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密度泛函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由Thomas和Fermi于1920年代提出的Thomas-Fermi模型。他们将一个原子的动能表示成电子密度的泛函加上原子核-电子和电子-电子相互作用,以此来计算原子的能量。但是由于Thomas-Fermi模型中没有考虑Hartree-Fock理论指出的原子交换能,因此,其精度受到一定的限制。1928年Dirac在Thomas-Fermi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交换能泛函项。1964年,Hohenberg和Kohn发表了非常著名的Hohenberg-Kohn定理,指出分子系统的基态能量仅是电子密度的泛函,即
虽然他们给出了这种对应关系的存在,但是并没有给出精确的泛函关系。密度泛函理论普遍地应用于实际的分子体系计算是通过Kohn和Sham在1965年建立的Kohn-Sham方法实现的,方法中分子体系基态能量EKS表示如下
上式中的V,〈hP〉,1/2〈PJ(P)〉分别表示核排斥能,包含动能和势能的单电子能量以及经典库仑排斥能;而EX[P]和EC[P]分别为交换泛函和相关泛函。对交换和相关泛函的准确选取和处理一直是密度泛函方法的难点。Pderew将现有的交换相关能密度泛函分为以下几类:
(1)局域密度近似(LDA: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泛函只与密度分布的局域值有关。
(2)广义密度梯度近似(GGA: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泛函所依赖的变量除开局域密度以外,通过包含依赖于密度导数的项,对LDA进行了补充。
(3)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meta-GGA):此类泛函的变量较GGA增加了动能密度。
(4)hybrid-GGA:泛函引入了Hartree-Fockexchange项。
(5)完全非局域泛函:泛函与所有占据和非占据的轨道都有关。
虽然引入较多轨道会使得密度泛函的计算更加接近化学精确值,但是同时也会使得计算的耗费计时大大增加,从而失去了较之从头算方法来说密度泛函计算量小的优势。因此,实际计算中应对不同体系的计算精度与耗费计时进行均衡考虑,选择适当的密度泛函方法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