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手掌来传达指示的动作,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经过调查,心理学家发现,借助手掌来传达指示的动作主要有三种:手心向上、手心向下以及有一根手指在外的握拳状,也就是“指使手势”。
这三种手掌的动作的不同之处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你让某人先搬起某样东西,然后再将它搬到另一个地方去。想象一下,假如在传达这两项指令的过程中,你的语音、语调、你说的话以及你的面部表情都没有任何变化,只有你手掌的动作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当你在说话时使用了手心朝下的手势,对方不仅会马上感觉到你是在命令他将这件东西搬走,而且很有可能会萌生出抗拒心理。不过,这种抗拒心理的产生最终还是由你和对方之间的关系,或是你与对方在工作中的职位级别来决定的。
如果你和对方的身份、地位平等,当你对他提出这个要求并做出手心朝下的动作时,他可能会拒绝你的要求。
但是,同样的要求,如果你使用的是手心向上的手势,对方就很有可能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因为手心向上是一种用来表示妥协、服从和善意的手势,同时,这也是过去乞丐乞讨时惯用的一种表达哀求之意的动作。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人们通常以此动作来告知对方:我的手中并没有武器。在这种情况下,当你向某人提出移动某物的要求时,对方不会因为你的要求而感到有压力,更不会因此而有被胁迫的感觉。
如果你希望他人开口说话,你可以向他伸出右手,摆出手心向上的手势,以示“谈话权的移交”,从而告知对方你希望他(她)能继续你的谈话,而你也已经做好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充当听众的准备。
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之后,手心向上这一手势衍生出了不少变体,举起一只手并以手掌示人,以及将手掌按压于心口之上等等都是手心向上这一手势的衍生形式。
除了上述动作之外,手掌常做的另一种动作是指使手势。将手握成一个拳头,只留出一根手指,此时伸出的手指就含有“立刻照做,没有商量的余地”之意。这唯一的一根突出于拳头之外的手指仿佛凝聚了整个手掌的全部力量,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对方马上就会感觉到隐藏在手指背后的那种迫使人妥协的力量。这样的手势往往会在对方的潜意识中制造出一种负面影响,因为该手势必然会伴随有举臂、挥拳等动作,而对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而言,这通常是攻击对方的前奏。这种合拳伸指的指使动作最容易引发对方的反感,尤其是当这根手指伴随着说话人的话语节奏而抖动的时候,反感之意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当然,一不留神,人们常会在说话的时候摆出这样的手势。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经习惯了使用这种手势,那么最好尝试着改掉自己的这一习惯,用另外两种手势来代替。你会发现,在换用了其他两种手势之后,原来那种紧张的人际交往氛围立刻就得到了缓解,他人对你的态度也马上有了较大的改观。
可见,不同的手掌动作能表达不同的含义,也会引起对方的情绪反应,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利用手掌动作准确地传达出自己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