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人胆红素的生成与排泄维持动态平衡
正常人每天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产生200~300mg胆红素,但正常人肝每日可清除3 000mg以上的胆红素,远远大于机体产生胆红素的能力,从而使胆红素的生成与排泄处于动态平衡。因此,正常人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1mg/dl,其中约80%是未结合胆红素,其余为结合胆红素。
(二)黄疸依据病因有溶血性、肝细胞性和阻塞性之分
体内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能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引起血浆胆红素含量增多,称为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胆红素为橙黄色物质,过量的胆红素可扩散进入含有较多弹性蛋白的皮肤、巩膜等,弹性蛋白对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造成组织黄染,这一体征称为黄疸(jaundice)。黄疸的程度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密切相关。血清总胆红素量为1~2mg/dl时,肉眼不易观察到黄染,称为隐性黄疸(jaundice occult);当>2mg/dl时,巩膜皮肤黄染明显,称为显性黄疸。
临床上常根据黄疸发病的原因不同,简单地将黄疸分为3类。
1.溶血性黄疸 某些药物、某些疾病(如恶性疟疾、过敏等)、输血不当、镰刀型红细胞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等多种原因均有可能引起大量红细胞破坏,导致溶血性黄疸(hemolytic jaundice),又称为肝前性黄疸(prehepatic jaundice)。此类黄疸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产生胆红素过多所致,超过了肝细胞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造成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显著增高。此时,血浆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结合胆红素的浓度较低。未结合胆红素溶解度低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所以尿胆红素阴性。血浆重氮试剂反应间接阳性。还由于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和排泄增多,过多的胆红素进入胆道系统,肠肝循环增多,使得尿中尿胆原和尿胆素含量增多,粪胆原与粪胆素亦增加(图15-10)。
图15-10 溶血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主要途径 次要途径
2.肝细胞性黄疸 肝实质性疾病如各种肝炎、肝肿瘤、肝硬化均有可能引起肝细胞性黄疸(hepatocellular jaundice),由于肝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降低所致。肝细胞性黄疸时,不仅由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造成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还由于肝细胞肿胀,压迫毛细胆管,造成肝内毛细胆管阻塞,而后者与肝血窦直接相通,使部分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造成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肝细胞性黄疸时,血清重氮试剂反应呈双向阳性。由于结合胆红素水溶性高,能通过肾小球滤过,故尿胆红素呈现阳性。由于肝功能障碍,结合胆红素在肝内生成减少,粪便颜色可变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图15-11)。
3.阻塞性黄疸 胆道系统阻塞时,胆汁的排泄受到阻碍而使胆红素反流到血液引起的黄疸,称为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前者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后者称为肝内阻塞性黄疸。胆管炎、肿瘤(尤其胰腺癌)、胆结石或先天性胆管闭锁等疾病均有可能引起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此类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系统阻塞,胆汁排泄障碍所致。胆汁排泄障碍可使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压力增高而破裂,导致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使得血清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实验室检查可发现重氮试剂反应直接阳性,血清间接胆红素可无明显变化。由于大量结合胆红素可以从肾小球滤出,所以尿胆红素呈阳性反应,尿的颜色变深,可呈茶水色。由于胆管阻塞排入肠道的胆红素减少,生成的胆素原也减少。完全阻塞的患者粪便因无胆色素而变成灰白色或陶土色。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主要包括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γ-GT分布于肾、肝、胰等实质性脏器,在肝中主要局限于毛细胆管和肝细胞的微粒体中,肝阻塞性黄疸患者γ-GT明显增高。肝外、肝内阻塞性黄疸及肝内胆汁淤积导致ALP明显增高(图15-12)。
图15-11 肝细胞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主要途径 次要途径
图15-12 阻塞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各种黄疸血、尿、粪胆色素的实验室检查变化见表15-4。
表15-4 3种黄疸实验室检查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