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炭黑产品的性能表征

白炭黑产品的性能表征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31为样品经煅烧后得到的白炭黑产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图4-33和图4-34是最佳工艺条件下白炭黑产品(粉体)的热重分析曲线。在20℃~900℃的温度范围内,煅烧前白炭黑产品的总失重率为11.85%。为了进一步分析白炭黑的粒度,本试验还对该样品进行了粒度分布分析测试。由此看出,白炭黑产品的粒度较细。

4.5.1白炭黑的扫描电镜分析

图4-30为白炭黑产品的电镜分析图谱。

图4-30 白炭黑的电镜分析图谱

由图4-30可以看出,白炭黑样品为无规则不定性颗粒。

4.5.2白炭黑产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

图4-31为样品经煅烧后得到的白炭黑产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图谱中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弥散峰,说明以黄磷炉渣为原料,采用硝酸浸出得到的白炭黑产品为非晶态,是不含有其他结晶相的二氧化硅。

图4-31 白炭黑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

4.5.3白炭黑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图4-32为最佳工艺条件下白炭黑产品的红外光谱图。

由图4-32可以看出,处于1100.5 cm-1、815.1 cm-1和477.8 cm-1的吸收带是SiO2的特征吸收峰。其中1100.5 cm-1和815.1 cm-1处的吸收峰分别对应于Si—O键的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477.8 cm-1处的吸收峰对应于Si—O—Si键的弯曲振动,3422.7 cm-1处是硅羟基和物理吸附水中O—H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638.9 cm-1处是物理吸附水的弯曲振动吸收峰,880.0 cm-1和588.1 cm-1处的吸收峰分别属于Si—OH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峰。以上分析说明,该样品中二氧化硅的结构为无定形水合二氧化硅[59-60]

图4-32 白炭黑产品的红外光谱图

4.5.4白炭黑产品的热重(TG-DSC)图谱

图4-33和图4-34是最佳工艺条件下白炭黑产品(粉体)的热重(TG-DSC)分析曲线。其中升温速率为20℃/min,分析气氛为空气。

采用硝酸浸出黄磷炉渣,浸出渣经洗涤、干燥后,所得白炭黑粉体呈白灰色,难以达到其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因此本试验研究了白炭黑产品煅烧前、后的热变化情况。试验研究发现,煅烧前浸出渣粉体呈灰色,经煅烧处理后,浸出渣粉体由灰色变为白色,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图4-33为煅烧前白炭黑产品的热重(TG-DSC)分析曲线。

图4-33 煅烧前白炭黑的热重分析曲线

由图4-33可以看出:①DSC曲线在20℃~220℃之间有一强吸热峰(峰值100.0℃),是由于粉体脱除水和部分脱除硅羟基引起的[61]。其中,120.0℃以前是表面物理吸附水的脱除,对应TG曲线上约有1.5%的失重;在120℃~180℃之间是微孔物理吸附水和氢键结合水的脱除,在180℃~220℃之间是部分硅羟基的脱除,在120℃~220℃之间TG曲线失重约2.5%。②DSC曲线在300℃~600℃之间的放热峰(峰值546.2℃)是粉体中残留的Ca分解引起的,这期间TG曲线失重约3.1%;约在600℃以后TG曲线仍然继续失重,是由于硅羟基随温度升高逐渐缩合失水所致。在20℃~900℃的温度范围内,煅烧前白炭黑产品的总失重率为11.85%。

图4-34为煅烧后白炭黑产品的TG-DSC分析曲线。

图4-34 煅烧后白炭黑的热重分析曲线

由图4-34可以看出:①DSC曲线在50℃~220℃有一吸热峰,是由于粉体脱除水和部分脱除硅羟基引起的[61]。其中,120℃以前是表面物理吸附水的脱除,对应TG曲线上约有0.8%的失重;在120℃~180℃之间是微孔物理吸附水和氢键结合水的脱除,在180℃~200℃之间是部分硅羟基的脱除,在120℃~220℃之间TG曲线失重约0.7%。②DSC曲线在300℃~550℃之间的放热峰(峰值522.5℃)是粉体中残留的钙分解引起的,这期间TG曲线失重约3.6%;约在550℃以后TG曲线仍然继续失重,是由于硅羟基随温度升高逐渐缩合失水所致,这可从红外光谱分析中得到证实。

4.5.5白炭黑产品的质量分析

采用调整和优化后的工艺得到的固相白炭黑产品,经分析表明:SiO2含量为98.90%,Fe含量为438 mg/kg,白度为90.24%,比表面积达到221 cm2/g,为无定形水合二氧化硅。

4.5.6白炭黑产品的粒度分析

图4-35为最佳工艺条件下白炭黑产品的粒度分析。

图4-35 白炭黑的粒度分析图

由图4-35可知,该样品为不规则的颗粒。为了进一步分析白炭黑的粒度,本试验还对该样品进行了粒度分布分析测试。

由图4-35的分析结果可知,该产品试样粒度分布在0.23~27.28 μm之间。其中:9.66~11.89 μm之间分布最多,约占总试样的18.88%;11.89 μm以下累计达74.78%。由此看出,白炭黑产品的粒度较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