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extinction),大灭绝(massextinction)总是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无论是从事地质、古生物工作的专业人员、化石的爱好者,还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士……在生命的漫长历史之中,灭绝是生命自然发展中必然和正常的现象,任何一个物种都会灭绝,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其中,幸运的,留下了一副嵌入岩石中的骨架,成为了身后某种智慧生物可以用来研究的化石;而生物中的大部分,都仅仅在时间的长河中,像流星一样,片刻的一闪之后,稍纵即逝……所谓的灭绝,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大灭绝,往往意味着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相对短暂的地质间隔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大规模丧失。提起大灭绝,地质历史时期最显著的就是古生代末期的大灭绝,即二叠纪末大灭绝。
在二叠纪大灭绝之后大概有90%以上的海洋动物的属在大约10-15个百万年之内发生了绝灭。而令人惊奇的是,陆生植物尽管完成了从古生代类型像中生代类型的转换,但是却没有发生规模相当的大灭绝现象……如此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地质科学尽管是一个将今论古的科学,可是毕竟讲究的是证据和推理。符合逻辑以及目前知识背景的推理和论证在谈谈大灭绝原因时候都是受欢迎的。
研究二叠纪末大灭绝,首先要找到二叠纪——三叠纪的连续地层。在这方面,中国很有优势。
研究人员发现,在二叠纪——三叠纪过渡的地层中,铱元素要远远高于地壳中的一般岩石。铱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而在陨石中的含量却非常高,于是人们推断,可能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大规模的陨石撞击事件,陨石撞击破坏了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引起的烟尘遮蔽了天空很长时间,导致大量生物灭绝。对于这种理论,当然也有反对的原因。因为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也可以导致局部地区的铱元素异常。事实上,火山活动所引发的灾害(熔岩,火山灰等)当达到一定能够规模的时候,的确是足够引起大灭绝了。
然而,火山还会留下起来的证据(如粘土岩等),在这方面的证据似乎就略显不足了。
如果有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连续的火山岩石记录,还可以识别出这段地质时期中地球磁场的变化情况。地球磁场的变化可能是瞬间发生,有证据表明,新生代有孔虫的若干次绝灭事件与地球磁场的倒转现象是吻合的。磁极、磁场的强烈变化究竟有什么后果?人类从来都没有经历过,通过化石记录或许能解答我们的疑问。
另外,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的陆地开始拼合,在二叠纪末期,形成了超级联合大陆。陆地从翻开到联合,陆地的总面积变化不大,可是浅海区域(大陆架)的区域却发生了显著的减少。因此,很多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大规模缩减了,如此便导致了大灭绝的发生,而陆地上却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洪河兄比较倾向的二叠纪末大灭绝原因。
然而,大灭绝现象的原因往往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的证据而有不同的解释。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时候不要将各种观点想当然的混在一起。科学研究往往不能提出一个问题的明确答案,而提出问题或许更加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