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人的飞天梦
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至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9时10分,箭船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毫米,总重7840千克。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千米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五号”飞船的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二、“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古老的神话故事,这个神话故事也证明了中华儿女对月球的探索已远远不止几十年。“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这些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他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嫦娥一号”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