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概况:海属鱼类共有9个种类,有些为海产种类,但可进入咸淡水或淡水,亦有些栖息在淡水河流中。分布于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东岸。澳大利亚有3种,新几内亚岛有2种,印度、越南和日本各有1种,西北印度洋1种以及北印度洋和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沿海有圆吻海
[Nematalosa nasus(Bloch,1795)],1种(孟庆闻等,1995)。关于海
属的早期生活史的研究,Bensam(1986)详细描述了印度海域圆吻海
的鱼卵和仔稚鱼形态;藤田真二和木下泉(1988)简要描述了日本近海日本海
稚鱼的形态。
(5)圆吻海Nematalosa nasus(Bloch,1795)
形态:背鳍15~16,臀鳍20~24,胸鳍16~17,腹鳍8,脊椎骨46。
稚鱼:体长11.20 mm的稚鱼,外形侧扁,鱼体细长,头部较小,头长为体长的15.10%。吻部较尖长,吻长为头长的25.5%。口斜位,口裂达眼中央偏后。眼圆形,眼径为25.5%。腹囊长形,消化管细长,后半部呈螺旋状。肛门后位,距吻端的距离为体长的86.60%。背鳍位于第25~33对肌节上方,起点距吻端的距离为体长的62.00%。臀鳍鳍基形成,但尚无鳍条出现。胸鳍小扇形。尾鳍叉形。鳔泡明显、透明。鳔泡之前的消化管背缘有一列长条状的黑色素分布,鳔泡下方以及鳔泡后的消化管有3个长条状的黑色素分布,肛门上方有1丛星状的黑色素分布。可数肌节38+8对,脊索向上弯曲(图5)。
图5 圆吻海稚鱼(体长11.20 mm)
分布:圆吻海为近岸小型中上层鱼类,多栖息在浅水港湾附近海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东岸,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和台湾沿海有分布。样品系1987年7月采自珠江口的大亚湾海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