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又称紫外吸收光谱法, 它研究分子吸收波长在190.0~1100.0nm范围内的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可归纳为5种类型: 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多通道分光光度计和探头式分光光度计。此信号被适当放大并被解调器分离及整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池, 也称为比色皿或液槽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又称紫外吸收光谱法, 它研究分子吸收波长在190.0~1100.0nm范围内的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该方法是研究物质电子光谱的分析方法。 通过测定分子对紫外光的吸收, 可以对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它是有机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具有仪器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灵敏度高的特点, 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 定量和结构鉴定。 朗伯-比尔定律是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分光光度计, 就其结构而言, 基本上都由五部分组成, 即光源、 单色器、 样品吸收池、 检测器、 记录系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可归纳为5种类型: 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多通道分光光度计和探头式分光光度计。

现以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说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 如图3-1所示。

图3-1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程原理

由光源(钨丝灯或氘灯,根据波长而变换使用)发出的光经入口狭缝及反射镜反射至石英棱镜或光栅, 色散后经过出口狭缝而得到所需波长的单色光束, 然后由反射镜反射至由马达转动的调制板及扇形镜上。 当调制板以一定的转速旋转时, 时而使光束通过, 时而挡住光束, 因而调制成一定频率的交变光束。 之后扇形镜在旋转时, 将此交变光束交替地投射到参比溶液(空白溶液)及试样溶液上, 后面的光电倍增管接受通过参比溶液及为试样溶液所减弱的交变光通量, 并使之转变为交流信号。 此信号被适当放大并被解调器分离及整流。 以电位器自动平衡此两直流信号的比率, 并用记录器所记录并绘制吸收曲线。 现代仪器装有外接计算机, 通过软件控制仪器操作和处理测量数据, 并装有屏幕显示器、 打印机和绘图仪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光源如下:

(1) 可见区: 钨丝灯或碘钨灯, 波长范围为320~3200nm。

(2) 紫外区: 氢灯或氘灯, 波长范围为200~375n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池, 也称为比色皿或液槽等。 玻璃制比色皿不适合作紫外分析之用, 这是由于玻璃对波长小于300nm的电磁波产生强烈的吸收, 所以, 作紫外分析时, 一般采用石英比色皿。

吸收池的洗涤: 吸收池经常盛装有色溶液和有机物, 洗涤吸收池一般先用盐酸-乙醇(1+2) 洗涤液浸泡, 再用水清洗。 要特别注意测定完毕后尽快用水洗净, 否则一旦着色很难洗净。 注意: 不可用铬酸洗液洗涤比色皿。

在一般实验中, 所用的几个吸收池的吸光度之差不能大于0.005。 吸收池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透明光面, 避免擦伤或被硬物划伤, 操作时要手触毛玻璃面。 装液不要太满, 以防止溶液溢出腐蚀分光光度计, 一般装入3/4容积即可, 然后用滤纸轻轻擦去外部的溶液,再用镜头纸 (折叠为四层使用, 切勿搓成团) 擦至透明, 即可放入吸收池架内测量。 石英吸收池价格较高, 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以防损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