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薯蓣科】

【薯蓣科】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薯蓣 别名猴子薯、福州薯蓣(浙江),土萆薢、猴骨草(福建)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产于泰顺、苍南。·薯蓣 别名山药、三角、怀山药、淮山药、药蛋、土薯、山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产于全省各地。〔附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收载。·五叶薯蓣 别名五叶黄独(浙江),血参(广西),毛团子、苦卡拉(云南)Dioscorea pentaphylla Linn.产于遂昌、庆元、泰顺。·褐苞薯蓣 别名珍薯(浙江)、山薯(广西)Dioscorea 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瑞安有栽培。
【薯蓣科】_浙江药用植物资源

薯蓣属Dioscorea Linn.

·参薯 别名大薯(浙江)、落子薯(福建)、毛薯(广西)、脚板苕(四川)、四棱薯(云南)

Dioscorea alata Linn.

产于温州、丽水、瑞安、龙泉、温岭、台州。生于江畔平原或山间开阔谷地。江西、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台湾亦有分布。

块茎(毛薯):性平,味甘。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附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收载。

·黄独 别名黄药子(《本草图经》)、金钱吊蛤蟆(浙江、广西)、土首乌(福建)、蓑衣仓(云南)

Dioscorea bulbifera Linn.

产于全省各地,长兴、遂昌居多。生于海拔100~1200米的山坡沟边疏林缘或村前屋后篱笆树下。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亦有分布。

块茎(黄药子):性寒,味苦。有小毒。清热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主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疮疖等症。

〔附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收载。

·薯莨 别名赫魁(《名医别录》)、红孩儿(浙江、江西)、染布薯(广西)、朱砂莲(贵州、湖南)、金花果(云南)

Dioscorea cirrhosa Lour.

产于本省中部、南部地区,以武义、泰顺、龙泉为多。生于海拔350~1000米的向阳山坡或开阔山谷疏林下及灌木丛中。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亦有分布。

块茎(薯莨):性凉,味微苦、涩。止血,活血,养血。主治崩漏、产后出血、咯血、尿血、上消化道出血、贫血、月经不调等症。

·粉薯蓣 别名黄山姜、粉背暑蓣、黄萆薢(浙江),山萆薢(湖北),山姜黄(湖南)

Dioscorea collettii var.hypoglauca(Palibin)Péi et Ting

产于全省各地,临安、淳安、余姚、龙泉最多。生于海拔200~1300米山腰陡坡、山谷缓坡或水沟边阴处的混交林边缘或疏林下。河南、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亦有分布。

根状茎(粉萆薢):性平,味苦。利湿祛浊,祛风除痹。主治膏淋、白浊、带下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等症。

〔附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收载。

·山薯(广东薯蓣) 别名山药(通称)、广东山药(浙江)、秤跟薯(福建)

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

温岭、松阳、瑞安有栽培。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及江西、山东亦有分布。

块茎:性平,味甘。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附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收载。

·福薯蓣 别名猴子薯、福州薯蓣(浙江),土萆薢、猴骨草(福建)

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

产于泰顺、苍南。生于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林缘、沟谷边及路旁。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亦有分布。

根状茎(绵萆薢):性平,味苦。利湿祛浊,祛风通痹。主治淋证、尿浊、带下、湿热疮毒、腰膝酸痛等症。

·纤细薯蓣 别名白萆薢、癞蛤蟆(浙江),黄生姜(江西)

Dioscorea gracillima Miq.

本省及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于山坡林边、路旁向阳处或栽培于田园、农舍附近。

根状茎(白萆薢):性平,味苦。利湿浊,祛风湿。主治瘰疬、风湿痹痛等症。

·日本薯蓣 别名狂风藤(《植物名实图考》),尖叶薯蓣、山蝴蝶(浙江),风车子(江西),野百合(湖北)

Dioscorea japonica Thunb.

产于全省各地。生于向阳山坡、灌丛中或林下。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亦有分布。

块茎(风车儿):性平,味甘。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咳嗽、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附注〕功效相同的有毛叶日本薯蓣(D.japonica var.pilifera C.T.Ting et M.C.Chang),产于杭州、临安。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亦有分布。

·穿龙薯蓣 别名穿山龙、穿地龙(通称),鸡骨头(河北、山东),常山(陕西、山西)

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

产于全省各地,以安吉、淳安、临安、建德居多。生于山坡林边、灌木林下及沟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亦有分布。

根状茎:性温,味甘、苦。舒筋活血,止咳平喘化痰,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腰腿疼痛、风湿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等症。

·薯蓣 别名山药、三角、怀山药、淮山药、药蛋、土薯、山薯(浙江、江苏、河南、湖南、江西)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产于全省各地。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及江西、山东亦有分布。

块茎:性平,味甘。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止带。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附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收载。

·五叶薯蓣 别名五叶黄独(浙江),血参(广西),毛团子、苦卡拉(云南)

Dioscorea pentaphylla Linn.

产于遂昌、庆元、泰顺。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林边或灌丛中。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亦有分布。

块茎:性平,味甘。补肾壮阳。主治肾虚、瘰疬、腹痛、痈肿疮毒等症。

·褐苞薯蓣 别名珍薯(浙江)、山薯(广西)

Dioscorea 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

瑞安有栽培。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亦有分布。

块茎:性平,味甘。补脾止泻,补肺敛气。主治脾虚久泻、咳伤肺气、咳声无力、干咳无痰、咳则气短等症。

·绵萆薢 别名大萆薢、萆薢、硬饭团、金刚(浙江、福建、江西)

Dioscorea spongiosa J.Q.Xi,M.Mizuno et W.L.Zhao

产于建德、开化、常山、仙居、黄岩、温岭、乐清、文成、平阳、苍南。生于山地疏林或灌丛中。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亦有分布。

根茎:性平,味苦。利湿祛浊,祛风通痹。主治淋证、白浊、带下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等症。

〔附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收载。

·细柄薯蓣 别名小黄连、野生姜(浙江)

Dioscorea tenuipes Franch.et Savat.

产于桐庐、鄞州、奉化、镇海。生于海拔100~800米的海滨岩石、山谷疏林、竹林或内陆山坳、溪畔灌丛中。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亦有分布。

根状茎:性温,味苦。舒筋活血,祛风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咳嗽气喘、大骨节病等症。

·山萆薢 别名竹根薯(浙江),土黄连(江苏),小萆薢、土黄姜(湖南)

Dioscorea tokoro Makino

产于全省各地,临安、建德较多。生于海拔60~900米的稀疏杂木林或竹林下。河南、安徽、江苏、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亦有分布。

根状茎:性平,味苦。舒筋活血,祛风利湿。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淋浊、带下等症。

·盾叶薯蓣 别名黄姜、火头根(四川、湖北)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

杭州、仙居有引种栽培。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亦有分布。

根状茎(枕头根):性凉,味甘、苦。消肿解毒。主治痈疖肿毒、软组织损伤、蜂蜇、虫咬伤等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