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是由大地水准面(与平静海平面相吻合的地球重力位等值面)来决定的,而分析物体的运动或静力平衡状态都绕不开重力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因此,在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航天科学、物理学、计量科学及国防科学研究等方面都需要重力场资料,对地球重力场的观测得到的重力数据是一个基本的参数,并具有全球性。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波茨坦大地测量研究所采用多台可倒摆仪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建立了全球重力参考系统——波茨坦重力系统。1950—1970年间,世界各地围绕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开展的重力测量,以国际合作形式建立新的全球重力网。1971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通过决议,将这个网作为新的全球重力参考系统——国际重力标准网1971(简称IGSN71)。现今,各国或地区经过区域性重力测量建立的区域性重力网即国家(或地区)重力网,都通过联测连接到IGSN71上。
为了取得全国重力场这一基础性资料,在重力基本点(以一定分布密度和以一定精度布测的重力观测点)联测的基础上,1957年,国家测绘总局建立了与波茨坦系统一致的我国第一个国家重力控制网,称为“57网”。它分为基本网和一等网两级,重力基本网点距为几百千米,一级重力网为几十千米到100km左右。随着地球观测的发展,重力测量仪器精度的提高,1983—1986年,国家测绘局组织国内有关部门用9台LCR-G型重力仪进行了新的重力基本网的联测,建成了包括基本网和一等网,与IGSN71系统一致的我国第二个国家重力控制网,称为“国家重力基本网1985”,简称为“85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