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学理论溯源

光学理论溯源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光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古代曾经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大约2450年前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墨翟和他的学生作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理。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墨家还从光线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了投影和半影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赵友钦经过精心思索和研究,得出了关于小孔成像的规律。为了说明月光是日照射的结果,宋代科学家沈括曾经做过圆球受光的实验。

光学理论溯源

光学是现代科学的一门重要分科,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显示出了越来越大的威力。光学的发展有它悠久的历史。在光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古代曾经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大约2450年前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墨翟和他的学生作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理。虽然他讲的并不是成像而是成影,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为什么会有这奇怪的现象呢?墨家解释说,光穿过小孔如射筋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边,就形成了倒立的影。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墨家还利用光的这一特性,解释了物和影的关系。墨家还从光线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了投影和半影的现象。14世纪中叶,元代天文数学家赵友钦在他所著的《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详细地考察了日光通过墙上孔隙所形戍的像和孔隙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当孔隙相当小的时候,尽管孔隙的形状不是圆形的,所得的像却都是圆形的;日食的时候,像也有缺,和日的食分相同;孔的大小不同,但是像的大小相等,只是浓淡不同;如果把像屏移近小孔,所得的像变小,亮度增加。对于这一现象,赵友钦经过精心思索和研究,得出了关于小孔成像的规律。他认为孔相当小的时候,不管孔的形状怎样,所成的像是光源的倒立像,这时孔的大小只不过和像的明暗程度有关,不改变像的形状。当孔相当大的时候,所得到的像就是孔的正立像。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在光的前进方向上遇到物体的时候,就会发生反射现象。我国在3000年前就制造和使用铜镜,并且很早就对光的反射有深刻的认识。

从农历的月初到月底,人们看到月亮从上弦月到圆又到下弦月,周而复始地变化着。月光是从哪儿来的呢?是月球本身能够发光吗?远古时代,人们以为月亮是能够发光的。但是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我国就知道了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它的光是日光照射在月面上所引起的反射光。为了说明月光是日照射的结果,宋代科学家沈括曾经做过圆球受光的实验。他用一个弹丸(代表月球),一半涂粉(表示月球受太阳光的一面),这样“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梦溪笔谈》卷七)说明了月的圆缺的道理。

在利用平面镜的同时,人们又发现了球面镜的奇特现象。球面镜有则面镜和凸面镜两种。认识凹面镜的聚焦特性,利用凹面镜向日取火,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我国把凹面镜叫做“阳燧”,意思就是利用太阳光来取火的工具,这是太阳能的最初利用。早在公元前5世纪,墨翟和他的学生就对凹面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记载在《墨经》一书中。

沈括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正确地表述了凹镜成像的原理。他在《梦溪笔谈》卷三中指出:用手指放在凹面镜前成像,随着手指和镜面的距离远近移动,像就发生变化。沈括用这个事例说明了凹面镜成像和焦点的关系。当手指迫近镜面的时候,得到的是正立的像;渐远就看不见像,这就是因为手指在焦点处不成像;超过了焦点,像就变成倒像。他指出四镜“聚光为一点”,他把这点叫做“碍”,就是近代光学上所谓焦点。他并且用窗隙(小孔成像)、摇橹的小支柱、腰鼓的最细处来“阳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如人摇橹,桌为之碍故也。”“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心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阳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其无所见处,正如窗隙、橹臬、腰鼓碍之,本末相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