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求解三体问题
随着启蒙运动的逐渐深入,以及微积分体系的不断完善,牛顿的科学体系开始在欧洲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百科全书副主编达朗贝尔编书之余,正忙于进一步验证牛顿学说。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是三体问题。
三体问题致力于在三个质点的质量和初始状态均已确定之时,在万有引力定律之下求出三者的运动规律,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就是日地月的轨迹计算。
即使动用微积分武器,三体问题也依然难解。早在十八世纪初,牛顿和莱布尼茨正吵得不可开交之时,欧洲大陆的数学家便已经尝试采用微积分来重构牛顿的力学体系。而探究日、地、月三者关系的三体问题几乎是数学家们不可绕过的一大堡垒。
莱布尼茨曾经邀请数学家皮埃尔·瓦里尼翁解决三体问题,然而皮埃尔随即发现自己束手无策,如果假设其中一个物体不动,还勉强能得到简单的答案,可一旦三个物体都运动起来,他便无计可施。后来,数学家雅各布·赫尔曼以及约翰·伯努利联手跟进,从数学角度证明平方反比定律一定会导出圆锥曲线的轨道,补足了当年牛顿在《原理》中仅仅当作假设却未能严谨证明的缺憾,不过他二人也没能在此一结论之上更进一步。
这并不能怪诸位数学家学艺不精,在通常情况下,一般的三体问题的运动方程为十八阶方程,需要得到十八个积分才能进行完整解答。除了少数特殊情况以外,根本无法得出标准的答案,运用微分方程写出日地月三者相互吸引的等式不算困难,但解出三个等式却不可能,只能通过近似计算才能粗略得解。也正是以这数学上的难解谜题为背景,2006 年起,作家刘慈欣以三体星系为背景写出了中国科幻界扛鼎之作《三体》三部曲,以一人之力带领中国科幻文学进入了世界的第一梯队。
首先把微积分融入牛顿力学体系的大部头著作,正是出自欧拉笔下。1736 年,欧拉还在圣彼得堡供职之时,便出版了《力学》,以纯代数方法而非传统的几何学方法论述力与运动的关系。三年后,欧拉终于打破了微积分与牛顿定律的最后障壁,通过编制三角函数的微积分,求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用于解决天体之间引力的摄动问题。随后欧拉连续出手,先是攻克月球运动摄动问题,之后又靠着土星和木星之间的引力摄动摘取 1748 年的巴黎科学院征文大奖。这些在天体力学领域的进展,正是解决三体问题的关键锁钥。
在欧拉的奠基之上,又有两位数学家加入到三体问题的求解之中。一个是百科全书副主编达朗贝尔,另一位是当时名气稍逊的,在此前莫佩尔蒂北欧考察中随行的数学家亚历克西斯·克莱罗。三人采用各自的方法进行模拟,同时发现牛顿体系的预测值与观测值出现偏离。这是牛顿学说继地球形状之争之后遭遇的又一次危机,上一次靠着莫佩尔蒂的北欧考察安全过渡,这一次轮到莫佩尔蒂的助手克莱罗出手。他 1749 年发布论文,指出了自己、达朗贝尔和欧拉此前均存在计算失误,达朗贝尔当即坦承失误,欧拉则提名克莱罗获取圣彼得堡学院奖,牛顿定律地位再得巩固。
这只是克莱罗对达朗贝尔的第一次智商碾压,十年后,正是已故哈雷博士预测的彗星回归年,克莱罗综合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方程计算,在巴黎科学院公众大会上公布了他预测的回归日期,宣称误差不会超过一个月,1759 年年初,彗星如期而至。牛顿定律历经莫佩尔蒂子午线测量、三体运动危机及哈雷彗星回归预测三役,一举制霸学界。三役中均有贡献的克莱罗,收获了新牛顿的称誉,达朗贝尔感到颜面扫地,私底下吐槽后者的方法并不算高明,无非也就是靠着「乏味冗长的计算」。
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微积分开始逐步接手天文学研究的阵地,此前从哥白尼到开普勒的历代天文学家们,还满足于观测并积累大量数据,然后根据观测经验总结星体轨道。而如今,有了微积分作为数学基础,由精密航海对精确星表和月球运行表格的需求,催生出全新的天体力学。从此,周天星体的轨道确认,逐渐从天文观测者的观测数据和经验推演,让位于天体力学家的数学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