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设备。“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机电结合技术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械电子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械电子技术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械电子工程中崭露头角,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促使机械电子工程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 “863计划”中。在制定 “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仍有相当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