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2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基本形态
由于跟骨骨折主要与高处坠落或着陆损伤有关,因此,跟骨骨折的防护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坠落伤多见于意外情况,发生突然,反应时间短,伤者惊慌失措下难以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此类损伤的防护主要在于加强安全教育和设置保护性防护装置。对于着陆损伤导致的跟骨骨折,目前相关研究开展较多,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①正确着陆姿势的掌握;②保护性支具的设计和应用。
正确着陆姿势对于增加落地缓冲,减少着陆动载,避免不当损伤有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三紧一平”的着陆动作,可使着陆的冲击力沿脚掌、膝、髋关节等不断改变传递方向而被分解,部分外力会随关节曲度变化自动消失,因而身体受到的冲击力最小。另外,如果着陆时地表风速较高,还可以采用翻滚着陆的姿势来减少着陆动载,防止踝足部损伤发生。适当的训练量也是防止着陆损伤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训练水平均会增大着陆损伤的发生率。
对于缺少着陆训练的新兵,如何有效减少着陆损伤也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新兵跳伞着陆时,由于缺少经验且精神高度紧张,往往难以完成复杂的标准着陆动作。英国军方研究发现,在触地前,如能将“预备落地姿势”改为简单的“侧滚翻姿势”,即所谓的“香蕉姿势”可以明显提高着陆的安全性。“香蕉姿势”的要点在于将身体与即降落伞方向保存对线,同时并紧双腿,并保存髋膝关节的微屈状态。落地时,以足、腿、臀、背、肩和对侧躯体依次接地,可减少着陆时骨骼所承受的冲击负荷。目前,这一伞降姿势已被英美等西方军队广泛采用。
使用或改良防护支具也有助于减少着陆性跟骨损伤。研究发现,在不改变军靴基本设计的前提下,仅将靴底填充矫形鞋垫,即可减少约33%的冲击负荷。将踝足部采用弹性绷带或粘胶带缠绕可以减少踝关节和跟骨骨折的发生。踝足部保护支具的应用也可以有效防护足踝部损伤。Amoroso等人[1]将745例空降兵志愿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包括369例士兵,佩戴踝关节支具;对照组不使用护具。每名士兵均进行5组固定拉绳跳伞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组士兵踝足部损伤的发病率为0.3%,而对照组的发病率高达1.9%,且护具的使用并不影响其他防护措施的应用。尽管踝关节支具可以保护踝足免受损伤,但目前常用的支具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舒适性不足等缺点,需要进一步改良以适应空降作战和士兵防护的需要。
着陆性跟骨骨折有可能与其他部位损伤同时存在,尤其是脊柱骨折。这是由于以足跟着地时,暴力会沿着躯体向上传递,椎体在垂直压缩暴力下发生骨折。Lowenstein等人[2]对12例着陆引起的跟骨骨折病例进行分析,发现10~25%患者合并有脊柱胸腰段骨折。Teh等人[3]对399例直升机空降导致的肢体骨折进行研究,发现30例跟骨骨折患者中,有75%的病例合并有脊柱骨折,包括2例颈椎、7例胸椎和19例腰骶椎骨折。研究提示,对于存在跟骨骨折的多发伤患者,全脊柱的X线片或CT检查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