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交际中常常怕自己被他人所说的谎言蒙蔽,但说谎的人屡见不鲜,因为听信谎言而上当受骗的人也为数不少。虽然说谎者通常会露出一些破绽,但是一些高明的说谎者所说的话通常会让人真假难分,他们所说的谎言符合逻辑、合情合理又富有感染力,似乎天衣无缝,让人很难判断真伪。这些都是建立在说谎者精心准备的基础之上的,这给人们判断其所言是真是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是,再精心的准备,也不是真的天衣无缝;再高明的谎言,只要掌握了识谎的艺术与技巧,也是可以识破的。
心理学家从对谎言与微表情、微动作的解读经验中发现,撒谎的人通常会有一些细微却重要的微表情、微动作出现。比如,单肩抖动是不自信的表现;右肩微耸一下经常是说谎的信号。此外,心理学家们经过调查发现,人们说谎时常常伴随其他一些微表情、微动作,具体总结如下:
(1)摩擦眼睛
“睁眼说瞎话”是一个常见的俗语,这个俗语中暗含着一系列的微表情,包括紧绷的牙齿、虚伪的笑容和摩擦眼睛的动作。比如:电影中的演员们常常用摩擦眼睛的动作表现人物的伪善;当人们不想对他人吐露真心时,往往也会用这个动作加以掩饰。
摩擦眼睛这一微表情的目的是阻止眼睛目睹欺骗、怀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避免面对那个正在遭受欺骗的人。男性在做这个手势时通常会使劲地揉搓眼睛,如果他试图掩盖一个弥天大谎,则很可能将脸转向别处。相比之下,女性较少做出摩擦眼睛的动作,而大多只是在眼睛下方轻轻一碰。这一方面是因为礼节限制她们做出粗鲁的动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擦坏仪容。
(2)抓挠耳朵
当人们不想听某些话或者是已经听得太多的时候,很可能做出抓挠耳朵的动作以示厌烦。事实上,这个动作与触摸鼻子的动作一样,意味着当事人正处在焦虑的状态中。比如,小孩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会用两只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抓挠耳朵的动作则是这一肢体语言的成人版本。抓挠耳朵的动作有多种变化,包括摩擦耳廓背后,把指尖伸进耳道里面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个耳廓折向前方盖住耳洞等等。
(3)下意识地去摸脖子
人在撒谎的时候常常会摸脖子,这是典型的强迫行为。撒谎会让人的面部及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所以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这种现象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疑惑的时候会抓挠脖子,还能解释为什么撒谎者在担心谎言被识破时会频频拉拽衣领。这是因为撒谎者感觉到了听话人的怀疑,上升的血压促使脖子不断冒汗,只能通过摸脖子去消除这种不适。
根据观察研究,人们在做抓挠脖子这个动作的时候,通常会用食指抓挠五次,食指运动的次数很少会少于五次或多于五次,这充分表明了当事人的疑惑以及不确定。换句话说,如果某人抓挠着脖子说“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事实上,他并没有理解,因而抓挠脖子被视作说谎或是敷衍的象征。
(4)拽拉衣领
撒谎会使敏感的面部与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拽拉衣领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心理学家莫里斯是最先发现这种现象的科学家之一,他发现,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或者遭遇挫败的时候,也会用力将衣领拽离自己的脖子,好让凉爽的空气传进衣服里,冷却心头的火气。
有些人由于身份特殊,常常会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公共场合,比如皇室成员、政治家、电视名人以及电影明星等,他们的一言一行随之就全都暴露在公众的眼前。这些人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至于他们内心的紧张情绪或是不自信,他们则希望藏得越深越好,所以他们难免说出谎言,拉拽衣领就是他们下意识的动作。所以,他们往往会利用“乔装改扮”后的动作来掩饰内心的焦躁和忧虑,而在面对观众时表现得自信、冷静、有控制力。
(5)用手遮住嘴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这表明他在试图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有时候人们甚至用几根手指或者紧握的拳头遮着嘴,但其意思是一样的。
如果在你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遮着自己的嘴,那就表示他们认为你可能隐瞒了某些事情。对于会议的发言人来说,如果在发言的时候看到有听众捂着嘴,那一定是最令他不安的动作之一。遇到这种情况,他应该停止发言并且询问听众“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我发现有的朋友不太赞同我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这样就可以让听众提出自己的异议,发言者也有机会来解释自己的立场并且回答听众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双臂在胸前交叉的动作,与遮住嘴的动作有着相同的含义。
还有些人会用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的动作。比如,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歹徒在和其他同伙讨论犯罪计划或受到警察审讯时,常常做出这样的动作。
(6)手指放在嘴唇之间
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动作,与婴孩时代吸吮母亲的乳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潜意识里对母亲怀抱中的安全感的渴望。人们常常在感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个动作。幼儿会将自己的拇指或者手中的物品含在嘴里,作为母亲乳头的替代品;成年人则表现为把手指放在嘴唇之间,或者是吸烟、或者是叼着烟斗、或者是衔着钢笔、或者是咬眼镜架、或者是嚼口香糖等。
虽然大部分用手接触嘴唇的动作都与撒谎和欺骗有关,但是有些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动作只是内心需要安全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遇到做出这个动作的人时,不妨给予他(她)承诺和保证,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回应。
以上所说的几种识谎的典型动作的微表情、微动作只是心理学家们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出的一般现象,人类对于谎言的识别能力终归是有限的,而且不是所有说谎的人都会产生这些微表情、微动作,所以,通过微表情、微动作进行测谎,仅仅是一种参考,不可以偏概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