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与提纯

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与提纯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 氯化钠的溶解度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 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却增大得很快。将滤液冷却, 其中的硝酸钾会因为溶解度急剧下降而析出。测定在已知量水中恰好溶解已知量硝酸钾时的温度, 即可确定硝酸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再以溶解度为纵坐标, 温度为横坐标, 作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即可得到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可溶性盐的一种制备、 提纯的方法和原理。

2. 掌握绘制及应用溶解度曲线。

3. 练习浓缩、 结晶及减压过滤基本操作。

二、 实验原理

在Na NO3和KCl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存在Na、K、Cl和NO3四种离子,它们可以形成四种盐, 在溶液中构成一个复杂的四元交互体系。 利用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差异可制备KNO3晶体。四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2.12。

表2.12 四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 g·(100g H2O)-1

从表2.1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在20℃时, 除硝酸钠外, 其他三种盐的溶解度都差不多, 因此硝酸钠不能结晶析出。 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 氯化钠的溶解度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 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却增大得很快。 这样只要把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液加热, 由于氯化钠在高温下的溶解度比较小, 可以趁热把它滤去。 将滤液冷却, 其中的硝酸钾会因为溶解度急剧下降而析出。

测定在已知量水中恰好溶解已知量硝酸钾时的温度, 即可确定硝酸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再以溶解度为纵坐标, 温度为横坐标, 作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即可得到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三、 实验仪器药品

1. 仪器

烧杯、 玻璃漏斗、 布氏漏斗、 吸滤瓶、 水循环真空泵、 蒸发皿、 大试管、 托盘天平、 玻璃棒、 温度计 (量程0℃~100℃)、 酒精灯、 量筒 (10m L)、 方座支架 (带铁圈)、 石棉网、 药匙、 试管刷。

2. 药品

Na NO3(s)、KCl(s)、KNO3(化学纯)。

四、 实验步骤

1. 硝酸钾的提纯

①称取10g硝酸钾和8.5g氯化钾固体, 倒入100m L烧杯中, 加入20m L蒸馏水。

②将盛有原料的烧杯放在石棉网小火加热, 并不断搅拌至杯内固体全溶, 记下烧杯中液面的位置, 当溶液沸腾时, 用温度计测溶液此时的温度并记录。

③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溶液, 当加热至杯内溶液剩下原有体积的2/3时, 已有氯化钠析出, 趁热快速减压抽滤 (布氏漏斗在沸水中预热)。

④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 并用5m L热的蒸馏水分次洗涤吸滤瓶, 洗液转入盛滤液的烧杯中, 记下此时烧杯中液面的位置; 加热至滤液体积只剩下原有体积的3/4时, 冷却至室温, 观察晶体状态; 用减压蒸馏尽量把硝酸钾晶体抽干, 得到的产品为粗产品, 称重。

⑤将粗产品按粗产品蒸馏水=2∶1 (质量比) 溶于100m L烧杯中, 加热、 搅拌, 待晶体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 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 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 称重。

2. 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

预备洁净干燥的大试管 (高20cm), 配一单孔橡皮塞, 插入110℃温度计, 使温度计水银球距离试管底部约2mm; 称量固体硝酸钾5.0g, 放入试管中; 用滴定管 (或移液管)准确移取4m L蒸馏水加入试管中, 安装上带有温度计的橡皮塞; 取400m L烧杯, 盛水约300m L, 置于石棉网上, 将水加热至沸腾。

将试管放入烧杯中, 使试管内液面略低于烧杯内水面; 搅拌试管内溶液, 至固体全部溶解。 若烧杯内水面保持沸腾而试管内固体尚未完全溶解, 则需要向试管内再准确加入1m L蒸馏水, 使固体全部溶解。 注意所加水量应详细记录, 并且加热时间不可太长, 以免试管内溶液过分蒸发。 待试管内固体全部溶解后, 将试管离开水浴, 将其冷却并不断搅拌, 记录溶液内最初出现晶体时的温度; 向试管内再准确加入蒸馏水1m L, 如前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然后冷却, 测定另一饱和温度; 继续加蒸馏水, 每次1m L, 直至饱和温度达到30℃或更低; 计算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绘制溶解度曲线。

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

①依次向试管中再加入1.5g、1.5g、2.0g、2.5g硝酸钾 (使试管中依次共有硝酸钾5.0g、6.5g、8.5g、11.0g), 每次加入硝酸钾后都重复溶解、 结晶实验步骤的操作, 并将晶体开始析出时的温度读数填入表2.13中。

表2.13 数据记录

②根据所得数据, 以温度为横坐标、 溶解度为纵坐标, 绘制溶解度曲线图。

六、 思考题

1. 为什么小试管要悬在盛有250m L水的烧杯内? 为什么温度计要紧贴小试管且水银球要全部浸入水面以下?

2. 能否用量筒取1m L水? 为什么?

3. 本实验中, 如果冷却过程太快, 将产生什么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