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画美学与树木

如画美学与树木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8世纪起,“如画美学”成为对风景与树木进行阐释和理解的最有效、最具影响力的方式。而在1730年至1830年间,“如画美学成为受教育阶层眼中普遍的视觉模式”。18世纪50年代的两份出版物,尽管并未出现“如画美学”这个术语,却引起了关于这一概念的激烈争辩。肯特认为“成组的树木破坏了过于均匀或过于广泛分布的草坪,常绿林和其他树林则会遮蔽原野本身的光彩”。

从18世纪起,“如画美学”成为对风景与树木进行阐释和理解的最有效、最具影响力的方式。历史学家大卫·沃特金(David Watkin)认为,“对如画美学的构建和相关实践,成为英国对欧洲美学的主要贡献”。而在1730年至1830年间,“如画美学成为受教育阶层眼中普遍的视觉模式”。17但这个术语的起源及其各式各样的意义向来是难以描述的。18世纪50年代的两份出版物,尽管并未出现“如画美学”这个术语,却引起了关于这一概念的激烈争辩。威廉·荷加斯(William Hogarth)的《美的分析》(1753)认为,比起富于对称美的事物,人类的眼睛更偏爱多样而错杂的图像,“那些自己拥有足够多变化线条的事物,显然拥有足够创造美的条件”。他的“线条之美”不仅仅指曲线,还是一条“精确蜿蜒的线”,不“胀大也不细小”。18几年后,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论崇高与美丽概念起源的哲学探究》(1757),也继承了这一观点。

当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以1780年出版的《园艺现代品味的历史》作为他的巨著《英国绘画轶事》的最后一卷时,他实际上已经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绘画与风景之间的联系。将园艺审美的新进展与绘画联系起来,沃波尔意在鼓励其他英国画家,为此他曾问询道:“如果我们中有克劳德或加斯帕尔的胚子,他们必然会涌现出来;如果树木、水流、树林、水域、林间空地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或画家的灵感,那是否意味着他们是由这个国家和时代所孕育的?”19沃波尔从“首倡”“矮墙”之“资本历程”的查尔斯·布里奇曼开始,直到将“透视与光影”视为“伟大原则”的威廉·肯特,追溯了现代园艺发展的历程。肯特认为“成组的树木破坏了过于均匀或过于广泛分布的草坪,常绿林和其他树林则会遮蔽原野本身的光彩”。而通过“拣选自己喜爱的对象,用绿色植物遮蔽不好看的部分”,他能够理解“大师们如何创作绘画作品”。沃波尔就此指出,一些新建立的花园或公园可以直接媲美最伟大的艺术创作,以哈利法克斯的斯坦德特德伯爵为例,他所津津乐道的“伟大之路”横穿“绵延两英里的古老森林”,周边还有“十分广阔的草坪,为庄严的山毛榉所环绕,大小山毛榉交替排列,形成了十分开阔的空间”。他还特别提到,从“庙宇前的柱廊”看开来,“风景宛如废弃的河流,汇入破碎之海,使人回想起克劳德·罗兰精确的画作,很难想象他不是按照这里的风光来完成他的画作。”他赞同兰斯洛特·“万能”布朗[1]对风景的布局,还指出“肯特已经成为一位很有能力的大师”,尽管他还不能在他的作品里记述他,因为他“尚且在世”,还不能出现在“历史”之中。他担心“追求多样”会对现代园艺风格产生影响,但他强调,“此时此刻,我们这个国家拥有多么丰饶,多么欢乐,多么如画一般的面貌啊!”现代园林风格的进步,令一切都焕然一新,“每次旅行,都以为这可以得到一系列成功的风景图片。”20

威廉·吉尔平(1724-1804)是18世纪后半叶在传播如画美学理念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主要通过自己的作品《版画论》(Essayon Prints,1768),以及他随后充满“风景之美”观察记录的旅行杂记来完成这一诉求。曾先后担任过教师、牧师、慈善家、学者和艺术家的吉尔平,在他的早期文章《关于正直而令人尊敬的科巴姆子爵所拥有之斯托花园的对话》里首次提出了关于如画美学的观点,其特征为“一种独特美的定义,这种美如果出现在画作里是令人愉快的”。21在1792年的文章《论如画之美》里,吉尔平认为自然中存在一些必然的品质——粗糙与狂野、多样与肆意,以及明暗对照——都可以混合成“如画美学”的形式。吉尔平承认自己对这个短语仍然“知之甚少”,但他确信这是一种“透过画作可以完美呈现的美”。22吉尔平对如画美学最完整的阐释出现在他的各类旅行杂记里:《怀河之上》(1770,1782年出版)、《湖区》(1772,1786年出版)、《北威尔士》(1773,1809年出版)以及《苏格兰》(1776,1789年出版)。吉尔平的抱负,是通过这些旅行“以如画美学的规则,检验国家的面貌:通过比较,分享那些可以激发灵感的自然资源”。23吉尔平这些旅行杂记的手抄本迅速在小圈子内流传起来,大多是朋友或相熟的人,包括托马斯·格雷、威廉·曼森、波特兰公爵夫人德莱尼,还有夏洛特公主——吉尔平在1786年出版的《湖区》,正是专门献给她的。

关于如画美学最出色的阐释出现在18世纪末,来自于尤维达尔·普莱斯1794年的作品《论如画美》。这篇文章致力于“指出……‘如画’并非一种割裂的、刻意彰显独特的风格,它无关崇高和美丽,也并不单指绘画艺术”。24对于普莱斯而言,对自然风光的研习和伟大的艺术家——如风景画家克劳德、萨尔瓦多·罗萨、尼古拉斯·普桑,以及那些荷兰、佛兰德斯画家如雷斯达尔——在理解如何设计、安置庭院及地产方面显然是必修课。他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对本土知识的了解,毫无疑问会增强地主(就像普莱斯自己)见识方面的权威性,他们可以通过实现最好的布局优化来改变景观。“在我看来,他在优化风景上显示了最艺术的动向,他舍弃(一个重要的点)或创造了最伟大的那类景观。”他介绍了三种“如画性”的标准,即原始性、多样性及鲜明的个性。按照他的说法,“如画性补充了美与崇高之间的空白,并阐明我们从许多相关客体中获得的愉悦,并不同于‘美与崇高’的理由。”这还使他要为那些出于狂热的改良而被清除的自然景物,如那些古老、被忽略、空洞化的道路,破败、布满苔藓、粗糙,与现代景物相形见绌的公园,乡下不宜居的小屋,磨坊与村舍等进行辩护。他尤其钟爱古老的、被截去头枝的树木,因为它遭到了“农人们不加选择的劈砍”,“就好像是他匆忙间想要一根柱子或木桩。”他还在被截去头枝的老树“伸展开、横穿废弃道路、指向野性和不知名方向的粗枝”中发现了“生命力之魂魄”,并且认为它们在许多方面,都要比那些更加健康、充满活力、“虽然美丽的完整树木”更具吸引力。25

【注释】

[1] 兰斯洛特·布朗(Lancelot Brown,1716-1783),英国园林设计师。他总是大谈园址的“潜质”,因而有“万能”(Capability)的绰号。——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