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滑靴副油膜压力场直观地表示了其油膜承载力,可作为滑靴副油膜特性的衡量标准。当滑靴处于泵的排油区时,油膜压力场呈对数递减分布,此时滑靴所受的正向压紧力较大,油膜的动压效应减小,油膜厚度急剧减小,导致滑靴倾覆角度降低。
图6.9 滑靴副油膜压力场分布
滑靴副油膜压力场直观地表示了其油膜承载力,可作为滑靴副油膜特性的衡量标准。图6.9所示为滑靴副油膜压力场。当滑靴处于泵的排油区(0°~180°)时,油膜压力场呈对数递减分布,此时滑靴所受的正向压紧力较大,油膜的动压效应减小,油膜厚度急剧减小,导致滑靴倾覆角度降低。当滑靴处于泵的吸油区(180°~360°)时,滑靴所受正向压紧力减小,油膜的动压效应显著增大,滑靴倾覆角度增加,造成滑靴与斜盘之间形成较大的楔形油膜,加剧油膜压力场的分布不均,尤其滑靴处于泵吸排油过渡区时,柱塞腔压力的瞬时变化剧烈,滑靴的油膜支承反力不足,油液流速迅速增加,此时油膜变化率最大,油膜厚度变薄,容易造成滑靴的磨损。
图6.10所示为Ivantysynova所计算的滑靴副油膜压力场。通过对比图6.9和图6.10可知,当滑靴处于泵的排油区时,滑靴所受的正向压紧力较大,油膜的挤压效应显著,滑靴倾覆角度较小,滑靴处于某种稳定状态,如图6.10a所示,因此油膜压力沿滑靴半径方向呈对数递减分布。当滑靴处于泵的吸油区时,滑靴倾覆角度因滑靴所受的正向压紧力减小而增大,油膜动压效应增强,导致油膜压力场分布不均匀显著增加,压力递减梯度较大,如图6.10b所示,与本章方法的计算结果变化趋势一致。
图6.10 Ivantysynova的滑靴副油膜压力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