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物流系统分析是指从物流的整体出发,根据系统的目标要求,动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系统目标、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收集、比较、分析、处理有关数据和资料,建立若干拟定方案,比较和评价结果。
1.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
物流系统分析应强调科学的推理步骤,使所研究物流系统中各个问题的分析均能符合逻辑的原则和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凭主观臆断和单纯经验;物流系统分析应运用数学方法和优化理论,从而使各种替代方案的比较不仅有定性的描述,而且基本上都能定量化,对于非计量的有关因素,则运用直觉、判断及经验加以考虑和衡量。
一个物流系统由许多要素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物流系统与环境互相影响,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又错综复杂,因此进行物流系统分析,必须处理好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子系统与整个系统、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关系。这些是物流系统分析应当遵守的原则。
(1)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
一个企业的物流系统,不仅受到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如企业生产规模、产品技术特征、职工文化技术水平、管理制度与管理组织等作用,而且受到社会经济动向及市场状况等环境的影响。
(2)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在分析物流系统时我们常常会发现,部分物流系统的效益与整体物流系统的效益并不总是一致的。有时从子物流系统的局部效益来看是经济的,但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并不理想,这种方案是不可取的;反之,如果从子物流系统的局部效益看是不经济的,但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是好的,则这种方案是可取的。
(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在进行方案的优选时,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如果所采用的方案,对当前和长远都有利,这样当然最为理想,但如果方案对当前不利,而对长远有利,此时要通过全面分析后再作结论。一般来说,只有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物流系统才是好的物流系统。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物流系统分析不仅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要进行定性分析。物流系统分析总是遵循“定性—定量—定性”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了解物流系统各个方面的性质,就不可能建立起探讨物流系统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定性和定量二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
2.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
从分析的区域看,物流系统分析内容包括物流系统外部环境分析和物流系统内部分析。
(1)物流系统外部环境分析
对物流系统外部的分析,主要是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形势,研究本系统在环境中的地位、当前国家对本系统的政策以及与本系统经营活动有关的各方面的状况,如生产力与资源分布、物流市场和货源、制造业的生产与技术水平等。
(2)物流系统内的分析
物流系统内部具体分析的内容有:物资需求变化的特点、需求量、需求对象、需求构成,以及所涉及的需求联系方法;物流系统各作业部门的有关物流活动的数据,如市场分布状况、供货渠道、销售状况等;构成物流生产的新技术、新设备、新要求、新项目等;库存物资的数量、品种、分布情况、季节性变化、质量状况等;运输能力的变化、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条件和要求等;各种物流费用的占用、支出,社会经济效益等。
从分析对象来看,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包括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和对新开发系统的分析。
(1)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对现有系统作进一步的认识,使系统尽可能实现最优运转。为了使现有系统更好地适应发展的需要,在进行系统分析时既要注意对系统的外部进行分析,又要注意对系统的内部进行分析。
(2)对新系统的分析
新系统的系统分析内容可以是新系统的投资方向、工程规模、物流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布局、物流节点选址、物流系统的功能、设备设施的配置、物流系统的管理模式等。同样在对新系统进行分析时,既要注意对系统的外部进行分析,又要注意对系统的内部进行分析。
3.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通常有界定问题的构成范围、确定分析目标、收集资料、建立模型、对比可行性方案的经济效果、综合分析评价等,如图2-3所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图2-3 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1)问题界定
问题的界定对后面设计物流系统十分重要,主要是界定问题的构成范围并确定分析目标。物流系统的界定应考虑新系统的期望值、运作规则、约束和选优方案准则等因素。
在物流系统问题界定阶段几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系统的目的
一个公司(企业集团、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目标影响物流系统的战略,同时物流系统的战略又反过来影响物流系统的网络和它的组成部分。
2)系统的水平
影响系统水平的因素有:可利用的资源、物流网络的大小、设备成本等,同时也与物流系统规划的种类有关(如长期规划、短期规划)。
3)考虑的因素
一个物流系统的目标通常考虑以下三个因素:最少的资产费用、最少的运作费用、最大的顾客效益。
4)物流产品
物流系统类型取决于产品的不同属性,如产品的市场、产品的重要性、产品的特性和产品的包装。
物流系统的目的在物流系统问题的界定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对物流系统分析的随后步骤的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对系统的目的进行分析与确定。确定目的时首先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要有总体观点;②要有长远观点;③要有效果观点;④要有鲜明性(最好能定量表示);⑤要考虑可行性;⑥要有标准性;⑦要有顺序性(分清主次);⑧要考虑适应性。
其次要分析和确定达到目的的各种目标。这里所谓的目标,就是为了达到目的所应完成的各种具体指标。
我们可以采用目的树进行目的分析。根据目的提出各种要求,再考虑相应的措施,因而提出系统所应具备的各种功能。这样,系统目的明确了,功能也大体确定了。
进行目的分析时,应反复调查了解建立或改进物流系统的动机。这种动机可能来自关联企业的要求,也可能是本企业改善作业流程、加强现场管理、加强信息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还可能是来自市场的压力。建立系统的原因可能是:
①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现有系统出现了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
②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展,原有的企业运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客观形势要求,必须开发新系统;
③企业产品结构或产业结构发生战略性调整,或者科学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对企业运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反复分析上述情况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提出任务者的片面性或局限性。一定要把目的,尤其是关联性质的、隐含性质的问题、目的弄得十分清楚,以避免准备不足仓促上马而最后又不得不下马的情况出现。
在这项工作中,必须善于提出问题。应该记住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我们应该问究竟应该向自己提什么问题。
(2)数据收集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标定必要数据、数据源,分析可利用数据的充分性和准确性,数据类聚,以及预测不能利用的数据。
(3)问题分析
当系统目的明确、功能确定后,就可以大致构成系统的轮廓了。为了进一步作分析,需要建立系统的各类模型。
模型是对原系统某一个方面属性的描述,因此一个系统可以有不同类型的模型,反映它不同方面的属性。要建立一个模型,需先确定什么是所需模拟的最主要的特性,并将它定量地规定下来。模型反映的不仅是系统的构造属性,更主要的是反映功能方面的属性。
建立模型后,便可利用模型进行分析了。可以通过计算或仿真(Simulation)的方式进行分析。
(4)系统的实施
最后阶段是物流系统的实施,对于一个成功的实施过程有两个关键的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系统的确认和系统的灵敏度分析;第二个步骤是用户培训和检测。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并不是进行一次即可完成,为完善修订方案中的问题,有时需根据分析结果对提出的目标进行再探讨,甚至重新划定问题构成范围,是一个连续的循环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该流程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规则。在实际应用中,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有些项目可平行进行,有些项目也可以改变顺序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