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7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及其化学式的确定
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配合物的形成对三价钴的稳定性的影响;掌握沉淀滴定法(莫尔法)测定氯离子含量的操作。
实验原理
在通常情况下,二价钴盐较三价钴盐稳定得多,而在它们的配合物状态下却相反,三价钴反而比二价钴稳定。通常采用空气或过氧化氢氧化二价钴的配合物的方法,来制备三价钴的配合物。
氯化钴(Ⅲ)的氨合物有许多种,主要有三氯化六氨合钴(Ⅲ)[Co(NH3)6]Cl3(橙黄色晶体)、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Ⅲ)[Co(NH3)5H2O]Cl3(砖红色晶体)、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Co(NH3)5Cl]Cl2(紫红色晶体)等,它们的制备条件各不相同。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条件是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过氧化氢氧化有氨及氯化铵存在的氯化钴(Ⅱ)溶液。反应式为:
实验用品
仪器 锥形瓶;三口烧瓶;布氏漏斗;抽滤瓶;水循环真空泵;滴定管;氨的测定装置。
试剂 CoCl2·6H2O(s);NH4Cl(s);活性炭;NH3·H2O(浓);KI(s);H2O2 (6%);HCl(6mol·L-1,浓);HCl标准溶液(0.5mol·L-1);NaOH标准溶液(0.5 mol·L-1,10%);Na2S2O3标准溶液(0.1mol·L-1);AgNO3标准溶液(0.1mol· L-1);淀粉溶液(0.1%);K2CrO4(5%)等。
实验步骤
1.[Co(NH3)6]Cl3的制备
将4.5g研细的氯化钴CoCl2·6H2O和3g NH4Cl溶于10mL水中,加热溶解后倾入一盛有0.3g活性炭的100mL锥形瓶中。冷却后,加入10mL浓氨水,进一步冷却至10℃以下,缓慢滴加10mL 6%H2O2溶液,同时搅拌。水浴加热至60℃,保温20min。以流水冷却后再以冰水浴冷却至0℃左右。减压过滤,将沉淀溶于含有1.5mL浓盐酸的40mL沸水中。趁热减压过滤,慢慢加入8mL浓盐酸于滤液中,即有橙黄色晶体析出,冰水浴冷却。减压过滤,晶体用少量冷的稀盐酸洗涤。将产品在105℃烘干2h。
2.[Co(NH3)6]Cl3组成的测定
(1)氨的测定。精确称取0.2g左右的产品,加80mL水溶解,注入图5-3所示的盛样品液的三口烧瓶中,然后逐滴加入10mL 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溶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30.00mL 0.5mol·L-1 HCl标准溶液吸收。蒸馏40~60min。取下接收瓶,加2滴0.1%甲基红指示剂,用0.5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计算氨的含量。
(2)钴的测定。精确称取0.2g左右的产品,加20mL水溶解。加入10mL 10%NaOH溶液,加热,将氨全部赶走后,冷却。也可取上面氨的测定中已赶走氨的样品液。加入1g碘化钾固体和10mL 6mol·L-1 HCl溶液,于暗处放置5min左右。用0.1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浅黄色,加入5mL新配的0.1%淀粉溶液,再滴至蓝色消失。计算钴的含量。
(3)氯的测定。准确称取产品两份(自己计算所需的量),分别加入25mL水溶解。加入1mL 5%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0.1mol·L-1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淡红色不再消失为终点。计算氯的含量。
图5-3 氨的测定装置
1、2—水;3—10%NaOH溶液;4—样品液;5—0.5mol·L-1 HCl溶液;6—冰盐水
由以上测定氨、钴和氯的结果,写出产品的化学式。
思考题
(1)在制备[Co(NH3)6]Cl3过程中,NH4Cl、活性炭和H2O2各起什么作用?
(2)在制备[Co(NH3)6]Cl3过程中,为什么在溶液中加了H2O2后要在60℃恒温一段时间?为什么要在滤液中加入浓盐酸?
(3)测定钴含量时,样品液中加入10%NaOH溶液,加热后出现棕黑色沉淀,它是什么化合物?加入KI和6mol·L-1 HCl溶液后,为什么要在暗处放置?放置5min左右后,沉淀溶解,生成的是什么化合物?
(4)氯的测定原理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