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大学校园里的鸟儿

武汉大学校园里的鸟儿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蓝额红尾鸲是一种体形不大,色彩艳丽,性情活泼而且不太怕人的鸟,具有比较典型的垂直迁徙习性。这一对蓝额红尾鸲的到来,很快在观鸟人和拍鸟人中掀起了波澜,大家争相去一睹它们的芳颜,摄下它的倩影。不过,冬季来敲门的贵客并不都像那只蓝额红尾鸲爱出风头,更多的是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离去,要见到它们,需要我们有耐心地去寻找。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数量众多的珍稀植物,使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

冬季,寒风凛冽,天空不时飘洒着雪花。住在城里的人们,却在这时惊奇地发现,在城市公园甚至自己的家门口来了一些平时见不到的漂亮鸟儿。它们时而在雪地上觅食,时而跳上枝头,蓬松着羽毛,四处张望。它们的到来,为单调的冬天,带来了色彩,也带来了生机。

我们知道,留鸟是那些没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它们常年居住在出生地,大部分留鸟甚至终身不离开自己的巢区,但是有一些留鸟则会进行不定向和短距离的迁移,这种迁移在有的情况下是有规律的,比如乌鸦会在冬季向城市郊区和农田区域聚集,而在夏季则会分散到山区,这种规律性的短距离不定向迁移被叫作“漂泊”。还有一些鸟儿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在高海拔和低海拔之间进行迁移,这种迁移叫作“垂直迁徙”,以上所说虽然名为迁徙,但仍然是留鸟的一种行为。

我们冬季在城市里看到的那些鸟儿,有一部分就是这些“垂直迁徙”的鸟儿。它们随着食物状况而改变居住地,而城市及其周边冬季食物相对充裕,因而它们敲开了城市的大门。

2008年冬,武汉的观鸟人在武昌东湖边的一片树林,发现了一只名叫蓝额红尾鸲的雄鸟。不久,人们又发现了另一只雌鸟,原来它们是一对,只不过雌鸟似乎羞涩一些,常躲在树林里不怎么露面。

蓝额红尾鸲是一种体形不大,色彩艳丽,性情活泼而且不太怕人的鸟,具有比较典型的垂直迁徙习性。它们平时生活和繁殖于我国的西藏南、甘肃南、陕西南部秦岭以及四川、贵州和云南的高海拔山区。冬季移至繁殖地域内的较低海拔处。

蓝额红尾鸲

这一对蓝额红尾鸲的到来,很快在观鸟人和拍鸟人中掀起了波澜,大家争相去一睹它们的芳颜,摄下它的倩影。这只雄蓝额红尾鸲也很有趣,知道人们来看它、拍它,会从树林中飞出来,享受访客们带来的面包虫,并摆出各种姿势,配合人们摄影。这样的表现,更激起了人们的热情,许多外地的观鸟人和摄鸟人也慕名而来,它俨然成了一个受人关注的明星。

从发现它们的2008年起,这一对蓝额红尾鸲每年都会如期而至,11月下旬它们就会来到武汉的同一地方,第二年的三月又悄然离去,不知何往。于是,每年的冬天,许多观鸟人和摄鸟人都会去探望这位神奇的鸟儿,仿佛去见一位久违了的老朋友。

不过,冬季来敲门的贵客并不都像那只蓝额红尾鸲爱出风头,更多的是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离去,要见到它们,需要我们有耐心地去寻找。

每年的冬天,在武汉大学那古色古香的校园里,就有一些到访的贵客,悄无声息的在这里渡过寒冷的冬季。

武汉大学建于珞珈山麓,校园濒临东湖,环抱珞珈山,校内四季常青,花香流溢,以樱花最为有名。校园内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古树名木13株;此外,还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花卉、药用植物和岩生植物等。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数量众多的珍稀植物,使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植物的多样性和生长时间的久远,为鸟类供了丰富的食物。

武汉大学校园除了留鸟以外,冬季会有许多冬候鸟造访,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鸫类。

鸫为世界性分布,全世界约有300种,我国有40多种。

武汉大学风光

每年冬天,武汉大学除长留在此的乌鸫以外,还会看到很少见的灰背鸫、乌灰鸫、虎斑地鸫、宝兴歌鸫、白腹鸫。没有人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到来,也没有人知道它们会什么时候离去,它们喜欢躲藏在茂密树木的下面,悄无声息。只有当它们用脚扒开地上的腐叶,寻找藏身下面的昆虫和果实,弄出很大的动静时,人们才知道它们的存在,也正是这样的响声,给观鸟人提供了信息,让观鸟人能窥视到它们的身影。

冬季到武汉大学看鸫,是观鸟爱好者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灰背鸫

乌灰鸫

宝兴歌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