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梦溪笔谈沈括事件

梦溪笔谈沈括事件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梦溪笔谈》这一举世闻名的科学巨著,内容涉及领域十分广阔。在《梦溪笔谈》中,有许多光学方面的观察和实验的记录及其分析。《梦溪笔谈》中还对我国的一种古铜镜透光镜的透光原理,也作了精辟的解释。沈括除了上述把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乐器的调、制以外,他还用来科学地解释生活中与此有关的种种现象,例如他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他在行军时应用的声学知识。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北宋中期的政治家和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所著,这是中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座标”。

《梦溪笔谈》这一举世闻名的科学巨著,内容涉及领域十分广阔。在物理知识方面,主要是生动地记述了磁学、光学和声学知识。

一、磁学方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发现磁石具有吸铁和指南的性质。到北宋的沈括,他对指南针的使用作了多种试验。例如,他作了把指南针设法放在水面上(水浮法),碗边上(碗唇法),手指甲上和把指南针悬挂起来等试验,并且进行比较,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这可以说是世界上关于指南针的最早实验记录。同时其实验方法也十分巧妙。例如,他是如何把指南针悬挂起来进行实验的呢?“其法取新纡中独茧丝,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这种指南针的实验方法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是值得仿效的较好方法。

更可钦佩的是,《梦溪笔谈》上还指出了“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说明沈括在实验中已发现了磁偏角。西方一般认为哥伦布在1492年远渡大西洋时首先观测到磁偏角,实际上沈括的发现要比哥伦布早400多年。

二、光学方面

在《梦溪笔谈》中,有许多光学方面的观察和实验的记录及其分析。如对日蚀、月蚀的成因作了理论总结,并第一次用类比演示实验来验证月亮圆缺的科学道理。其中说:“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梦溪笔谈》卷七)在该书中还除了通俗地讲凹面镜成像和针孔成像的道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和虹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和解释以外,还曾认真地作过凹面镜成像的实验,得到了较《墨经》前进一步的结果。如:“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梦溪笔谈》卷三)这里所谓“过此”的“此”,指凹面镜的焦点和中心之间的这段距离,沈括又称之为“碍”。这就明确地指出了物在凹面镜焦点之内时得正像,在焦点和中心之间看不到像,而在中心之外时得倒像。

《梦溪笔谈》中还对我国的一种古铜镜透光镜的透光原理,也作了精辟的解释。透光镜可能在西汉时代已能制作,最早记载于隋唐之际王度的《古镜记》中,该书说透光镜“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对于这种现象历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沈括对它的制造工艺和原理作了探讨,他说:“此为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镜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梦溪笔谈》卷十九)这个解释表明,由于镜背图案花纹,致使整个镜子厚薄不匀,因此在铸造时厚薄不同,冷却有先后,后冷而铜缩多,造成镜面也有和背面图案相同的微小的凹凸花纹,在它反射光线时就显现出来了。一句话,就是镜面的铭文是由于铜的收缩有差别所造成的。

据近来的中外研究,冷却法和磨刮法均可得到透光镜的效果,但从制镜的技术上看,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利用磨刮的方法而成的。

三、声学方面

《梦溪笔谈》中阐述的声学知识,包括关于乐律,古乐钟的发声,古琴的制作和传声、共鸣等等,并记载了一个作者精心设计的共振实验。由于弦振动比较微弱,不易观察,他剪了一些纸人放在弦上来作试验。他写道:“琴瑟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弦则应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今曲中有声者,须依此用之。欲知此应者,先调弦令和声,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这比英国人诺布尔和皮戈特使用类似的方法来演示共振现象要早约6个世纪。还值得指出的是,沈括的这个用简单的仪器来证明弦线的基音与泛音共振关系的实验,形象十分生动,若用于教学,更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沈括除了上述把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乐器的调、制以外,他还用来科学地解释生活中与此有关的种种现象,例如他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他在行军时应用的声学知识。他写道:“古法以牛皮为天服(即箭袋),卧则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振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沈括的这种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物理教育,也是值得借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