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电位法络合滴定测定铜及连续测定铜和锰
一、目的
掌握电位法络合滴定的原理及方法,学会用酸度计测定电动势。
二、内容提要
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情况下,人每天需从食物中获取0.5~6mg的铜。如摄取量不足,易致贫血、血红蛋白尿症等;过量则会导致中毒及其他疾病。人体中铜的化验正常指标在0.04~0.01mg·L-1(尿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简称铜电极)的检测下限可达0.005mg·L-1,可用于各种样品中铜含量的测定,例如电镀液、食品、药物、橡胶、烟草、医学检验等;也可作为络合滴定的指示电极,用于测定络合剂或其他金属离子,如锰、铁、钙、镁等。用铜电极测定液体试样中的Cu2+含量时,可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也可用电位滴定法(用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指示电极)。
本实验以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带硝酸钾盐桥的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以EDTA为滴定剂,电位滴定测定铜及连续测定铜和锰。25℃时,铜电极的电位(vs.SCE)为
随着滴定的进行,铜离子浓度逐渐改变,因而原电池的电动势亦随之变化。滴定终点可由电位滴定曲线(指示电极电位或原电池的电动势E对滴定剂体积V作图)来确定,也可用二次微商法计算求得,方法见实验2。
由于铜离子易与一些带负电荷的或中性的配位体形成络合物,因此,OH-、和NH3等将对Cu2+的测定产生干扰。另外卤素离子也干扰铜电极的测量,它会使电极表面变暗,导致电极响应呆滞。金属离子如Hg2+、Ag+也有干扰,可用银镜反应除去。Fe3+浓度如超过Cu2+浓度的1/10时会有明显干扰,可以调节pH>4,使Fe3+生成Fe(OH)3沉淀,或者加入F-、掩蔽之。
进行电位法络合滴定时,终点电位突跃与溶液的pH值有关,铜电极的适宜pH值为5~8。pH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铜络合物的稳定生成,造成电位突跃的变化减小。
测定矿石、土壤及食品中的铜时,样品在消解后,应调节pH并立即进行分析。如不能及时分析,须加硝酸达0.05mol·L-1,储于聚乙烯瓶中。
锰也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慢性缺锰时容易引起关节疼痛、骨骼变形、生长缓慢,甚至还会导致脑部疾病。与铜一样,锰也存在于食品、药物、橡胶、烟草、医学检验等样品中,大多与铜共存。用铜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的络合滴定连续测定铜和锰,25℃时,铜电极的电位为
式中Kij为选择性系数,决定于两者EDTA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稳定常数相差越大,越有利于连续测定。连续滴定时可获得Cu2+和Mn2+两个滴定终点,根据消耗EDTA的体积分别计算铜和锰的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pHS-2C型酸度计
p Cu-1型铜离子选择性电极
217型饱和甘汞电极(SCE)(双盐桥)
磁力搅拌器
滴定管 25mL 1支
吸量管 20mL 1支,10m1 2支
2.试剂
EDTA标液 0.0200mol·L-1:称取7.44g基准EDTA二钠盐,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定容于1L容量瓶
HAc-NaAc缓冲溶液(pH5.0~5.5)
四、实验步骤
1.调节仪器
滴定池安装见图3-7。铜电极(指示电极)接酸度计正极,SCE接负极。测量时按下mV键。仪器的校正使用参见实验1附录。
2.铜的电位滴定
1)在100mL烧杯中加入20.00mL未知铜溶液及2.0mL HAc-NaAc缓冲溶液。将此烧杯置于搅拌器上,放入搅拌子,然后将清洗后的铜电极和SCE插入溶液。(注意!勿使电极与搅拌子相碰,以免开启时打坏电极。)在滴定管内注入0.0200mol·L-1的标准EDTA溶液。
2)开启搅拌器,溶液应稳定而缓慢地搅动。记下滴定起始体积和酸度计的电动势毫伏读数,然后由滴定管加入一定体积的EDTA溶液,待电位稳定后,读取滴定体积和电动势值。开始时每次滴加的EDTA溶液体积可大些,如1mL,随着滴定接近等当点时,电动势的ΔE值将逐渐变大,此时滴定体积可小些,如0.5mL,而在等当点附近,就应严格控制每次均加入0.20mL或0.10mL,这样便于终点的计算并可减少计算误差。滴定在过终点之后应继续进行,加入滴定剂的量也逐渐增大,直至记录下的滴定曲线(E~V)能够对称而完整地作出。
3)重复测定两次,求出的终点的精密度应符合要求。
3.锰和铜共存时的连续测定
分别取10.00mL未知锰样和未知铜样放入100mL同一烧杯中,其余操作同2。
五、数据处理
1)记录测定Cu2+溶液时得到的数据,作出电动势E对EDTA体积V的曲线。根据滴定曲线,利用作图法求出滴定终点,并计算Cu2+的浓度。
2)根据滴定未知Cu2+的终点附近的数据,用二次微商法确定终点,计算Cu2+的浓度,并与作图法相比较。
3)记录测定Mn2+和Cu2+混合溶液时得到的数据,作出E对V的滴定曲线,根据滴定曲线,利用作图法求出Cu2+和Mn2+的滴定终点,并计算出未知Cu2+和Mn2+溶液的浓度。
六、思考题
1.为什么本实验中要使用双盐桥甘汞电极?
2.滴定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为什么可以用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指示EDTA滴定锰的终点?
七、实验拓展
将Mn2+改为Fe3+,与Cu2+混合,用EDTA滴定混合溶液,考察滴定曲线的变化,解释原因。
八、附录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多晶-混晶体系的晶体膜电极。构成难溶盐晶体膜的活性物质是硫化银-硫化铜。硫化银和许多银盐一样是低电阻的离子导体,这个导体中可移动的离子是Ag+,硫化银溶解度极小,有良好的抗氧化还原能力,而且易加工成型,通常只要应用压膜技术(亦可用烧结)就能压成致密的多晶膜,电极引线直接与膜片用导电胶黏结就可制成。压膜的工艺对电极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晶体膜电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膜表面常出现微小的凹坑或裂缝,测试时试样溶液进入凹坑和裂缝后不易去除,会影响第二个试样的测量,造成电位漂移。消除的办法是利用金相砂纸进行抛光,抛光后性能会有明显改善。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相类似,使用之前先要在铜溶液中浸泡1h以上,然后在使用时再用去离子水在搅拌下对其活化清洗至一定电位。注意,勿用手指或坚硬、粗糙物品摩擦电极的敏感膜面,以免电极性能下降。
参考文献
[1]黄德培,沈子琛,吴国梁等编著.离子选择电极的原理及应用.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82,87~91,321~327
[2]Ei-Ichiro Ochiai and David William.Laboratory Introduction to Bio-inorganic Chemistry.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