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底热流探针

海底热流探针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家现在推测,地球形成前,空间中弥漫着无数的小物质,这些小物质不断碰撞,并向中心区收缩形成了原始地球。因为物质碰撞和收缩都会放热,使得原始地球具有很高的温度。在大约45亿年前,有个火星般大小的星球撞击了地球。为了衡量热量散失的快慢,科学家们引入了一个物理量,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大地热流密度,也称为热通量,单位为mW/m2。

施小斌

当看到火山喷发的画面,你是否想过,为什么地下的岩石会熔融,燃烧着从地底下喷射出来呢?把石头融化需要多高的温度呀!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看到火山爆发的时候,就推测地球中心是一团熊熊的烈火,这种观念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由固态的地壳、黏稠的地幔、液态的外核和固态的内核构成的(图1) 。从地表往地球中心的温度不断增高,地核中心区温度可以达到5500℃左右。我们熟知的大科学家牛顿,就根据地球是一个围绕其轴旋转的扁球体这个事实,猜测地球是从物质熔融状态演化来的。

科学家现在推测,地球形成前,空间中弥漫着无数的小物质,这些小物质不断碰撞,并向中心区收缩形成了原始地球。因为物质碰撞和收缩都会放热,使得原始地球具有很高的温度。在大约45亿年前,有个火星般大小的星球撞击了地球。这次撞击不仅“撞”出了月球,而且使得地球温度更高,处于熔融状态(图2)。从熔融状态的原始地球演变到现在这么美丽、富饶的地球,经历了漫长的冷却过程。由于热量会从高温的区域传递到低温的区域,因此地球内部的热量就通过地球表面源源不断地散发出去,使温度逐渐降下来。

①地球的层状结构, 内核中心温度可以高达5500℃左右

②处于高温状态的原始地球

③左:火山;右:温度超过400℃的海底黑烟囱(图片来自美国国家地理)

地球内部温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相同的深度有些区域温度高些,有些区域温度低些。地表不同区域热量散失的快慢也很不相同,年轻的、比较活跃的区域热量散失得快些,而长期比较稳定的、不活跃的区域热量散失得慢些。比如火山活动地区的热量散失就很快(图3)。为了衡量热量散失的快慢,科学家们引入了一个物理量,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大地热流密度,也称为热通量,单位为mW/m2。大地热流密度越高代表这个区域热量散失得越快。如果我们能测量到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大地热流密度,那就可以知道地球现今散失热量的速率。

在陆地或大陆架上,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钻孔中不同深度的温度,求得温度梯度;通过测量钻孔中测温深度段内的岩石导热性质获得岩石的热导率,然后将温度梯度和热导率相乘,就可以得到钻孔处的大地热流密度。但是,在覆盖了厚厚海水的深水海区,该如何测量热流密度呢?深海钻探代价太大,进行大量的钻探是不现实的。科学家为了开展海洋热流探测,早在20世纪前半叶,就开始设计适用于深海沉积物中测量温度和热流密度的仪器——海底地热探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