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概象具身还原论

概象具身还原论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表象具身、概象具身和意象具身三大过程是主体用以发现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审美价值的核心认知平台。其中,审美的理念性意象需要与相应的感觉形式相匹配,进而获得一级还原。
概象具身还原论_心脑奥秘

席勒指出:“美是我们的一个对象。这是因为,反思是我们感受美的主观条件;但美又是人格(自我)的一种状态。这是因为,情感是我们领悟美的观念之心态条件。直言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又是我们的活动。”可见,人的知性活动作为一种双重镜面,能够同时折射对象与自我的深层属性。

进而言之,主体在精神生产过程中需要把自我的个性和特点加以对象化,以便在观照对象的过程中体验自我价值。无论是自己的情感状态还是体能、智能特点,都可以借助主体的思想产物或劳动产物而加以镜像化显示。其中,主体需要借助概象具身方式来从符号性对象之中观照自己的知性创造能力、对象化的情感价值和自我的抽象品格。

换言之,审美对象是主体观照自我心灵的一面镜子,审美主体能够借此创造出超越主客体世界的审美间体与镜像时空。其中,表象具身、概象具身和意象具身三大过程是主体用以发现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审美价值的核心认知平台。

一、审美知性经验建构与自我概象表征体生成

爱因斯坦体会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当代国人而言,推理教育有章可循,逻辑能力素来发达;想象力却来无影去无踪,无法可施、无章可循,但是有门可入。进而言之,审美教育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自我概象、建构知性审美的本体经验。

(一)空间肌理感知与自我审美意象孕生

总体来说,艺术形式的生成及鉴赏性解码主要源自艺术家及审美主体的内在视觉意象。其中,审美的理念性意象需要与相应的感觉形式相匹配,进而获得一级还原。为了表达新颖的意象,艺术家及审美主体又需要进行内在的形式嬗变与重构。

从原初意义上说,空间造型的肌理旨在表现材质的细节构成与深微特点,以呼应观者的视觉锐察和触觉经验,完成对自然事物有机组织形式的细节言说,构造更真实细腻和更具立体丰满感的视觉形象及背景。

大体说来,肌理的形态包括无机材料的几何形态、有机事物的生命形态、偶然突变的不规则形态和征指抽象心理的虚拟形态等种类。因此,艺术家需要把个性化的生命活力注入艺术形式之中,以便使其具有审美体验的具身动力。

肌理和形体的边缘轮廓,均对塑造空间事象的个性特征具有重大作用:形态的材质感、体量感、空间感、动力感、情态感、逻辑感,在多数情形下需要以特化的肌理轮廓来具现之,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它们构成了空间焦点的深度内容和视觉事象的精细特征,从而有助于引导观者重构空间世界,深刻改变人们的情感经验与认知建构反应,并催生主体内心深处的高远理念,诠释超文本的意义突现体,还原超语境的新时空之价值意象……

进而言之,无论是不规则形态或是虚拟形态,艺术家都能以肌理的突变、扭曲、移植、嵌镶、重叠、变形或组合创新为手段,来借此传达来自外部世界、行为世界或心理世界、信息符号世界的某种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偶然事件,借助瞬间特写或空间定格而深幽精微地表征这些偶然事件的能量性、实体性或信息性作用痕迹,来充作历史记忆、生命记忆、情感记忆与智慧记忆的视觉符号,来供景观本体借助体象语言诉说自身命运和社会环境故事。

对于雕塑、绘画、摄影等景观来说,肌理造型能够具象传征形象主体的力度、气势、个性品格、精神气韵和生命体态,因而成为空间形象所言说的精华内容与细微语义。肌理形态既可表现客观事物的细微特征,又能传达某种时间感(或历史感),还能象征人类的某些情意理念与未来情景。另外,肌理造型还有远观、近观、宇观、宏观和微观等方位的形态体现。尤其是对生命体的内在特性刻画和认知牵引方面,改变常态眼量和视角的独特肌理造型,能够为观者带来更别致的新颖诗意和认知体验。

(二)对象轮廓特征与本体价值塑造

东西方的艺术创作与审美观念之根本差别在于,一是前者的造型语汇注重线条,后者注重色彩;二是前者的观照方式以动态移步和散点透视为主,后者以静态立体和焦点透视为主;三是前者追求抽象意境,后者钟情具象意图。为此,我们需要深入细致地理解并掌握东、西方民族的审美空间风格与时间韵律特征,以便有效发现并合情合理地将对象化造型还原为艺术家的本体性精神,转化为鉴赏者自己的个性化审美创造价值。

第一,摄影的最大优势即在于为无法重复的精彩瞬间进行诗意定格,使其具有永恒意义。其中,体量对比、色彩映衬、虚实相间、动静互补等,乃是镜头造型的妙法。在人体和物体形象的轮廓、体量和形态造型方面,摄影手段能够营造出多重空间、多义语境和多元焦点互动互补的奇妙效果及价值增益境象。

第二,轮廓对比、色彩对比、肌理对比和体量对比,也是摄影艺术刻画形象特征、言说空间价值和传征科学人文语境的重要方法。艺术家在借助摄影手段对客观事物进行体量、形态和轮廓造型时,充分发挥了文学创作中的类比思维,借物抒情,托象言志等创造性表现力,特别是以拟人化修辞方法来使没有生命的事物突现生机活力,使非人类生命具有人性特征,从而实现对视觉空间的人性化改造和对感性世界的审美塑造与认知启导。

由此可见,视觉空间的景观造型既可以借助光影变化展示对象的客观特征,折射对象的人文价值品格,还可以使用色彩来装饰、渲染和点化对象的视觉焦点与动力轨迹,通过创造特定模式的“环境色”或美化改变对象的“条件色”,从而塑造新颖的空间关系和结构秩序;而动用肌理显影方式来使对象言说观者最感兴趣的空间内容,改变人们模式化的视觉场景,也是实现主客体空间融合与互动对话的视内容革命。

总之,光影色彩着重作用于人的情感经验联想层面,肌理构造主要诉诸人的认知逻辑和概象发现层面,而体量轮廓则在瞬间贯通人的感性体验、知性理解和理性意识活力,并使它们在“短路状态”达致美感、灵感和力感融通的诗意高峰与哲理至境。更重要的是,物象的体量轮廓之异常可以激发观者的惊奇感、震撼感和审美认知方面的深阔性哲理体验。

二、对符号世界的二度创造与具身化价值体验

巴莉认为,艺术景观乃是人类表达理想化经验的唯一方式。因而,它需要设计者借助零距观照和显微技术来揭示更加深幽精妙的微观真相,借此传达新的视觉关系模型、创立新的景观图式(表达与接受、构思与体验、研究与启迪等),以便为观众提供一个全新的认知天地和细腻的审美世界。同时,它还需要鉴赏者通过对符号造型的二度创作与具身化体验来还原其中的个性化的理想化经验情景。

(一)对符号世界进行价值审美的具身原理

审美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审美知觉发展,具体包括掌握审美对象的有关的概念,学会对文化价值进行分类与命名概括,将事物的概括性名称与形象特征相联系,针对具体情景展开联想—幻想—想象,运用经验进行类比推理等内容。

第一,人的审美知觉发展一方面受到主体自身的主客观经验的上行性驱动与特征映射,另一方面也受到其自我意识与对象性意识的下行性驱动与策略引导。换言之,儿童的审美知觉建构,本质上属于对其特定时期的审美意识及审美经验的融通过程。当前两者与某种具体的审美表象发生耦合与匹配时,儿童才会进行符合性的价值体验,进而据此形成概念化的审美表象情景,也即实现了表象与知觉的等价转换。进而言之,因着概念化表象(简称概象)的生成,主体的想象与推理活动获得了更深广的思想轨道。

第二,以视觉艺术为例,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主要由点、线、面、体、光影、色彩、肌理等要素构成。它们分别体现了艺术家的空间审美价值观及其个性情感理想,从而有助于为观众的联想和创造性想象提供内驱力与空间牵引力,使人们借此获得审美感悟、认知发现和智性“奖赏”(即乐趣体验)。进而言之,视觉艺术造型语言需要获得意象、概象、表象层面的意义定位,要在历时空、共时空与超时空维度上获得价值映射功能,以便使有限的形式具备深广多元的全息象征品格。

可以认为,人的符号审美体验及形式经验内化过程,涉及主体对知识型审美景观的认知操作范式。所以,审美性的知识景观不仅成为人们认知与审美的妙象,而且能赋予知识以生命,赋予环境时空以灵机诗意,赋予受众以美感、智慧和人格力量。

总之,在创造与解读审美景观作品时,一是需要艺术家通过巧妙的视觉空间造型来隐喻某种新的客观规律,来象征某种深幽别致的主观情思与精神理念,从而有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沉思玩味能力,牵引人们的想象力和推理活动;二是需要鉴赏者深度激活自己的往昔经验与现有知识库存,驱动自己深入探索景观世界所隐含的文化奥妙,从中获得审美与心智的双重性全新发现。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智探胜和情感历险,方能催生观众源源不断而又耐久深刻的快乐感、解脱感、满足感和升华境界!

(二)对符号世界的二度审美创造方法

现代的审美教育贯穿了人文价值和个性价值的互补主线,经历了从审美启蒙、审美补缺和审美本体强化等逐步深入的演进过程(曾繁仁语)。可以说,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内向审美、本体认知与自我意识。

1.基于隐喻认知的拟人化

只有借助拟人化手段,我们才能使学习者由外在的对象化观照达到移情入性,使心灵进入内在化、本体性的自我观照状态,进而抵达超感性的世界。其间,艺术中的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已经转化为主体与意象的关系,两者完全融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难分,成为价值与命运的共同体,成为主体实现个性理想和精神价值的内在方式。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那种“从他物中反映自我”“从他物中享受自我”的拟人化品格。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答案是建构个性化审美的知觉图式。

2.图式化

王志平指出,心理图式的建构对人类视觉艺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影响:一是观众唯有借助知觉图式才能发现感觉表象的秩序与意义;二是艺术家唯有借助知觉图式才能将高度抽象的构思理念转化为受众可以理解的经验情景。

笔者认为,审美的知觉图式作为一种心理图式、认知表征体和元认知范式,具有主观性、互动性、解释性、超越性和象征性品格。审美的知觉图式之所以具有主观性,就在于罗杰斯所说的“心理现实”或知性意象作为个性主体的审美知觉图式的本体性参照系,发挥着对对象与自我之审美意义的独特诠释作用;个性主体的审美知觉图式之所以具有互动性,则是因为前面所说的审美间体居间使然,使得审美主体能够依托这个精神平台来与对象展开交互性的价值映射和吸收活动。

至于审美知觉图式的解释性功能,其原因在于审美主体需要对审美对象进行具身化价值体验和拟人化价值还原。审美知觉图式之所以具有相对超越性品格,那是因为主体在建构本体性和对象性知觉表象的过程中,同时在其中添加了自己的情感理想、人格意象和审美真理;审美知觉图式之所以具有象征性品格,主要是由于它既反映了审美对象的抽象特征,也体现了审美主体的抽象特征,既与主客体世界的感性价值相联系,也与主客体世界的理性价值相呼应,从而超越了形而下的现实时空和感性化的生命形态。

3.具身化

审美主体对符号世界的二度审美创造,需要依托其以往的本体经验;这些以往的本体经验是主体进行当前的审美感知与审美理解的内在基础。换言之,如果审美主体缺乏丰富生动和高度情感化的本体经验——它们作为主体建构自我价值的思想构件,那么当他面对全新的审美对象及其知性符号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将这些抽象的艺术符号还原为自己内心的生命形式,也就无法借此充实与提升自己的本体审美价值与认知能力了。

例如,审美主体由此发生的审美性的情绪体验和想象联想、情绪判断等知性创造活动,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这说明审美情感的产生以联想作为基础,而联想首先要求主体调动综合性、全息性和具身性的审美记忆与经验认知情景。为此,我们需要借助建构视觉表象来营造历时空体验场,借此激发观众对历史的具身移情体验和价值认同感。

可以说,创造视觉艺术景观空间的意义认知场,乃是艺术家为观众建构个性化的审美知觉图式而提供的客体价值参照系。其具体作用即在于借助建构符号表象来拓展共时空的认知场,引发观众的自由想象,创造虚拟的体验,把握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蕴。艺术家唯有通过塑造某种视觉空间形象,才能使观众在形象感知场中产生表象联想、概象类比和情景推理,进而获得共时空的意义认同,发现和品味其中的智性奥妙与生命情趣,最终激发并提升他们认知自身的活动,由此实现概象层面的精神充实和审美思维启迪。

由此可见,审美主体对符号世界的二度审美创造,有助于其延伸视觉艺术景观空间的价值辐射场:凭借眼前的表象时空而激发起心中的幽怀情思,依托情物而深入品味其中的奥义妙理,观者进而在意象时空整合过程中发现对象的哲理玄机和自我的精神真韵,由此实现视觉景观价值的内外辐射与感性理性世界的变革刷新,获得贴心的慰励与隽永的温馨诗意!

4.概象化

在审美活动中,诸如视觉风景之类的审美情景虽然是连通主体的感性世界的空间甬道,然而并不是唯一目的,所以在景观中必须含纳或设置一些能够使人的感性向知性和理性层面升进的动力符号。它们尤其应当体现情感体验和审美观照的标识性、引导性功能,应当发挥对认知、想象和判断活动进行牵引与提示的智性激发作用。

换言之,所谓的“能够使人的感性向知性和理性层面升进的动力符号”,其实涉及视觉事件与知识形态的解码还原图式。进而言之,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符号形式进行知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在具身转化的基础上将之重构为本体性的概象形式,以便借此表征其所创造的对象与自我的知性审美价值。以视觉景观的审美教育为例,它需要审美主体将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原则加以有机统一,使形式空间与文化时空相互耦合,把视觉事件与知识原理内在贯通,以便深入展示和传达感性世界背后的主客观规律、历史文化秩序和社会自然法则,从而使景观时空这个“第二自然”能够深刻昭示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和动力启示价值。简言之,用概象定格来析出共时空精华、辐射超时空气韵。

总之,表象活化过程是景观创作的生命线,也是艺术家转换价值时空并还原感性真理的关键门户。对于审美主体而言,上述认知序列正好呈现为逆向图式。即是说,审美主体需要基于自下而上的认知路径来对特定空间的审美对象做出感性化的文化阐释与具身化的价值表征。

三、审美教育促进人的符号情感生成与知性思维建构

美国艺术教育家里奇蒙深刻地指出,从本质上看,审美教育兼具情感教育、认知教育和技能教育等多元功能,并且集中体现了人类大脑心理发展的层级性秩序、动力性结构和思维资源要素的优化重组性逻辑特征。

(一)审美移情与符号情感

艺术美学家劳埃德认为,审美主体建构本体经验的本质动力在于审美移情,审美移情源于人的审美想象活动。进而言之,他需要借助审美想象来产生虚拟的经验,进而引发对虚拟情境的情感体验。因而,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向受众传导相关的认知方法。

1.从对象到自我的审美移情向度

美术教育家里奇蒙指出,审美教育的心脑效应在于,它能够促使主体借助审美移情形成全新的经验表象、情感体验和价值理念。

可以说,移情反应是人类在审美、伦理、科学、学习和爱情活动中的最重要的内在创造性行为。移情反应的心理机制在于:一是建构自我认知的情感表象,以此作为建构对象性的情感表象的内在参照系;二是借助自我表象的感性特征,从对象方面发现自我世界的意义特征;三是主体将对象的感性特征和运动方式加以内化、转化为主体内心的客体情感表象(即真正的移情对象、认知对象)和审美概象;四是主体在对象化体验过程中诉诸自己的理解与价值评价,即其认知坐标移位到对象方面,同时折射自己的概念时空、想象经验和推理规则,从而以对象为焦点形成自我—对象这个价值联袂体和命运共同体;五是基于意识性的情感体验,理想性的情感想象和前瞻性的情感评价,借助交互性的情感投射、意义发现和价值增益而形成完满的理想化与对象化之情感意象,借此返身建构主体的自我情感意象、内在享受及虚拟实现自己的情感价值。

2.从符号体验到概象认知

符号世界包括主体性、客体性和主客体综合性等多种类型。人对符号世界的价值体验,需要借助具身还原方式。经过感性具身认知,主体还需要将具身化的表象价值提升到概象时空的高阶层面,以便借此析出知性化的对象价值及自我意义。

可以认为,审美概象是一种双关性或偶联式的思维心理与情感形式,一方面,它具有对象化的经验性质与情感品格,可以进入体验、审美与想象的对象化认知天地;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本体性的知识特征与逻辑品格,可以进入反思、推理与思辨的自我认知天地。这样,人便可借助审美移情体验来建构自己的符号性情感世界,并于其中展开对本体知识的经验解码、具象体验、逻辑贯通和认知想象,进而据此建构自我意识、形成理性化的自我情感—思维—意念—行为。

(二)本体审美想象与本体知性思维

艺术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指出:“想象是事实体验与概念判断的巧妙贯通,并导向新经验与新概念的奇妙契通境遇—直觉灵感—且伴有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施乃德曼则说:“美的事物并不只影响我们的感觉,而是主要影响纯属思维的器官—尤其是我们的想象力。”若没有审美教育,人类的多半智能将会被埋没,个体因而会变成一个智能不健全的人。

第一,审美想象的本体坐标及其个性价值。一般所说的审美想象,大都是指人的对象性想象,很少涉及人对自我的本体性情感想象、身体想象、动作想象等内容。然而笔者认为,本体性审美想象乃是主体审美移情的根本目的,也是审美主体提升自我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可以说,正是在本体性想象的世界中,主体才能与内心的镜像自我进行深广自由的交互式价值投射和无限颖妙的意义映射。其间,主体的移情达到高峰状态,主体的直觉判断导致对自我世界、间体世界、艺术世界和自然现象界的全新的诗意理解与全息完形的价值认同,由此引发了主体的彻然快乐和满足感。这是主体生成美感的本体价值源泉和内在实现自我的心理机关。

第二,所谓的本体性知性思维,是指主体在接受了符号文化的启示之后,可以借助知性体验来具身还原并有机内化古今中外的所有间接经验,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价值内容,分享前人和他人的丰富经验与心智方法,充实指向自我的概念世界,发现与概括自我的知性价值,提升认知自我概象的能力,等等。其原因在于,概象思维的形成,导致人类的认知能力发生了划时代的首次飞跃,即能够借助概念形式来整理主客观世界,进而形成对内外时空之运动规则和局部规律的深刻认识,继而将之转化为自己的知性思维能力。

进而言之,人的本体知性思维不但依据主体自身的直接经验和个性化情感来发轫,而且还需要借助他人的经验、情感及其物化形式(体象与言语文字等符号性表象);更重要的是,主体还能够借助镜像时空来转化自己的客观思维能质,借此不断充实与完善自己的本体认知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