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科考,厚重人生

海洋科考,厚重人生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参加过多次海洋科学考察,多次搭载“实验1号”“实验2号”“实验3号”科考船。敬畏自然、仰望自然之感悟油然而生,我们要不断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这是海洋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也是海洋科学考察的出发点。海洋科考不仅可以享受大海的馈赠,也可分享到科考人员同舟共济、融洽无隙的友谊。天道酬勤,通过参加海上科研考察,获取了研究样品,丰富了科研工作,提升了科研水平。

陈忠

海洋科学考察是一项繁重而有趣的任务,具有挑战性又能陶冶情操,但我认为参加海洋科考,更能厚重人生。

1.坚定信念克服晕船

能否参加和胜任科考工作,首要问题是克服晕船。晕船是指乘船时,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每个人接受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如果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出现晕动病症状。每个人耐受性差别很大,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此外,晕船还与年龄和性别等因素有关,晕动症一般在20岁时出现的概率开始下降,女性发生晕船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现晕船症状。

我第一次出海考察海域在汕头广澳湾,任务是用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海底地形地貌,开始测量前先去查看调查水域是否有网箱等障碍物,船长非常熟练地发动轮机,船如离弦之箭,在浪上颠簸、摇摆中飞驰而去。好家伙,查看一圈回来,我满头大汗、心神不定,心里极难受,恶心,有点想呕吐,且站立不稳,随船的卢博老师告诉我晕船了。当时我心里不断告慰自己:我不能晕船,我要克服晕船,我要战胜晕船,只有这样我才能从事和胜任海洋科考和科研工作。这一信念支撑我调整好心态,将头靠在船沿固定不动,尽量限制头部运动,以减少颠簸和晃动的刺激,立刻感觉好了很多。经过数天多次乘船和心态调整,我克服和战胜了晕船,在后来的南沙科学考察中,即使遇到更大的浪涌,我也经受住考验,胜任科学考察工作。

要想克服和战胜晕船,必须要先战胜心理。心理作用只是主观上能扰乱人的意志的、思想的作用,只有战胜来自心理的作用,才能克服种种困难。生活中,也必须先战胜心理才能克服难关,在关键的一些路口,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战胜自己,要有奋发的勇气,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同时还要不断总结和调整心态,找出适合自己的通向成功的途径。

2.敬畏自然享受科考

我小时候生活在遥远内陆的云贵高原,常见崇山峻岭的伟岸和秀丽,也看到奔流山洪对地形的塑造作用。参加工作之初,走过垂直气候非常明显的景谷县边江乡,仰望过澜沧江深达1000多米的V型河谷。在台湾合作期间,见过挤压作用造成的“山河破碎”(利吉混杂堆积,Lichi melange)和逆冲作用导致的近海鱼排似的逆冲断层。我深深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在自然面前,人类是那么渺小和无助。但是,当参加海洋科考,融进大海时,要仰望自然、敬畏自然的感受更加深刻。

①“实验1号”科考船

我参加过多次海洋科学考察,多次搭载“实验1号”“实验2号”“实验3号”科考船(很遗憾,没有搭载过其他科考船)。其中,“实验2号”吨级最小,是仅1100吨级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船,“实验3号”是3300吨级主要用于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的综合考察船,“实验1号”是我国第一艘小水线面综合科学考察船,总吨位3071吨,性能最好、科考条件极佳。即使3300吨级科考船,在茫茫大海中,也是苍海一粟,似一片飘荡的树叶随波逐流,显得何其渺小,人再伟大,仅是宇宙中一颗尘埃而已。把自己看得渺小一点,世界就豁然开朗了。

坐在科考船上,远望辽阔的大海,天际间白云与蓝水交融,海天一色,大海生生不息,亘古不变。微波粼粼的大海在瞬间可转变为波涛汹涌、狂风暴雨的大海,考察船上下剧烈震荡,左右强烈摇晃,似有失去控制随波倾覆之危机感。此时,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也领悟到大自然的恐怖,人类何其渺小、何其无助!敬畏自然、仰望自然之感悟油然而生,我们要不断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这是海洋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也是海洋科学考察的出发点。

记得有首歌叫《阳光总在风雨后》:谁愿藏躲在避风的港口,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海洋科考有面对波涛汹涌、浪飞风舞时站立不稳、呕吐不止的困景,但更多的是在落日夕阳下享受徐徐海风的温馨时光,以及满天繁星下遥望天际间月亮跃出海面的浪漫时刻。此时,唯有享受和留住美好时光,一切烦恼都抛至九霄云外,只存在真实自我,感受和享受大海的馈赠,那是在陆地上无法获得的。

海洋科考不仅可以享受大海的馈赠,也可分享到科考人员同舟共济、融洽无隙的友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0年国家基金委首次共享航次,共有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海洋大学、河北理工大学以及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9家单位20位人员参加地质环境科考。董良同学勤奋能干,累瘦了十几斤,但获得女生广泛好感,不知后来是否有收获;陈选博同学喝高壮胆,大声说出爱,表现了“80后”青年无所畏惧之情操。最有记忆的,是在三亚补给期间恰逢我师兄张振国老师40岁生日,我们早早就订好生日蛋糕,上船后为他举行生日庆祝派对,在每个人的脸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队员们也经常联系,这份友谊、这份经历,至老不忘。

3.获取样品,提升成果

海洋科考是获取现场观察资料和样品,揭示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有关海洋开发与利用的知识体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科考活动中,通过科研人员交流与合作、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可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我几乎参加了2002~2010年期间“实验1号”“实验2号”“实验3号”承担的所有南海专项任务、开放航次或共享航次任务。每个航次中,根据研究发现和文献资料确定采样地点和采样方式,做到参加科考航次有新想法、新采样目标,尽量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采样。天道酬勤,通过参加海上科研考察,获取了研究样品,丰富了科研工作,提升了科研水平。

②报道碳酸盐岩成果的媒体

2005年,根据研究结果做出设计站位,我们首次在东沙西南海域05E105站位发现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冷泉碳酸盐岩,并进行相关测试和分析:δ13C值为-18.24~-36.07‰, δ 18 0值为0.42~2.76‰,碳来源于热液成因气,并揭示了碳酸盐岩的成因及冷泉活动时间和期次,提出东沙西南海域是水合物潜在发育区,该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6年中文版第9期、英文版第10期)发表并被《科学时报》(2006年5月11日)(头版头条)《中国海洋报》《羊城晚报》等报道或转载,还被《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第3期)选作封面(图2) 。 2006年,我们重返碳酸盐结核区,采获新样品,丰富了科研成果。当我们的成果得到科学界、社会关注和重视时,欣慰之情是没有参加海洋科考的人员无法感受到的。

大洋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铁锰结核与结壳、热液硫化物是其中最重要的固体矿产资源。其实,边缘海也发育大量的固体宝藏。通过参加开放航次、共享航次科学考察,我们采获了一批多金属结核样品,如在南海东北部05E107站位,采集到大块体铁锰结核,结核主要呈块状、结核状、球状、杆状等,直径一般为3~8厘米,最大块体为22厘米× 10厘米×6厘米,内部具有壳层状结构。研究表明,南海北部铁锰结核样品属于水成成因类型,根据Mn/Fe比值又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生长环境。

③南海北部多金属结核分区(左)及成因类型(右) (A东北陆坡区,B西北陆坡区,C中央海盆区)

南海东北部陆坡多金属结核Fe含量较高,Mn/Fe<0.5,该区发育与天然气水合物渗漏有关的冷泉碳酸盐岩,并与冲绳海槽、黑海及凯迪斯湾的成岩环境相似,细划分为冷泉型水成成因铁锰结核(图3) 。西北陆坡区结核Mn/Fe介于0.5~1之间,与菲律宾海盆、西北太平洋的多金属结核相似,是典型的水成成因铁锰结核。中央海盆区结核Mn/Fe介于1~2.5之间,物质来源与海底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因类型区域靠近印度洋成岩型铁锰结核和西太平洋热液环境下的成岩型铁锰结核(图3) ,我们称之为成岩型水成成因铁锰结核。三个区的明确划分和成因判别,提升了南海铁锰结核研究,暗示海底广泛分布铁锰结核的东北深海盆地,可能是今后重点研究和关注的重要区域。

海洋科学是考察繁重而有趣的任务,其中的苦与乐只有经历者才能深刻体会。通过多年的科考活动积累,已采获了一批样品,也收获了一份科研成果,后续成果在不断涌现中。我已从一名晕船者锻炼成一名合格的海洋科学工作者,感谢各航次中与我同舟共济的领导、同事和同学的支持和协助,谢谢您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