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菊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国浪漫派诗歌。为本期《新知》撰写了《弗吉尼亚·伍尔夫与房子的故事》并翻译了章节诗歌。
陈朝
学习过心理学和汉语言文学,认知神经科学硕士,科普作者,科学松鼠会成员,目前在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工作,主要关注技术、媒体与生活的交互。为本期《新知》撰写了《连接另外十亿人:关于理想主义、野心和网络中立》。
张沅汐
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研究方向为社会批判理论。为本期《新知》撰写了《“小丑”的文化史》。
卡尔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出身,书痴,影迷。曾经写诗,如今写小说,偶尔写影评。哲学和历史爱好者,斯宾诺莎和卡尔维诺忠实粉丝。推崇简单轻逸的生活方式,爱旅游,喜欢冒险。为本期《新知》撰写了《普鲁斯特和逃逸线上的青春》。
阿兰·莱特曼(Alan Lightman)
美国物理学家、作家,麻省理工学院人类学教授,著有《爱因斯坦之梦》(Einstein's Dreams)。授权本期《新知》刊登了他撰写的《大爆炸之前是什么?》。
约翰·帕林顿(John Parrington)
牛津大学分子和细胞药理学副教授。他的最新著作是2015年的《基因组的深处》(The Deeper Genome)。授权本期《新知》刊登了他撰写的《基因编辑》。
乔纳森·马科斯(Jonathan Marks)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的人类学教授,著有《生物人类学侧论》(The Alternative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nthropology)(2011年)。授权本期《新知》刊登了他撰写的《我的祖先和我》。
卡斯滕·柯夫马赫(Carsten Korfmacher)
在剑桥与牛津大学学习哲学,曾在牛津大学任教,目前在非洲为当地发展提供帮助,同时兼任驻地记者。授权本期《新知》刊登了他撰写的《永恒之问》。
帕特里克·格里(Patrick J. Geary)
1974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现任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元500-1100年间的欧洲中世纪历史,涉及语言、种族、宗教、社会记忆、社会结构和政治组织等诸多方面。授权本期《新知》刊发了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欧洲认同在中世纪早期的构建与当代挑战》。
张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为本期《新知》撰写了《青牛白马,来去何兮》。
王安然
康奈尔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耶鲁大学,并曾任蒙古国奥特根腾格尔大学讲师、格鲁吉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实习生、高加索研究资源中心亚美尼亚分部实习研究员。为本期 《新知》撰写了《亚美尼亚:国界的迷思与现实》。
郭屹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为本期《新知》撰写了《繁星中的双螺旋:日本现代建筑浏览》。
余山君
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本科期间曾参与新型农药的研发。同年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化学系,跟随迪斯特法诺(Mark Distefano)教授从事分子识别和酶催化方面的研究并于2013年取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入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跟随布赫瓦尔德(Stephen Buchwald)教授继续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为金属有机催化中新型配体的分子设计与合成。为本期《新知》撰写了《化学:不对称之存在》。
姜振宇
浙江大学本科毕业,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中国首个科幻文学博士学位。为本期《新知》撰写了《菲利普·迪克:半疯的文艺极客》。
徐冬来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完成知识产权法研究生课程。曾供职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现在德国法思博(Vossius & Partner)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主管中国业务,居慕尼黑。文化与职业的跨界者,知识产权制度与科技创新领域的观察者。为本期《新知》撰写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酒店探访记》。
让·克洛德·阿梅森(Jean Clande Ameisen)
法国免疫学专家,巴黎第七大学教授。著有《当艺术邂逅科学》。
布赖恩·莱弗里(Bruan Lavery)
享誉盛名的海洋历史学家,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名誉馆长,至今著有30多部海洋史著作。授权本期《新知》刊登了他撰写的《新战术对旧大陆:英国海洋帝国的肇始》。
莱拉·瓦彭亚(Lara Vapnyar)
俄裔美国小说家。授权本期《新知》刊登了她的小说《等待奇迹》。
焦若楠
主修插画,兼职做陶瓷。为本期《新知》创作了目录页及章节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