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推进剂 (composite propellant) 是一种多相机械混合物, 各组元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微观结构的不均匀性是这类推进剂的基本特征。 因此, 复合推进剂属于异质推进剂, 其基本组元是氧化剂、 高分子黏合剂和金属燃烧剂, 此外还有固化剂、 防老剂、 燃烧稳定剂、 增塑剂和稀释剂等微量组元。 复合推进剂都采用浇注法成型。 根据黏合剂的不同, 可以将复合推进剂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类。
1. 复合推进剂的主要组元
(1) 氧化剂。
氧化剂主要作用: 提供燃烧所需要的氧以保证推进剂具有一定的能量, 并生成大量气体; 作为黏合剂基体的填充物以提高推进剂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 通过控制氧化剂粒度调节推进剂燃速; 增大推进剂密度。 过氯酸铵 (AP)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氧化剂, 具有与其他组元相容性好、 气体生成量较大、 生成焓大、 吸湿性小、 成本低等优点。 AP的缺点是能量不够高,属于中能水平,燃烧产物中的HCl与H2O生成烟雾,对发射装置腐蚀严重,且有毒。
(2) 黏合剂。
黏合剂是复合推进剂的基体, 主要作用: 提供燃烧所需的可燃元素 (如碳、 氢、 硫、硼等) 以保证推进剂具有一定的能量, 是复合推进剂中的燃烧剂; 黏结氧化剂和金属燃烧剂等异相粒子组成推进剂的弹性基体, 使推进剂便于加工成型, 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黏合剂种类繁多, 包括聚硫橡胶、 聚氨酯、 聚氯乙烯和聚丁二烯四大类,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聚氨酯和聚丁二烯等。
(3) 金属燃烧剂。
金属燃烧剂有较高密度, 燃烧后可放出大量热量, 提高了推进剂的能量和密度。 同时,金属燃烧后产生的固体氧化物微粒, 对振荡燃烧有抑制作用。 铝粉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金属燃烧剂, 燃烧热虽然不如铍和硼高, 但燃烧耗氧量低、 密度较高、 来源丰富、 成本低、 燃烧产物无毒性。
(4) 微量组元。
微量组元有促进固化的固化剂, 改善长期贮存性能的防老剂, 改善燃烧性能的燃速催化剂、 降速剂和燃烧稳定剂等, 改善加工工艺性能的增塑剂、 稀释剂, 提高力学性能的交联剂、 键合剂和增塑剂等。
2. 几种常用的复合推进剂
复合推进剂通常是以黏合剂来命名的。
(1) 聚硫橡胶 (PS) 推进剂: 黏合剂是液态聚硫橡胶和环氧树脂的共聚物。 聚硫橡胶复合推进剂为20世纪50年代的产品, 由于含有大量硫原子, 燃烧产物分子质量较大, 固体含量少, 故能量和密度均较低, 现在已很少使用。
(2) 聚氨酯 (PU) 推进剂: 黏合剂可用聚酯、 聚醚或端羟基聚丁二烯 (HTPB) 等预聚物来配制。 聚氨酯推进剂是继PS推进剂之后发展起来的, 应用较广泛。 这种推进剂能量较高, 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好, 但低温力学性能较差。
(3) 聚氯乙烯 (PVC) 推进剂: 聚氯乙烯属于热塑性黏合剂, 升温即软化, 降温则硬化, 且温度升到160℃~177℃时即塑化。 PVC推进剂既可浇注也可挤压成型, 属中能推进剂。 这种推进剂的低温力学性能欠佳, 且固化温度高, 易引起热应力和收缩变形, 应用较少。
(4) 聚丁二烯推进剂: 黏合剂是聚丁二烯-丙烯酸共聚物 (PBAA)、 聚丁二烯-丙烯酸-丙烯腈三聚物 (PBAN)、 端羧基聚丁二烯 (CTPB) 或端羟基聚丁二烯 (HTPB)。PBAA黏合剂预聚物的官能团间距不等、 官能团分布不均, 致使推进剂力学性能及其重现性变差; PBAN中因加入了丙烯腈, 羧基间距加大, 力学性能及其重现性得到改善, 但仍不够理想; CTPB的结构特点是羧基在大分子链的两端, 间距较大且为规则分布, 因而柔顺性较好, 大大改善了力学性能, 尤其是低温力学性能。 由于CTPB黏合剂的黏度小、 可容纳的固体量大、 制成的推进剂能量高、 密度大, 因此在HTPB推进剂出现前得到了广泛应用;HTPB推进剂除端基外与CTPB无显著差别, 但综合性能更好, 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复合推进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