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温度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温度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者,植物性浮游生物除了扮演着食物链初级生产者的角色以外,它们在协助将大气CO2输送进入海洋的过程中更是功不可没。海洋浮游植物对气候的影响之大,最近才被充分认识。而由于叶绿素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能够阻止阳光穿透海洋表层,如果条件允许,浮游生物会十分密集地聚集在一起,有效地阻止太阳光进入水下,降低海水的温度。因此,改变浮游生物的数量就能改变海水的温度。

海洋除了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满足我们日常食用的功能之外,更有减缓温室效应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植物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即通过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来吸收大气中的CO2,并释放出氧气,这与人类和动物正相反,是自然界生态平衡中的一环。再者,植物性浮游生物除了扮演着食物链初级生产者的角色以外,它们在协助将大气CO2输送进入海洋的过程中更是功不可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大气中的CO2,过去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陆上的森林和草地。海洋浮游植物对气候的影响之大,最近才被充分认识。海洋学家就曾透过运算指出,如果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都“罢工”的话,那大气CO2的浓度就会从现在的370 ppm提升到1000 ppm;相反,如果让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可以全力冲刺的话,那大气CO2的浓度就会降至110 ppm。由此可见研究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性。

1997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海洋广角感测仪(Sea Wide Field Sensor) 。它使科学家有可能计算出全球浮游植物的总量。它是第1颗能每周观察全球浮游植物数量的人造卫星。为什么卫星能观测出全球浮游植物的总量?这是因为:只有当植物中存在叶绿素a时,光合作用才能进行。叶绿素a能吸收阳光中的蓝色和绿色波段,而海洋中的水则将其散射。因此,在一个区域内吸收阳光的浮游植物越多,从太空中观察的这片海洋就越暗。卫星通过观测从海洋反射回来的蓝-绿光所占的比例,就可以计算出叶绿素的量,从而了解浮游植物的量。科学家早已经推算出每年大气中大约有1000亿吨的CO2被吸收了,而这过去大部分被算到了陆生植物的功劳簿上。今天,人们明白了,其实陆生植物每年只吸收了大约520亿吨,而另一半是被浮游植物吸收了。可以说,海洋浮游植物在吸收温室气体CO2方面的贡献和陆生植物平分秋色。而由于叶绿素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能够阻止阳光穿透海洋表层,如果条件允许,浮游生物会十分密集地聚集在一起,有效地阻止太阳光进入水下,降低海水的温度。因此,改变浮游生物的数量就能改变海水的温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