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体智慧的审美生成

本体智慧的审美生成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需要指出,人的本体智慧建构还需要主体动用自己的一系列认知资源及其心理表征体与神经对映体,诸如元认知系统、自我参照系和镜像神经系统等等。其根本原因在于,审美认知有助于改善与提高人的元认知能力。
本体智慧的审美生成_心脑奥秘

众所周知,知识是智慧形成的必要基础。然而,对于诸如“知识如何转化为(人的主体性)能力及智慧”这样的问题,当代的教育却无法回答之。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教育仅仅作用于人的客观知识,无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本体知识,更无助于他们发展自我认知能力和提升本体智慧。因此,我们需要优先实施审美教育,以便借此改造与重建当代教育的价值目标。

具体而言,“人格智慧”或本体智慧主要是指人们认知自我世界、管理自我情感思维与行为、创造自我价值和实现自我意义的高阶能力。它借此有别于我们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时所动用的“客观智慧”“物性智慧”或对象性智慧。

进而言之,本体智慧需要主体借助审美活动而逐步形成,其间需要主体将客观经验转化为主观经验,将客体工作记忆转化为本体工作记忆,将客体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本体知识;进而依托本体知识建构自己的本体意识、本体理性和本体智慧。同时需要指出,人的本体智慧建构还需要主体动用自己的一系列认知资源及其心理表征体与神经对映体,诸如元认知系统、自我参照系和镜像神经系统等等。

一、审美工作记忆:从对象到本体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建构自己的本体审美意识的首要过程涉及感性具身机制及大脑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主体建构自己的本体审美意识的第二个过程涉及审美的知性具身图式,需要主体动用自己的情感记忆、自传体记忆和本体工作记忆等多种高阶认知信息,以便借此形成共时空、形而中和概象化的知觉图式;主体建构自己的本体审美意识的第三个过程涉及审美的理性具身机制,其间需要依托主体大脑前额叶的背外侧正中区、腹内侧正中区和眶额皮层区的互动互补与协同反应,并以涌现“间体世界”和“镜像时空”作为心理操作的表征方式。后者需要主体借助元认知系统、自我参照系和艺术工作记忆等系列认知操作性程序来实施之。

(一)本体工作记忆

为了借助元认知系统实现对自我情知意活动的认知、体验、调节和完善目的,学习主体需要动用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主要是指人们为了解决某种内在或外在问题,或实现某种思想目的的过程中,从自己大脑中现有的信息库中选择性提取的与上述目标密切相关的理念性、策略性、概念性、情绪性、程序性、情景性、身体性知识。其中,来自元认知系统的元调节网络,具体负责提供相关的理念性知识,借此来引导与调试个体的工作记忆活动。

在这方面,笔者建立的“本体工作记忆系统”(其中包括身体工作记忆、情绪工作记忆、思维工作记忆、审美工作记忆、书写动作工作记忆、言语动作工作记忆等重要内容),对于主体建构自己的本体知识、发展本体能力、创新本体价值、完善本体智慧、体验本体幸福等内部实践活动来说,都具有根本性的支撑意义。

例如,人的本体经验催生并不断丰富着主体的自我表象系统。该系统不但能够保存人的多种本体感觉信息,如自然视觉、文字视觉、图形视觉、对象性与本体性言语听觉、对象性与本体性音乐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运动觉、书写感觉、手譬演奏感觉等,还能将主体所感知的对象化的客观情景转化为自己的本体感觉状态,因而成为表征个性主体之独特的经验世界与感性特征的心理形式。这些信息的内化过程需要主体动用元体验和元记忆,还需要主体运用具身化方式来建构自我。

同时需要指出,人的元认知能力的发展需要学习者依托自己的“本体工作记忆”“本体知识”系统和“自我参照系”坐标。唯有人们形成了认知自己的能力并获得了对自己的情知意的内在操控能力之后,他方能将之转化为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智慧。也即是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后,需要仰仗自己在学校所修炼的个性化的本体智慧,据此安身立命、成人立业,据此观照外部世界,设计创新蓝图,实践创新理念,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

(二)本体审美工作记忆

艺术与审美活动不但能够促使主体创造新经验、激发新情感,还能促使人们将创造性的想象产物(新观念)付诸实践,尤其是艺术体验所能达到的境界,乃是其他研究领域及其实践所无法企及的。

其根本原因在于,审美认知有助于改善与提高人的元认知能力。其中,人的元认知审美记忆涉及审美价值的自我审美表象化表征,元认知审美体验涉及审美价值的自我概象化表征及本体审美思维的镜像预演,元认知审美监控涉及审美价值的自我意象化表征及转化为身体意象的操作图式。

进而言之,审美主体对客观信息的审美转化,对本体经验—本体知识—本体意识的审美建构,对自己的情知意的审美管理与调控,对自己的身体行为的意象性审美设计与程序性审美操作等系列活动,既需要遵从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元认知记忆和工作记忆等多种基本规则,也需要借助本体审美工作记忆的方式加以体现,还需要借助前额叶所体现的理性思维功能来对之进行高度简并和形式化表征。

一般来说,主体的本体审美工作记忆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审美身体工作记忆、审美情绪工作记忆、审美思维工作记忆、审美动作工作记忆、审美表达工作记忆等等。

本体审美工作记忆的形成过程包括下列的多层级环节:

一是主体需要将对象性审美经验(借助自己的“感觉—运动系统”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和“神经—肌肉”装置)转化为本体审美经验(包括审美体象记忆、审美动作记忆、审美本体空间记忆、审美本体时间记忆、审美有关审美视听觉经验—味觉经验—触觉经验等的本体性记忆、审美情感记忆等)。它们属于陈述性记忆。

二是主体还需要将抽象的审美符号形式及相关的间接性知觉经验(通过自己大脑的沃尼克区)转化为自己的本体性审美符号记忆、自我概象记忆、象征性情感记忆和本体审美想象性记忆等。它们主要属于程序性工作记忆之列。主体借此得以实现对对象与自我的符号体验与意义理解,进而借助布罗卡区将自己的知觉图式转化为规范性和通约性的符号表达图式(诸如符合词法—句法—语法规则的言语图式,符合字法—章法—修辞文法的写作图式,符合和声—对位—转调—配器法则的作曲图式与声乐、器乐表演图式,符合点线面体—色彩—肌理—体量—光影造型法则的美术表达图式,等等)。

三是主体还需要将内在形成的审美意象逐步转化为可操作的身体意象、身体概象、身体表象、本体符号表象和客体符号表象—客体物化表象,其间衍生了主体相关的本体审美工作记忆产物:审美身体工作记忆、审美情绪工作记忆、审美思维工作记忆、审美表达工作记忆等。

(三)本体审美知识

人的本体知识可包括本体道德性知识、本体科学性知识、本体审美性知识、本体社会性知识、本体宗教性知识、本体生产性知识、本体生活性知识等诸多内容。其中,本体性审美知识的文化构成涉及下列基本内容:

第一,感性化的本体艺术知识。它主要指主体转化为自我感性认识或经验性知识的艺术文化。其包括与艺术活动有关的自传体记忆、情感经验、自我形象、艺术经验、科学经验、宗教经验、道德经验、游戏经验、自我对话经验、自我幻想、身体经验等等。其生成方式主要以本体联想、幻想为主,主体借此创造了虚拟而真如的自我新经验与新情感。

第二,知性化的本体艺术知识。它主要指主体转化为自我知性、自我符号性知识的艺术概念。有关艺术形式、艺术经验、艺术法则、艺术价值、艺术特征、艺术现象、艺术作品、艺术家的概念性知识;有关自我艺术特性的个性化知识,譬如自我的艺术分析方式、艺术判断标准、艺术评价尺度、艺术推理模式、艺术主题定位坐标、艺术价值阐释路径、艺术想象方式、艺术情感特征等。其生成方式主要以人的本体性想象、符号性推理、假想性情境为主,主体借此创造了合情合理的自我新概念与新规则。

第三,理性化的本体艺术知识。它主要指主体据以完善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和表征自我本质的的审美理性认识或艺术理念性知识。它具体包括主体的自我审美意识、本体情感理想、艺术认知策略、审美人格框架、艺术价值观、审美行为图式与艺术体用方式等内容;其生成方式主要以人的本体性审美意识体验、理念性艺术具身化转换、理想化审美情境与主客观规律的完形耦合及感性嬗变为主。可见,主体唯有借助理性化的自我艺术知识方能创造个性化的自我审美意识系统,进而以此解释自我的历史、调节自我的现实图式、设计预测自我的未来进路。

(四)审美工作记忆:审美价值得以外化的生命载体

如果我们结合当代以人为本的启发式—探究式—发现式—创造参与式的教育新理念来审视国内外大中小学的审美教育,就会发现:现行的审美教育过度强调对艺术知识的机械灌输和对艺术技能的刻板训练,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的艺术经验的创新塑造和对其艺术情感的内在激发、移情体验和激情想象之科学引导,从而致使艺术学习成为枯燥乏味、最缺少创造性和最僵硬凝固的个性心灵异化乃至退化的过程。这样的审美教育根本无助于促进青少年的情知意发展,无法提升他们在思想观念和人格行为方面的创新能力。

因而我们需要遵循审美教育的科学原理,深入实施审美教育的理念更新、内容刷新和方法创新工场,以便切实提高审美教育的人性效能及社会效益。具体而言,审美元认知和审美工作记忆便是我们需要首先加以关注及体用的知识创新点。这是因为,人主要通过审美元记忆、审美元体验和审美元调节审美元认知的三大方式来调控主体自身的情知体意行等系列活动,其中审美的元记忆系统能够为主体的艺术工作记忆提供基本策略,元体验系统为主体的艺术工作记忆提供价值内容,元认知系统为主体的艺术工作记忆提供“调节阀门”。

1.审美本体工作记忆的基本构成

在审美学习过程中,主体将外源信息转化为内源信息之后,还需要借助内源信息来建构自己的个性化知识体系。具体而言,本体工作记忆的形成需要依托主体的自传体记忆、程序性记忆、情景性记忆和元记忆等系列基础性内源信息;继而,主体借助本体工作记忆来建构自己的本体知识、自我意识、情感意象、身体意象、思维意象和行为意象。人脑生成了内源信息之后,再次动用所谓的“认知三元增益环”[即由杏仁核、海马和前额叶新皮层所构成的“知识发生器”(网络)],借此操作与更新自己的本体工作记忆系统,以期对内源信息进行共时空的整合增益与超时空的嬗变翻新。

总体来说,人的审美本体工作记忆可划分为以下不同类型的基本结构:

一是审美客观工作记忆与审美主观工作记忆。审美客观工作记忆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审美记忆,上述的三种工作记忆实际上可划入客体工作记忆范畴。比如有关音乐的客观工作记忆可涉及音高节奏旋律节拍这类的记忆。人的认知建构,本质上不是对外源知识的机械式复制,而是对其进行个性化模式的泛脑再组织和信息更新过程。审美主观工作记忆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内化过程中,动用以前的记忆(自传体记忆)以及情感评价内容(涉及前额叶腹内测、背外侧正中区及扣带回前部)等内源性信息,运用具身方式转化审美的客观工作记忆而形成的新的感性主体内容。音乐的主观工作记忆涉及谐和音不谐和音的处理,和声对位的构成方法及引发的情感性内容。笔者在此论及的工作记忆正是主观工作记忆。

二是本体目标工作记忆、本体目录工作记忆、本体执行工作记忆。本体目标工作记忆是审美主体形成审美意向、审美理想、审美价值等认知目标的心理载体,因为任何审美信息的加工都离不开主体对目标的指导和对加工计划的监督,目标和监督是工作记忆的重要成分。本体目标工作记忆位于前额叶相关皮层,自上而下地指导和监督大脑其他部位的信息加工。可以说,它是主体的动机理念、情感理想、精神信仰、道德理想、审美理想和人生目标的动态性操作性体现方式之一。本体目录工作记忆是指人脑在本体目标工作记忆的引导下,自上而下地分别检索自我的视觉性、听觉性、动觉性等本体性质的具身经验,它们分别位于联合皮层、感觉皮层、杏仁核、海马和小脑等部位。进而言之,本体目录工作记忆体现了主体对内在审美认知资源的深度提炼、系统重构和高阶表征方式。

至于本体执行工作记忆,主要有两种操作:内向操作和外向操作。前者主要是指被加工的本体信息直接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分别存储在本体目录工作各级中),而后者则主要是指主体将本体记忆形态的审美价值通过前运动区逐步加以本体性知觉记忆转化、本体性感觉记忆转化和对象性感觉情景的转化,最终引起主体身体与行为的审美变化,进而对环境施加审美的感性影响。脑的执行区工作记忆系统既要加工来自瞬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已有的知识(包括符号、表象、概念和规则等),以达到理解当前信息的目的。可以说,执行工作记忆体现了主体的行为意识。

2.审美本体工作记忆的体用方式

在审美过程中,主体运用审美本体工作记忆的主要方式是“情感管理”“认知管理”和“身体(意象)管理”,其间人的大脑的前运动区和语言中枢在人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知识预演—能力操练”之价值实践的重要功能。前者是人的身体行为的功能表征体,后者是人的符号行为的功能表征体。它们一方面要接受前额叶(腹内侧正中区)的情感意象驱动和(背外侧正中区)的认知意象调控(目标、策略和图式引导),另一方面还基于前脑的工作记忆而选择性地接受三大感觉皮层的表象资源和联合皮层的知觉范式,以此作为实施“知识预演—能力操练”活动的基本构件。

因此,大学生及研究生都需要掌握“情感管理”原则和“认知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或方法论主要涉及学习者对知识(包括科学、艺术、伦理、社会、自然、生命等多元内容)和行为的情感分配、认知分配及思想加工图式。具体而言,学生只有通过深入学习“认知管理”和“情感管理”的科学方法,方能提升对自我(包括情感特征和思维方式等)的认知水平。而认知自我不但是认知对象世界的内在参照系,更乃是实现自我之能力与价值的思想基础;认知自我又需要基于人对自己的具身体验、情感理想和认知理想等感性内容与理性预设。

3.艺术工作记忆与元认知

审美工作记忆包括艺术工作记忆、文学工作记忆、自然景观工作记忆、生命情景工作记忆等系列内容,其中艺术工作记忆是指个性主体(通常是艺术家、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专业素质的艺术爱好者以及研究者等,后者包括美学家、艺术教师、艺术心理学家等)所形成的有关艺术文化的重要经验、常用信息、核心知识、操作规则、思想理论、审美观念等方面的长时记忆。根据其知觉属性,可分为视觉艺术工作记忆、听觉艺术工作记忆、体觉艺术工作记忆等,体觉艺术包括舞蹈、戏曲、影视艺术,花样滑冰、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根据其操作属性,则可分为创作(艺术)工作记忆、表演(艺术)工作记忆、鉴赏(艺术)工作记忆、(艺术)教学工作记忆、(艺术)研究工作记忆等类型。

简言之,艺术工作记忆主要用来指称主体对艺术信息的暂时性的提取与使用情形。它在人的许多复杂的艺术活动、审美活动及行为实践当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譬如艺术学习、审美理解、艺术表演、艺术创作、艺术教学、艺术鉴赏,基于审美情景的想象活动、文学写作、自我审美,往事回忆、憧憬未来等等。

进而言之,艺术工作记忆包括艺术目标工作记忆、艺术资源工作记忆和艺术表达工作记忆,还可以将其划分为艺术本体工作记忆、艺术客体工作记忆、艺术情感工作记忆、艺术思维工作记忆、艺术表达工作记忆。依笔者来看,艺术工作记忆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艺术目标工作记忆、艺术资源工作记忆和艺术执行工作记忆三大部分。其中,艺术目标工作记忆是指人对艺术活动所持有的价值理想、认知目标和最终结果的理念识记;艺术资源工作记忆则是指人脑在目标工作记忆的引导下,自上而下地分别检索视觉性、听觉性、动觉性等性质的具体的艺术记忆经验,它们位于联合皮层、感觉皮层、杏仁核、海马和小脑等部位;艺术执行工作记忆主要指两种操作:内向操作与外向操作,前者呈现为虚拟的演唱、演奏、谱曲、写作、绘画、跳舞和情景美化等情形,后者呈现为主体真实的演唱、演奏、谱曲、绘画、和身体律动等艺术表达状态。两者以前运动区为界。

在此需要指出,由于人在形成艺术工作记忆时以自己的自传体记忆为参照系,进而又将之归入其中,以便使之成为充实个性主体的本体记忆和表征自己的独特知识与能力的一种信息标记,所以主体首先需要借助自传体记忆来建构自己的艺术工作记忆系统。

换言之,艺术目标工作记忆一是指人对艺术对象所蕴含的思想主题、审美价值、情感理想的记忆呈现,二是指主体对自己的认知目标、表演曲目等本体性内容的记忆呈现。艺术资源工作记忆则是指人脑在目标工作记忆的引导下,自上而下地分别检索视觉性、听觉性、动觉性等性质的具体的艺术经验,它们位于联合皮层、感觉皮层、杏仁核、海马和小脑等部位。

艺术表达工作记忆,主要是指主体对艺术内容的表达方式和操作规范等程序性记忆的提取与使用情形,具体包括两种操作:内向操作与外向操作。前者呈现为虚拟的演唱、演奏、谱曲,构思美术作品,设计舞蹈—映射—戏曲动作及情景美化等方式;后者呈现为真实的演唱、演奏、谱曲、绘画、雕塑、设计、书法创作和身体律动状态等。两者以前运动区为界。

需要指出,笔者所说的艺术工作记忆,主要是用来概括人在所有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认知活动中所动用的本体性与客体性的核心经验、核心知识及核心操作程序等系列内容。而在现实的艺术活动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乃是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类型的艺术工作记忆,譬如音乐工作记忆、美术工作记忆、舞蹈工作记忆、体操工作记忆、影视工作记忆、戏曲工作记忆等等。

例如,音乐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在执行具体的音乐活动时所动用的有关作品内容及表演操作程序的相关记忆,譬如某一首作品的某个乐句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乐谱结构、旋律轮廓、抒情韵味、三连音、指法、踏板技术等等。

再以身体艺术的动作造型创新为例,分析艺术工作记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女运动员何雯娜夺得女子蹦床冠军,成为获得奥运蹦床金牌的中国首位女运动员。何雯娜在谈到自己的训练与表演体会时曾经透露了自己的一个“秘密武器”:她在进行蹦床艺术的第三个动作时,就已经在内心重温或预演第七套动作了。

可以说,这种超前性的审美体象预演包括体象造型、动作表达、力量控制、时空连贯等系列内容,生动体现了她对艺术工作记忆之三大环节的精细加工、反复预演、精确调控和精准表达能力。正是依靠自己对艺术操作图式的精心设计、内在练习、虚拟充实、身心强化等充满美感的意象演练和艰苦乏味的科学训练,她才得以最终打破了多年以来屈居“千年第二”的自我极限,成功摘取了世界第一的奥运金牌!

二、本体审美理念的形成机制

审美主体建构自己的本体审美理念的心理机制在于,主体经由感觉皮层的表象化本体体验、知觉皮层的概象化本体体验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理念化本体体验,逐步形成了指向自我(情知意体行)的实体经验、虚拟经验和理想化经验,渐次生成了自我审美意象、本体审美理念、自我审美意识,进而将之进行具身预演和意象映射,再次孕生了对象化情感、符号性情感和意向性情感。审美主体借此获得了对审美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形象认知、规则认知和规律认知,并最终于内心创制出有关自我行为和艺术造型的意象图式——它们与主体的本体性审美意象、人格意象和身体意象相互融通、内外呼应。

(一)人脑发育的机能敏感期

人的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3岁之前体现了具象思维的特点,即依据直观感觉和动作对象来对具体的某个事物进行命名与指称,但同时缺乏整合性与转换性;二是在3—5岁阶段,随着经验和言语的扩展,儿童开始形成再造想象能力,但是带有零散稀松和情绪化的特点,缺少目的性与合理性;三是在6—14岁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表现为兴趣的分化与深化、内部语言及概念系统形成、从实然判断向概然判断(指对可能性的判断)过渡、从直观推理向抽象推理迁移、创造性想象增多。

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即在于大脑发育过程中所具有的机能敏感期标志。

一是个体发育的“环境敏感期”“容积敏感期”“经验敏感期”和“符号敏感期”等最佳塑造期(3—15岁阶段),乃是主体接受感性塑造和知性建构的关键时期。此后,人的心理结构和功能趋于成熟,在24—38岁阶段形成了理性意识的基本框架,可以运用意象思维来创造新的文化事物;而人格的定型与成熟,则要在30岁之后逐渐厚积薄发,并向深度、广度与强度之协调水平方面扩展。

二是大脑发育的机能敏感期还包括“想象敏感期”“逻辑敏感期”和“人格敏感期”等高阶内容。具体来说,在15—25岁阶段,人的想象性思维能力达到高峰,开始形成个性化的认知策略与行为规划,对主观世界的活动规则或局部规律形成了初步的知识,对客观世界的中阶规律形成了初步的理性认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和理想目标。个体在26—37岁阶段,初步完成了对主客观世界之规律的知识表征,理性意识初步形成,艺术、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创造力进入高峰时期,人格特征基本廓出;38—55岁以后,人的思想创造进入高峰期,人格结构持续深化与扩展,理智感与道德感臻于完善,实现了主观真理意识与客观规律意识的高度整合,形成了内在统一的人格意识和内外贯通耦合的理性精神。

(二)自我审美意识发生的心理契机

人脑发育的机能敏感期同心理发展的契机又有什么联系呢?

鉴于以上粗略分析,可以认为,人脑发育具有三大机能敏感期:一是3—5岁时期的初级感觉皮层之结构重塑与功能精细分化,人脑在这个时期对外部的感觉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巨大的统摄性;二是13—18岁时期的次级感觉皮层分化和联合皮层之结构重塑与功能整合,人脑在这个时期对符号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巨大的统摄性;三是24—35岁时期,人的前额叶新皮层经历了显著性的结构扩展与功能强化,即前额叶不但接收感觉联合区的信息,而且还向后者发送特定的理念。此时,其心理系统对理性文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巨大的统摄性,同时对主体自身的感觉和知觉活动也能够发挥更有力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得主体的情知意获得全面发展。

与之相对的是,其自我审美感觉能力的发展契机就在3—5岁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应当努力开发儿童的多元经验和兴趣潜能,为个体其后的认知发展和人格意识发展奠定基本的表象框架;其自我审美知觉能力的发展契机就在13—18岁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应当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与符号体验能力,从而有力促进他们对审美概念与感性表象的深广耦合,推动主体的本体知识建构和审美思维发展。进而言之,个性主体的本体审美意识的发生契机,则是在24—35岁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应当努力引导青年学生发展他们的意象创造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意识体验能力,即定向促进主体对主客观世界之规律性知识的内化、转化与个性整合,以此建构主体的人格体系和理念意识系统,引发个体高水平的价值创造行为。

事实上,人的“情商”也在30岁之后才达到峰值。这提示说明:情感体验、美感诗意、道德感情操、理智感意识,对于直觉灵感之的催化和人格行为之定向强化等高峰活动,均具有决定性的动力作用和情知意“活化”“优化”之价值效应。

(三)本体审美理念的发生机制

本体审美理念的发生过程在于,一是感性自我的审美表象形成;二是知性自我的审美概象建构;三是理性自我的审美意象廓出。其中,理性化的本体审美意象能够体现个性主体的情感审美价值、本体审美想象能力、自我审美规律与本体审美创造能力;它涉及个性主体对自我的审美价值与能力期待,对自我情感—身体—思维—意识的审美体验,对自我理想与人格行为的审美建设观念,对自己的亲情、爱情、友情、童年、婚姻、家庭、职业、知识结构、身体与形象的审美意义阐释及审美预期。

建构本体审美理念所需的心理资源,可包括有关自我审美、自我认知和调节自我行为的这三种本体性知识,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形成的元知识、自我知识以及客体知识等个性化综合体,旨在为审美主体建构自我意识、提升自我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奠定认知基础。可以说,上述的两种本体知识主要是个性主体用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一种个性化的心智资源和思想创新基础。本体知识的基本构成包括以下几方面:本体性经验知识、本体性概念知识、本体性情感知识、本体性思维知识、本体性身体知识与技能知识、本体性策略知识、本体性理念知识。

进而言之,本体知识是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特征与认知能力的独特表征方式。它深刻体现了个性主体对公共知识的内化、重组与转化方式,进而成为支撑个性主体建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格智慧基础。主体唯有借助具身认知方式才能真正内化外源知识,进而建构自己的本体知识、形成本体理念、输出思想成果和行为图式。

进而言之,主体唯有在形成了自己的本体审美意识之后,方能基于自己的“自我审美参照系”来建构自己的客体审美知识系统、客体审美想象范式、客体审美价值理念。换言之,人的本体审美意识的对象性认知效能在于,它有助于个性主体借助深广的“三位一体”本体体验(情感—认知—意识)来增强自身的对象性情感旨趣、感性观察力、价值体验能力、时空想象力、工作记忆力和意象建构能力,进而促使主体将由微观到宏观的“三位一体”主观世界认知方式(表象—概象—意象)逐步转化为认知对象世界的“感性—知性—理性能力”,并使之得到全息认知与优化重建,最大限度地集成整合主体的所有表象资源和符号概念资源,高效重组匹配并催化释放主体的情知意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