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可控热核聚变反应
核电站的燃料主要是铀,这也不是理想的长期能源,迟早也要面临铀矿枯竭的危机。最理想的,既洁净又取之不竭的核能当然是聚变能的利用,它将“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能源供应问题。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原子核聚合作用,生成质量更重的原子核,这一过程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
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这种反应在太阳上已持续了50亿年。一次氘氚聚变反应,可放出17.6兆电子伏能量,平均每个核子所放能量为3.5兆电子伏,比裂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0.85兆电子伏能量还要大得多。
核聚变
氘和氚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原子核可以互相碰撞而聚合成一种较重的原子核——氦核,同时把核中贮存的巨大能量(核能)释放出来。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丰富,若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而且反应产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
尽管人类早已了解核聚变原理,也成功将它投入实际应用中——造出了威力可怕的氢弹,但和平利用核聚变作为稳定能源却一直是让各国科学家挠头的难题。要把核聚变时放出的巨大能量作为可使用的能源,必须对剧烈的核聚变反应加以控制,因而称为受控核聚变。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虽然已显示出胜利的曙光,但要发展到实用阶段,还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
一、自持的聚变反应过程与条件
氘氚反应,常用的轻核聚变反应有下列四个:
上面四式相加,可得以上四个反应的总的效果是:
由这四个反应可见,这些轻核都是带电的。由于斥力,室温下它们相互之间是不会聚集在一起发生反应的。而裂变反应中,中子不带电,热中子就可引起铀核裂变,且可实现链式反应。这是聚变与裂变的重要区别。
为了使两个带正电荷的核靠近,必须使它们有足够的动能,足以克服两者之间的库仑势垒,然后依靠短程核力聚合在一起,发生反应。下面是发生核聚变的一些必要条件。
(1)高温——可为氢原子提供足够的能量,以克服质子之间的电荷排斥。核聚变需要的温度约为1亿开(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6倍)。在这样的高温下,氢气的状态为等离子体,而不是气体。等离子体是物质的一种高能状态,其中所有电子都从原子中剥离出来,并可以自由移动。太阳的高温是由重力压缩核心的巨大质量而产生的,而我们借助微波、激光技术解决人工核聚变的温度问题。
氘氚聚变反应
(2)高压——压力可将氢原子挤在一起。氢原子之间的距离必须在1×10-15米以内,才能进行聚合。太阳就是利用其质量和重力将核心内的氢原子挤压在一起。我们在人工核聚变中要将氢原子挤压在一起,可以使用强大的磁场、激光或离子束。
借助目前的技术,我们有两种方法可实现发生人工氢核聚变所需的温度和压力——磁约束和惯性约束。
二、磁约束
从目前研究来看,实现可控热核聚变最有希望的途径是利用磁约束,即利用磁场将高温高密等离子体约束在一定的容积内,且维持足够长时间,使其达到可控核聚变条件。
磁约束装置种类很多,其中最有希望的是环流器,又称托卡马克装置,这个装置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科学家塔姆和萨哈罗夫提出的。托卡马克是磁线圈圆环室的俄文缩写,又称环流器。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于1954年在苏联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建成。在托卡马克装置中,聚变反应是在圆环形的聚变反应室内进行的。这个反应室像一个汽车轮胎的内胎一样,圆环上绕的线圈产生的强磁场,使高温产生的等离子体保持在圆环的中心,不会和圆环的内壁接触。首先用感应产生的大电流,对等离子体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是利用等离子体有电阻的特性进行的,所以又叫电阻加热或欧姆加热,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本已微弱的等离子体电阻又急剧下降。所以用欧姆加热,在一般情况下很难使等离子体内的离子温度超过1000万摄氏度。因此需要在欧姆加热的基础上,对等离子体进行二次加热。可以采用注入具有很高能量的不带电的原子束,即中性束的办法。1978年美国科学家用这个办法,将等离子体加热到7000万摄氏度。
当等离子体达到一定的温度,由于原子核运动速度的增加,会使它们在相互碰撞时,克服彼此间的静电斥力而发生聚变。
磁约束环流器
20世纪60年代中到70年代,各国先后建成了很多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核聚变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期,人们逐渐了解影响磁约束及造成能量损失的各种机理,摸索出克服这种不稳定性及能量损失的对策。随着核聚变研究的开展,人们对实现受控核聚变越来越有信心。
三、惯性约束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激光的出现,在受控核聚变的领域,出现了一支强大的新的生力军——惯性约束。
在地球上,核聚变能最先是通过惯性约束,在氢弹中大量产生的。在氢弹中,引爆用的原子弹所产生的高温高压,使氢弹中的核聚变燃料依靠惯性挤压在一起,在飞散之前产生大量聚变。但是氢弹爆炸时,每次释放的能量太大,使得人类难以利用。如果我们不是用原子弹,而是用其他办法,有节奏地引爆一个个微型氢弹,就能够得到连续的能量供应。这种设想,在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后,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驱动装置原型
为了加大激光引爆的效率,一般是对称地布置多路激光,同时照射直径1毫米左右的氘、氚实心或空心小丸。在十亿分之几秒的时间里,激光被靶丸吸收,周围形成几千万摄氏度的高温等离子体组成的冕区,发出比太阳耀眼得多的光芒,使靶丸大部分外层靶材受热向外喷射,由于反冲力形成的聚心冲击波,将靶芯千百倍地压缩,并产生上亿度的高温。依靠聚心压缩的惯性,靶芯在尚未来得及分散前发生聚变。
1963年,苏联科学院巴索夫院士,提出用激光引发核聚变的建议。1968年苏联学者又用激光照射氘氚靶产生了核聚变,证明激光核聚变的概念是正确的。差不多同时,我国物理学家王淦昌教授,1964年也独立地向我国有关部门提出激光核聚变的建议。根据这一建议,中国科学院上海精密光学机械研究所,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准备激光核聚变的研究,1973年实现了激光核聚变,探测到聚变反应中释放出的高能量的中子。
但是1968年及1973年在苏联及我国的装置上,都只有个别的氘氚原子核发生了聚变反应。为了使激光核聚变达到可以实用的规模,当时简单的计算表明,必须使激光的能量达到几千万到几十亿焦耳。要想得到如此大的激光能量,无论在当时或现在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激光核聚变虽然是可行的,却使科学家们望而生畏。
我国第一颗氢弹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激光核聚变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1987年,我国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建成能量1000焦的“神光”激光装置。如果这1000焦的能量是1秒内产生的,则只有1000瓦的功率,但神光装置的发光时间不到十亿分之一秒,因此功率达十亿千瓦以上。利用它轰击0.1毫米直径的氘氚小球,小球的温度可达1000万摄氏度以上,并形成1000万个大气压的向心压力,使小球产生聚变反应。
惯性约束除了采用激光外,20世纪70年代后还研究用电子束及离子束,但未取得成功。无论是磁约束还是惯性约束,都需要极高的温度,所以称为热核聚变反应。
综上所述,可控热核聚变研究目前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由欧盟、中国、美国等7方共同参与、为期30年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至今尚未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程性的验证及示范装置估计将在21世纪中叶出现,至于商业性应用则为时更远。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示意图
实践馆:
1.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中国的东、西、南、北各地区的电力资源从何而来?全国有多少发电站?发电原理有哪些不同?各类型发电站的主要代表都在哪里?
2.通过互联网,搜索其他国家的中学生科学教材中关于新能源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同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