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 "刘 兵
“最后一个人消失了,日本人口终于清零了。一个月前,这里有约一亿三千万人,现在这些人都不在了……空无一人。”这不是仇日网民匿名发泄时的诅咒,而是日本小说作家笔下日本末日的场景。这部科幻小说的书名,就是赤裸裸的《日本灭绝计划》,书中详细描写了代号为“零计划”的杀人计划——旨在灭绝全日本的人口。
一个小说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假想自己民族被灭绝的场景,不知他如何下得了手。当然,类似的幻想作品,美国人也创作过,比如《我是传奇》之类,但那至少还留下了一线希望,没有让自己的民族彻底“清零”。而这部日本小说的想象,竟是如此的冷酷、决绝、不留余地,还真让人有些吃惊。
我还记得,我们商定要谈这本小说,是在你家的书房里,你提到可选的几种书,包括你当时称之为“科幻”小说的这本书。或许是因为书名的刺激性,我们选定了这本书。不过,在我读过之后,比起你刚说的那种对于作者的想象如此“冷酷、决绝、不留余地”的震惊,让我感触更深的,却是一些困惑。
首先,是对于此书的分类。显然,它不是寻常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但更合适的分类是什么呢?政治幻想小说?惊悚小说?再有,就是写这本小说的目的,说实在的,我似乎真的没有看得很明白作者究竟要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思想,就情节来说,似乎也算不上特别好看。你应该是更先读了此书的,对此,你有些什么想法呢?
我觉得将此书归入“政治幻想小说”是可以的,尽管这种故事情节更像同类的科幻小说。为了有助于理解这部小说,也许提到此前相关的日本作品是有必要的。
1973年,小松左京发表了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假想由于地质原因——这样就毫无疑问可以归入科幻了——导致日本列岛全部沉没。这原是科幻作品中常见的末日题材作品,不料在日本极为畅销,很快同名电影就上映了,次年又改编成了电视剧。30多年后的2006年,又同时上映了两部影片,一部是《日本沉没》的翻拍片,另一部是根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恶搞电影《日本以外全部沉没》——小说作者就是我们以前在这个专栏谈过的《文学部唯也教授》的作者筒井康隆。这些想象日本末日的小说和电影既然都能够在日本广受欢迎,那么再出一种变本加厉的《日本灭绝计划》,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我所接触过的一些日本古今文学作品以及绘画、电影等等,给我一个奇怪的印象是,虽然日本人也避讳“死”字(甚至因为数字“四”的发音近于“死”而避之),但他们却喜欢讲究“死亡美学”,这种癖好似乎在别的文化中很少有表现。就以这部《日本灭绝计划》中的“零计划”而言,从它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在谈论这一恐怖计划时的语言和心态描写来看,又何尝没有“死亡美学”的影子?
我也同意你的分类。你说的《日本沉没》这部电影我倒是看过,原来本以为这本小说与那部电影是类似的,但看过之后,还是觉得,那部电影倒更有科幻的意味,而这部小说,如你所说,确实更像一部政治幻想小说。你谈到的“死亡美学”的说法,似乎也是很有针对日本人(至少在文学作品中)的特殊风格的指向。至于为什么为是这样,恐怕那将是一个别外值得研究的话题了。
具体到这本书,在前面的绝大部分章节中,作者只是在描述着这一让日本灭绝的计划的实施过程,而为什么会有这一计划,或是作为悬念,或是出于其他的考虑,一直到全书快结束时,才非常简要地提及。其间的动因,似乎与计划策划者对于人类在处理发展与环境问题上的失望还有关系,可惜这一点作者并未充分展开。其中,美国和其他“某国”的作用和立场,似乎也还是语焉不详。由此,恐怕也只能是出于日本人对“死亡美学”的情有独钟,才好解释这一作品的写作了。
以往所见日本作品中的“死亡美学”,通常都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但《日本灭绝计划》中,如果有“死亡美学”的话,却是试图表现在日本民族这个群体上了,这一点也许可以算本书的“创新”之处了。
这部小说确实有些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灭绝日本全部人口的“零计划”,到底出于什么动机?小说最后有“只是暂时清空,这是为了从头再来”这样的说法,但是“从头再来”的是什么事呢?特别是,和灭绝日本人口同步进行的,是一个灭绝全人类的计划——到小说结尾处,这个计划也已经“顺利”实施,“日本之外的全人类已经灭绝”。到了这样的结局,还有什么能够或值得“从头再来”呢?
这种“为描写死亡而描写死亡”的作品,我们从自己熟悉的文化中确实难以理解。这让我想起了日本另外两部著名影片,《大逃杀》(2000)和《大逃杀II:镇魂歌》(2002),假想了未来世界成人通过法律,强迫某个班级的中学生自相残杀的故事。电影几乎从头到尾都是血腥的杀戮场面。影片上映后当然引起了剧烈争议,但是最终仍然得以跻身为日本电影史上的“名片”之列。《大逃杀》中关于为何要强迫中学生自相残杀,并无言之成理的解释,只是在片头用字幕简单交代了几句,而将绝大部分的篇幅用于描写杀戮和死亡的过程。《日本灭绝计划》不是和这种故事结构相当类似吗?
看来,跨文化的理解有时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同样是谈死亡,虽然我们现在也有人在有意义地提倡死亡教育,但像这种莫明其妙地为死而死的故事,还是颇难以欣赏。更不用说,在其描述的过程中,作者似乎更多地是在展示一种对于“制造死亡”的过程的享受中,丝毫没有我们平常呼吁的那种对于生命的敬重感。
其实,在其他一些(出于其他原因)而与死亡相关的小说或电影中,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即展示在这种特殊的极端情况下人性的各种表现,这很有些像科学家们经常会在极端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不过,在《日本灭绝计划》这本小说中,虽然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表现,但似乎也并不十分突出。
在平常对于外国作品的阅读中,有时会遇到我们很难理解的作品。这经常在提示我们文化间的巨大差别,提示我们还没有能从另一种文化的阅读范式中来把握作品。当一部作品已经是处于经典的地位是,也许我们会更加有意识地、积极地去弥补这种认识和理解上的不足。但当一部作品的地位尚未有定论,我们甚至一时无法判断究竟是由于我们自身对于另外的文化了解不够的原因而不能理解一部好作品,还是这部作品本来就是无厘头的荒谬之作时,我们又该如何行事呢?这似乎也正是我在阅读这部作品时遇到的困惑。
原载2012年8月13日《文汇读书周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