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大气分层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而形成大气层。大气受太阳辐射、日月引力等作用,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它的密度、温度、压力、成分和电离度等随高度、经纬度和地方时而变化。根据不同物理参数随高度的分布,大气层可以分为不同的层区,如图13- 1所示。
如果按照温度分布来划分,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0~10km),平流层(10~50km),中间层(50~80km)和热层(>80km)。从地面向上,温度以大约10K/km的速率递减,至10~12km处达到最低温度,这一层叫作对流层,温度最低处叫作对流层顶。大部分天气过程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顶以上是平流层。测量发现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而递增,到50km处温度达到最高,这就是平流层顶。增温现象是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结果。平流层顶之上温度再次随高度递减,这就是中间层(又叫中层大气),至80~85km高度处(中间层顶)达到最低温度180K,这是大气层最冷的部分。中间层顶以上,温度再次随高度递增,这就是热层(又叫高层大气)。温度超过1000K后,基本不再随高度而变,这是大气层最热的部分。
图13-1 地球大气的分层结构(徐文耀,2003)
大气层也可以按照大气混合和组分情况分为上下两层。100km以下大气混合充分,组分不随高度改变,因此,平均分子量也不随高度改变(但密度随高度而变),这一层叫湍流层或均匀层;100km以上的大气缺乏混合,组分随高度而变化,重的成分趋于分布在下部,轻的分布在上部,这一层叫非均匀层。两层的分界面叫湍流层顶。非均匀层下部以氮为主,叫作氮层;上部以氢为主,叫作质子层。
在空间物理学研究中,经常按照电离度的大小,把大气分为中性层、电离层和磁层。由于太阳紫外线、X射线和高能粒子等的作用,部分大气被电离。但在70km以下,大气中带电粒子很少,大气的动力学状态可用一般流体力学定律来描述。70km以上,大气处于部分电离状态,带电粒子多到足以反射无线电波,大气的电磁性质变得非常重要,这就是电离层。习惯上把70~1000km高度范围内(出现部分大气被电离)的大气层叫作电离层,而1000km以上称为磁层(那里大气完全被电离)。
13.1.2 电离层
电离层中除了带电粒子外,还有大量的中性成分。所以,电离层的动力学和电动力学行为,一方面决定于带电粒子,另一方面又受到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碰撞的影响和控制。磁层中粒子之间几乎没有碰撞,带电粒子的运动主要受磁场控制。
与地球变化磁场直接有关的是电离层和磁层,而电离层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决定于电子和离子密度、温度等参数。其中,电子密度是最重要的物理量。电子密度决定于两个相反的过程:一个是中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电离的过程;另一个是正负带电粒子碰撞而复合成中性粒子的过程。在很高的高度上,太阳辐射虽强,但空气密度很小,可供电离的成分有限,所以电子密度不会很大;在较低高度处,空气密度大,可供电离的中性成分很多,但太阳辐射透过厚厚的大气时变得愈来愈弱,而且复合过程变强,因此,这里的电子密度也不会很大。由此可知,电子密度在某一中间高度(约300km处)将达到最大值。由这个高度往下,电子密度迅速减小;由此往上,电子密度缓慢减小,到1000km处与磁层衔接。
按照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变化,电离层可分为D,E,F3层,白天的F层又可分为F1层和F2层。各层电子密度峰值分别位于90,110,180和300km附近,最大电子密度可达106/cm3。电离层的分层结构随经纬度而变化,并且有周日、季节和年变化,在太阳活动剧烈时,还会发生电离层骚扰。
电离层电流是变化地磁场的主要场源,而决定电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电导率。图13-2给出电离层电导率的高度分布。可以看出,90~130km是一个电导率极大的区域,叫作“发电机区”,产生地磁日变化的电流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内。早在电离层发现以前,人们就根据地磁场周日变化现象预言了电离层的存在。
在日月潮汐、电场力等机械力和电磁力的共同作用下,电离层等离子体在地球磁场中进行复杂的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形成了我们观测到的地磁场平静太阳日变化和太阴日变化。
除了平静电流体系外,电离层中经常流动着各种各样的扰动电流体系,并产生相应的地磁变化。例如,当亚暴发生时,极区会生成空间结构和时间变化都极其复杂的亚暴电流体系,并产生地磁亚暴变化。
图13-2 地球电离层的电导率分布(徐文耀,2003)
σp—Pedersen电导率;σH—Hall电导率;σL—纵向电导率
13.1.3 磁层
离地面1000km以上的大气层处于完全电离状态,此处的大气非常稀薄,带电粒子的碰撞频率极小,它们的运动状态主要受地磁场的控制,所以,把这个区域叫作磁层。磁层的下面与电离层相接,磁层外边界叫磁层顶,其向阳一侧形似半椭球面,背阳一侧呈逐渐变粗的圆筒形,该圆筒围成的空间叫磁尾。在平静太阳风中,向日面磁层顶日下点的地心距约为10个地球半径,磁尾截面半径约为20个地球半径,其长度超过1000个地球半径。当太阳风剧烈扰动时,磁层顶日下点可以被压缩到6~7个地球半径处。太阳风在地球附近的速度超过音速。当这个超音速等离子体流受到磁层阻挡时,在磁层顶上游几个地球半径处,形成相对于磁层顶静止的弓形驻激波,称为弓激波。太阳风等离子体通过弓激波后受到压缩和加热,形成湍动的磁鞘等离子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