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概况

国内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概况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2月,全国首个地级市《三亚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成果发布。随后,贵州省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列入地方性法规,贵州省也是第一个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列入地方性法规的省份。2016年4月,河北省承德市正式公布了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河北省承德市也成为首家对社会公布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地级市。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情况

我国的自然资源核算起步较晚。近些年来,国家统计局与国际组织进行了大量合作,推进我国核算工作的发展,先后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加拿大统计局、挪威统计局和联合国统计司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借鉴了外国的先进核算经验,同时根据我国资源的实际情况推进了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工作(马永欢等,2014)。

198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课题研究,这是我国进行自然资源核算的起步。1999年,北京大学翻译并研究出版了以SEEA1993核算体系为核心的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2003年,国家统计局试编《全国自然资源实物量表》。2005年,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统计局对我国的10个省市进行了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2006年首次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黄溶冰等,2015)。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2015年3月,环保部重新启动绿色GDP2.0研究项目。2015年5月,在湖南省娄底市开始进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的试点工作,离任审计时除了经济责任的“规定动作”之外,将“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情况纳入了离任审计中(颜珂,2016)。

为了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工作和监测,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在湖南省娄底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陕西省延安市、浙江省湖州市、贵州省赤水市开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15)。

从我国目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进展状况来看,三亚市、贵州省、河北承德市、深圳大鹏新区、湖州市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1.三亚市。2015年2月,全国首个地级市《三亚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成果发布。从发布的数据来看,三亚市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家底”,自然资源的价值量达到了2000多亿元,这一数值是三亚市2014年GDP的5倍之多(李卓智,2015)。三亚市自然资本核算范围包括自然资源存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两大组成部分,其中自然资源存量包括水资源、海洋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能源以及土地作为空间资源(黄媛艳, 2015)。

2.贵州省。2014年初,贵州省开始研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础理论、评估方法和框架设计等工作。随后,贵州省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列入地方性法规,贵州省也是第一个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列入地方性法规的省份。贵州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制定了季度推进工作目标和工作实施方案,选取了赤水市和荔波县作为试点区域(周青, 2014)。

3.河北承德市。2016年4月,河北省承德市正式公布了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河北省承德市也成为首家对社会公布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地级市。承德市主要对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及矿产资源进行了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探索,主要核算区域为承德市行政区域,在核算过程中对承德市的环境质量与生态功能也一并进行测评,并探索编制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价值型账户。2013年承德市自然资源总量为19.4万亿元(人民网, 2016)。2015年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编制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国家六部委将承德市确定为首批6个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城市之一。

4.深圳市大鹏半岛。深圳大鹏半岛从自身自然资源特点出发,以自然资源产权属性为基础,对当地资源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大鹏半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我国第一个县区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张连城等, 2014)。大鹏半岛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要形成了五大类表格,分别是:实物量表也就是存量表、价值量表、质量表、流向表和负债表(主要记录自然资源损益)。大鹏半岛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了近岸海域、林地、农用地、饮用水、湿地、景观水、城市绿地、沙滩、大气资源、可利用地等10大类指标(孙朝阳等,2015)。

5.湖州市。2014年底,湖州市开始探索编制湖州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王炜丽,2015)。最终形成了一系列报告文本。例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与应用研究报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其编制说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报告,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实施方案等。

(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情况与制度发展

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上,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指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所辖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情况进行的审计(谷树忠等,2015)。

下面介绍几个典型城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案例:

1.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省绵阳市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较早,其“绵阳经验”被《中国环境报》以整版的篇幅进行了报道。2014年6月,绵阳市在四川省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差异化考核办法,制定出台了《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指标体系》,对包括经济、文化、空间、环境、人居等多个指标进行审计考核(葛永坤等,2015)。

2.浙江省丽水市。从2016年开始,浙江省丽水市审计机关开始推行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试点。分别在遂昌县湖山乡、新路湾镇,缙云县三溪乡,青田县海口镇,云和县雾溪乡,莲都区黄村乡,景宁县东坑镇,松阳县大东坝镇,龙泉市兰巨乡,庆元县竹口镇进行审计试点(丽水发布,2016)。

3.湖南省娄底市。2015年湖南省娄底市正式启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湖南省娄底市将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分为目标、规划、风险、操作四个层次,根据四个层次具体分为104个项目(颜珂,2016)。

就国家环境治理层面而言,2016年12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更为全面、综合的资源环境生态领域评价考核制度。该制度的推进是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为基石的。办法规定,通过一年一评价,五年一考核,百分制评分和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基于考核结果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的鉴定,进一步积极引导地方党委和政府把绿色惠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