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服装中常见的有害物质
1.甲醛
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服装中的甲醛主要来源于纺织印染助剂,它能与纤维素羟基结合,以提高印染助剂在织物上的耐久性,起固色、耐久、粘合等作用。甲醛对人体(或生物)细胞的原生质有害,它可与人体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内部结构并使之凝固,从而具有杀伤力,一般利用甲醛这一特性来杀菌防腐。甲醛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与手指接触后手指皮肤变皱,汗液分泌减少,手指甲软化、变脆;长期接触甲醛气体,可引起头痛、软弱无力、感觉障碍、排汗不规则、体温变化、脉搏加快、皮炎、湿疹、红肿胀痛等,亦可诱发癌症等其他疾病。
我国于2003年发布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对纺织品中甲醛的含量进行了限定:婴幼儿用品不超过20毫克/千克;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不超过75毫克/千克;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不超过300毫克/千克。
生活小贴士
甲醛主要来源于廉价的染料和助剂,因此尽量不要购买进行过抗皱处理的服装;尽量选择小图案的衣服,而且图案上的印花不要很硬;不要购买漂白过的服装。为婴幼儿购买服装最好选择浅色的,深色的服装经孩子穿着摩擦,易使染料脱落渗入皮肤,对儿童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一些婴幼儿爱咬嚼衣服,染料及化学助剂会因此进入体内,损伤身体。
甲醛易溶于水,服装买回家后最好先用清水进行充分漂洗后再穿,这样服装中的甲醛含量将大大降低。
2.致癌偶氮染料
需要检测偶氮染料含量的产品有:
①服装、被褥、毛巾、假发、假眉毛、帽子、尿布以及其他的清洁卫生用品、睡袋;
②鞋、手套、手表带、手提袋、钱包、公文包、椅子套;
③纺织或皮革的服装和玩具、带有纺织或皮革的服装和玩具、合成染料、有机化合物染料;
④消费者最终使用的织物和纱线。
偶氮染料是指含有偶氮基(—N=N—)的染料。这是应用品种最多的一类合成染料,包括酸性、碱性、酸性媒介、阳离子、活性和分散染料等,可用于各种纤维染色和印花。长期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偶氮染料染色的纺织品与人体长期接触,与人体中正常代谢所释放的物质(如汗液)混在一起,经还原会释放出20多种致癌芳香胺类,可形成致癌芳香胺中间体,其危害性大于甲醛。如果长期穿着含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衣物,会导致头疼、恶心、失眠、呕吐、咳嗽,甚至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癌等恶性疾病。这种染料在人的身体上驻留的时间很长,就如同在人的皮肤上的膏药,通过汗液和体温的作用引起病变。医学实验表明,这种作用甚至比通过饮食引起的作用还快。
生活信息箱
我国出口服装被退回的“罪魁祸首”——偶氮染料
许多出口转内销的服装用料讲究,做工精细。但是,这些色彩绚丽、款式新颖的服装被退回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致癌偶氮染料。出口西欧等地的服装必须接受禁用染料的检测,凡是服装偶氮染料含量超标的,就会被认为对人体有害,将不允许进入市场。而在我国行销的服装却不需要接受类似的检测。因此有关专家已经在呼吁有关部门尽早建立起相关的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3.残留的重金属
使用金属络合染料是纺织品中重金属的重要来源。而天然植物纤维在生长加工过程中亦可能从土壤或空气中吸收重金属。此外,在染料加工和纺织品印染加工过程中也可能带入一部分重金属。重金属对人体的累积毒性是相当严重的。重金属一旦为人体所吸收,则可能会累积于肝、骨骼、肾、心及脑中,当受影响的器官中重金属积累到某一程度时,便会对健康造成无法逆转的巨大损害。这种情况对儿童更为严重,因为儿童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远高于成人。
棉花、麻类这些天然植物纤维一般是从自然界引入重金属的,锑、砷、镉、钴、铜、镍、铅、汞、六价铬这些重金属元素通过自然中的水、土壤、空气迁移,生长过程以及人为因素(如喷洒农药常含汞、砷、铜等)而污染天然纤维;羊毛、兔毛等动物纤维及其他化学纤维等一般是在纺纱、染色、印花、整理等过程中引入重金属元素,如纺纱设备摩擦、染料中金属络合物、含铜染料助剂、含锑的阻燃整理剂等。
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但是占绝大多数的是第一类元素,即碳、氢、氧、氮、磷、钙等元素,占95%;还有一小部分是第二类元素,也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镉、钴、铬、镍、氟、碘、硒、钒、钼、锶、锡等,这些元素在人体内很少但可以起到调节生理功能、参与人体活动和新陈代谢的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而第三类元素则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如铊、锑、砷、铅、汞、六价铬等,这类元素不仅不能参与正常生命活动,而且还会破坏正常的生命活动,对人体造成威胁。
目前,国际知名生态安全规范“Oeko-Tex100”对纺织品中锑、砷、镉、钴、铬、铜、镍、铅、汞、六价铬这十种重金属元素加以限制。目前,检测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
4.五氯苯酚(PCP)防腐剂
五氯苯酚其实是一种防腐剂。它可用于棉纤维和羊毛的储运,又可用于印花浆增稠剂,在某些分散剂、杀虫剂中也有该物质。五氯苯酚具有生物毒性,可造成动物畸胎和致癌。纺织品漂洗时使用五氯苯酚排出的废水会污染环境。德国法律规定禁止生产和使用五氯苯酚,服装和皮革制品中该物质的限量为5×10-6;有的国家要求该物质的检出率为0。
5.农药
农药和五氯苯酚一样具有相当的生物毒性,而且其自然降解过程十分缓慢,通过皮肤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