不错的。他的人生显然要好过大多数人。他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有一些感情,他觉得自己的职业有一些重要性。他是重大价值的见证人……对于我来说,《史托纳》的重要性在于史托纳对职业的态度。教学对他来说是一个职业——包含了职业这个词所蕴涵的美好和尊严。他的职业给了他一种特别的身份,让他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对这个职业的爱是他的本质。……这正是我想在《史托纳》中表达的。你必须保持信念。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正如威廉姆斯说的,《史托纳》的精髓在于“保持传统至关重要,因为传统就是文明。”因此,尽管和好莱坞式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相左,《史托纳》的确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小说。而这部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小说在21世纪的今天在美国读者中产生共鸣、得到肯定,恰恰反映了美国文化在时代危机的冲击之下一种回归传统的愿望。
上世纪60年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动荡年代。对外在国际关系上,美国久战越南不得脱身,古巴导弹危机更加重了核恐惧的阴影。国内民众反战情绪高涨,政治危机重重。同时,黑人民权运动、第二波女权运动、工人运动也如火如荼。在各种政治派别的斗争中,暴力事件频发——黑人教堂被炸、游行示威被警察暴力驱散、黑豹党拿起武器反抗当局、总统约翰·肯尼迪、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马尔科姆·埃克斯相继被刺杀身亡。在文化上,60年代是反文化(counter-culture)潮流的高潮,民谣和摇滚乐的黄金时期,性解放和毒品文化的开始。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人们关注的是马丁·路德·金那样叱咤风云的救世英雄,是巴布·迪伦那样反抗体制的民谣诗人,是吉米·亨德里克斯那样璀璨耀眼的摇滚明星,而《史托纳》这样一本恪守传统价值、丝毫没有惊世骇俗之野心的小说自然只能受到冷遇。
21世纪的美国社会也感到危机,但这个时代的危机和六十年代的大有不同。美国经济的衰退,其全球第一大国地位的逐渐丧失,面对恐怖主义的虚弱感,让本来就深藏在美国神经中对本土文化的焦虑感更加加剧。
这种焦虑是有传统的。美国知识阶层对美国文化在认同的同时往往还存有一种深刻的自卑感,甚至是羞耻感,特别是在自己被欧洲所审视的时候。从西奥多·阿多诺和麦克斯·霍克海默眼中的好莱坞到让·波德里亚(JeanBaudrillard)眼中的真人秀、迪斯尼乐园,欧洲同僚对美国文化的一种不乏鄙夷的审视在美国知识分子中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当21世纪到来,娱乐文化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的各个层面,媒体的发展极大的放大了“形象”的价值,更催生了自恋的“我”的一代。但在名人文化泛滥的同时,美国经济萎靡、国力衰落,名媛球星、政要大亨的光鲜形象后面,是中产阶级的萎缩、劳工阶层的破产和年轻一代对前途的恐慌。这些21世纪的危机似乎让美国知识分子更加感到自己文化的底气不足,而正如古罗马帝国晚期腐败放纵的文化往往被看成是它崩溃瓦解的预兆,现今好莱坞式的名人文化也许也被很多人看作是美国帝国衰落的表现。
《史托纳》的出现让美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现实和传统,继而重新肯定一种从传统中找回的民族身份。美国读者对《史托纳》的关注反映了他们对好莱坞、MTV,到真人秀、到自媒体的名人文化的一种厌倦和反省。正如《纽约时报杂志》的书评人斯蒂夫·阿尔蒙德(SteveAlmond)指出的:
今天读到这本书让人认识到我们对英雄的概念已经变得如此的浅薄。美国人崇拜运动员、媒体精英和电影明星,那些拥有我们等同于价值和幸福的华丽天赋的人。每天在我们屏幕上闪过的故事都是对无畏的野心所唱的赞歌。我们也许愿意看关于一个胆小怕事的高中科学老师的戏剧,但前提是他必须沦落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毒枭。啊,甚至是我们的文学自传也必须讲述一个“比生命好高大”的故事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阿尔蒙德的批评是对名人文化的否定,而《纽约书评》经典系列的总编辑爱德温·弗兰克(EdwinFrank)则强调了《史托纳》对个体的人生价值的肯定。他这样评论《史托纳》:“它是对这样一个人的致敬,他的生命从某个角度看极其平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不比任何人的人生缺乏丰富的内涵。”
这样的个体价值不是聚光灯下的光辉形象,而在于一种私人的、安静的生活体验。史托纳的挣扎不是戏剧,没有舞台。外人看不到他的痛苦,只看到他驼起了的背,消瘦的身体,老去的脸,和越来越少的话。他懂得深刻强烈的爱和激情,但在外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古怪、倔强、被学生戏称为“老史托纳”的老学究。
这种把个人的体验作为生命的重要价值的人生观并非遁世的态度——有别于汉娜·阿伦特在她的《人的境况》中提到的法国人情有独钟的“小幸福”(lepetitbonheur)——而更像是一种尼采式的对生命的肯定。它所肯定的不是所谓“成功”、“幸福”的人生,而是充满挣扎和妥协、愉悦和爱的人生,不是根据社会定义的价值观设想的“可能”存在的人生,而是个体经历造就的生活过的人生。
阿尔德斯·哈克斯里(AldousHuxley)说过:“经验不是际遇,而是你对待际遇的方式。”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他对待际遇的方式,史托纳最终肯定的是经验本身——失败“不值得和他所经历的人生相提并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失败”的史托纳却是自信的、独立的、丰满的。而对于一个正在衰落的帝国来说,还有什么比重新找回自信更重要的呢?
《史托纳》中文版于2014年在台湾出版,由马耀民博士翻译。目前在中国大陆暂无中译本。本篇评论基于英文原版,引用为作者翻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