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鱼类胚胎发育时期体表有鳞片吗

鱼类胚胎发育时期体表有鳞片吗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鱼类受精卵要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体形成期等胚胎发育阶段,方能孵化出仔鱼,胚胎发育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鱼类能够正常进行胚胎发育的水温范围为其适温范围,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发育越快,水温还能够影响胚胎发育的孵化率、畸形率。盐度还影响胚胎孵化率、发育速度和卵子沉浮性。后仔鱼期指仔鱼卵黄囊以及油球的消失到各种运动器官基本发育完善这一阶段。

鱼类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胚胎期和胚后期,胚后期又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和成鱼期(见彩页图2)。

一、胚胎发育分期

鱼类受精卵要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体形成期等胚胎发育阶段,方能孵化出仔鱼,胚胎发育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胚胎发育的外界因素

(1)水温:能够影响鱼类胚胎发育速度。鱼类能够正常进行胚胎发育的水温范围为其适温范围,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发育越快,水温还能够影响胚胎发育的孵化率、畸形率。

(2)pH:以中性至弱碱性为宜。

(3)DO:应高于4 mg/L。

(4)盐度:海水鱼类、降河洄游鱼类、广盐性鱼类胚胎发育均需一定盐度。盐度还影响胚胎孵化率、发育速度和卵子沉浮性。

(5)机械振荡和敌害生物也会对胚胎发育产生影响。

三、海水鱼类仔、稚、幼鱼的分期及生物学

(一) 仔鱼期

仔鱼期指初孵仔鱼到各运动器官基本发育完备的这一阶段。按营养转换特点,分为前仔鱼期和后仔鱼期。

(二) 前仔鱼期

前仔鱼期指从初孵仔鱼开始到卵黄和油球完全消失为止的阶段。开始,仔鱼完全以卵黄和油球为生,属内源性营养阶段。仔鱼在水体中或浮于水面,或沉入水底,或倒悬于水层中,仅借助于鳍膜摆动而缓慢游动,活动力弱,极易受其他生物的侵害。当仔鱼卵黄囊将耗尽时,消化道开始形成,口、肛门向外开通,这时为内源性向外源性营养过渡的混合营养阶段,仔鱼活动能力有限,刚开始学习摄食,取食能力极弱,仔鱼在生理、生态上均处于重大转折时期,是仔鱼培养中的关键时刻,如管理不当,极易死亡,所以称之为仔鱼“危险期”或“临界点”。生产上最重要的管理措施在于及时供应大小适宜、活动缓慢、分布均匀、密度适当、营养丰富的活饵料。实践证明,一些双壳类(牡蛎、贻贝等)幼体、小型的褶皱臂尾轮虫等都是此时比较理想的活饵料,此外优质微粒饵料亦可使用。只要保证饵料供应,并调节好水质,“危险期”是可以缓和,以致安全度过的。

(三) 后仔鱼期

后仔鱼期指仔鱼卵黄囊以及油球的消失到各种运动器官基本发育完善这一阶段。在营养方式上由混合营养阶段转入全部依靠外源营养阶段。随着各鳍的形成,活动能力逐步加强。摄食特征是一开始囫囵吞食,经常失误,身体疲惫后沉入水底而死。在管理上饵料和敌害两者都要予以同样重视。

(四) 稚鱼期

稚鱼期指各运动器官日臻完善,鳞片开始形成至全身被鳞这一阶段。这时形态和生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有明显的集群行为,游泳迅速,摄食积极,食量猛增,取食的饵料个体也增大。这时理想的活饵料有卤虫幼体、桡足类及枝角类等,优质的配合饵料也可以使用。稚鱼耗氧量也随着食量和活动量的增大而增大。育苗中要特别注意水质更新和防止敌害生物的混入。

(五) 幼鱼期

幼鱼期的鱼苗已是全身被鳞,变态完成,外部形态已与成鱼相似。幼鱼有明显的集群行为,并转入底层活动。不同食性鱼类开始食性分化,肉食性鱼类(如真鲷Pagrosomus major、牙鲆、大菱鲆等)开始转食鱼、虾、贝肉糜饵料,此时极易出现个体分化而发生互残现象,故必须及时分选培育;植物食性或杂食性鱼类(鲻Mugil cephalus、梭鱼Mugil so-iuy等)开始转向食麸皮、豆饼等植物性饵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