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重结晶提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固态有机物重结晶提纯的原理。
2.掌握固态有机物重结晶提纯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从有机制备或天然界得到的固态有机物,往往是不纯的,必须经过提纯才能得到纯的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常用的方法是重结晶法。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互相分离。重结晶法的一般过程为:
1.选择适当的溶剂。
2.将粗产品溶于适当热的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的颜色深,则应先脱色,再进行过滤。
4.将此溶液冷却,使结晶慢慢析出,而易溶杂质则留在母液中。
5.抽气过滤分离母液,洗涤并分出结晶。
正确地选择溶剂,对重结晶操作有很重要的意义。适宜的溶剂必须符合下面的条件:
1.与被提纯的物质不起化学反应。
2.对被提纯的有机物必须具备溶解度在热时较大,而在较低温度时则较小的特性。
3.如果杂质在热溶剂中不溶,则趁热过滤除去;如果杂质在冷溶剂中易溶,则保留在溶液中,待有机物结晶后才分离。
4.对要提纯的物质能生成较整齐的晶体。
5.溶剂的沸点,不宜太低,也不宜太高。因为过低时,溶解度改变不大,又不宜操作;过高时,附着于晶体表面的溶剂不易除去。如果难以选择一种适用的溶剂时,常使用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一般由两种能以任何比例互溶的溶剂组成,其中一种是较易溶解且需提纯的有机物结晶,另一种则较难溶解。一般常用的混合溶剂有:乙醇与水;乙醇与乙醚;乙醇与丙酮;乙醚与石油醚等。常用的重结晶溶剂如表3-5所示。
表3-5 常用的重结晶溶剂
三、实验内容
(一)苯甲酸的提纯
1.仪器
玻璃棒 玻璃钉
玻璃漏斗 Ø15cm快速滤纸
Ø7cm滤纸 热水漏斗
250mL吸滤瓶 布氏漏斗
循环水真空泵 150mL烧杯
2.试剂
苯甲酸
3.实验步骤
称取3g粗苯甲酸,放入150mL烧杯中,加入120mL水和2粒沸石。在250mL电加热套上加热至沸,并用玻棒不断搅动,使固体溶解。若有尚未溶解的固体,可继续加入少量的热水,直至全部溶解为止[1]。移去热源,稍冷却后加入少量活性炭[2],稍加搅拌后继续加热至微沸5~10分钟。准备好热水漏斗[3],在漏斗中放一张预先折好的折叠滤纸[4],将上述热溶液通过折叠滤纸迅速滤入150mL烧杯中,过滤过程中,热水漏斗和溶液分别保持小火加热,以免冷却。滤毕,滤液在室温下放置,让其慢慢冷却,苯甲酸结晶析出,抽气过滤[5],使结晶和母液分离,并用玻塞挤压,使母液尽量除去。然后从吸滤瓶上拔去橡皮管,关闭循环水真空泵,在布氏漏斗上加进少量冷纯水,使晶体润湿,用玻棒小心地搅松结晶,再接上橡皮管,打开循环水真空泵抽滤至干,最后取出结晶,放在表面皿上晾干,称取质量。
注 解
[1]每次加入少量热水,加入溶剂加热后并不使未溶物减少,则可能是不溶性杂质,但为防止在过滤时有晶体在漏斗中析出,溶剂用量可比沸腾时饱和溶液所需的用量适当多一些。
[2]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除去有色杂质,活性炭绝对不可加到正在沸腾的溶液中,否则将产生暴沸现象。活性炭的量,视杂质多少而定,一般为粗品质量的1%~5%,加入量过多,活性炭将吸附一部分纯产品,如仍不能脱色,需重新加入活性炭脱色。
[3]热水漏斗(如图2-3所示),它是把玻璃漏斗放在一个金属制的热水漏斗套中,套的两壁间充水,在侧管处加热。
[4]滤纸的折叠(如图2-4所示),折叠时,折纹切勿至滤纸的中心,否则菊花形滤纸的中央易在过滤时破裂。用菊花形滤纸过滤时,习惯上不必先湿润滤纸,但要将滤纸翻转,再放入漏斗中。
[5]为了使结晶和母液迅速有效地分离,一般常用抽气过滤(减压过滤),简称抽滤或吸滤,其装置包括三部分:
(a)漏斗:常使用布氏漏斗。瓷质,底部有许多小孔。布氏漏斗上平放一张滤纸,其直径应略小于漏斗内径,但要能盖住所有的小孔。使用时,先用溶剂湿润再吸紧。
(b)吸滤瓶:用来接受滤液,是一个壁厚并有支管的玻璃质锥形瓶。
(c)循环水真空泵。
吸滤装置:将布氏漏斗配一橡皮塞,塞子在吸滤瓶上必须紧密不漏气,漏斗管下端的口要正对吸滤瓶的侧管,瓶的侧管用厚橡皮管与循环水真空泵侧管相连(如图2-2所示)。
停止抽滤或需用溶剂洗涤时,先将吸滤瓶与循环水真空泵间连接的橡皮管拆开,或直接将安全瓶上的活塞打开与大气相通,再关闭循环水真空泵,以防虹吸。
(二)萘的提纯
纯萘为白色结晶片或粉,熔点80.2℃,沸点为217.9℃。在常温下能升华,易燃;能溶于苯、甲醇、氯仿、甲苯及无水乙醇等,极易溶于醚,不溶于水。
1.仪器
60mL标准口圆底烧瓶 标准口球形冷凝管
水浴锅 玻璃棒
玻璃钉 热水漏斗
玻璃漏斗 Ø9cm表面皿
Ø15cm快速滤纸 Ø12cm滤纸
布氏漏斗 250mL吸滤瓶
循环水真空泵 100mL锥形瓶
2.试剂
粗萘 95%乙醇
图3-7 普通回流装置
3.实验步骤
如图3-7所示,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3g粗萘,加入25mL 70%(体积分数)的乙醇,加1~2粒沸石,接通冷凝水后,在水浴上加热至沸,并不断振摇瓶中物,以加速溶解。若所加的乙醇不能使粗萘完全溶解,则应从冷凝管上端继续加入少量70%乙醇[1],每次加入乙醇后应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几毫升[2]。撤去火源,移出水浴,稍冷后,加入半角匙至一角匙活性炭[3],稍加振摇,再重新在水浴上加热煮沸5~10分钟,准备好热水漏斗[4],在漏斗中放一预先折好的折叠滤纸[5],将上述热溶液通过折叠滤纸滤入干燥的100mL锥形瓶中,滤毕,滤液在室温下放置,让其慢慢冷却,结晶完全析出后,用布氏漏斗抽气过滤[6](滤纸先用70%的乙醇润湿、吸紧),使结晶和母液分离,并用玻塞挤压,使母液尽量除去,然后拔去吸滤瓶上橡皮管,关闭循环水真空泵,在布氏漏斗中加入少量70%的乙醇,使晶体润湿均匀(可用玻棒轻轻地搅动晶体,但不能搅破滤纸),再接上橡皮管,打开循环水真空泵抽滤至干。取出结晶放在表面皿上晾干,称取质量。
重结晶所得萘及吸滤瓶中的溶液都倒入指定的回收瓶中。
注 解
[1]萘的熔点较70%的乙醇沸点为低,加入不足量的70%乙醇加热至沸后,萘呈熔融状态而非溶解,这时应继续添加溶剂直至完全溶解。但注意判断是否有不溶或难溶性杂质。
[2]为了防止在过滤时有晶体在漏斗中析出,溶剂用量可比沸腾时饱和溶液所需的用量适当多一些。在此过量20%,故在溶解粗萘时注意记下恰好完全溶解时所需的溶剂量。
[3]加入活性炭目的是除去有色杂质。活性炭绝对不可加到正在沸腾的溶液中,否则将产生暴沸现象。活性炭的量,视杂质多少而定,一般为粗品质量1%~5 %,加入量过多,活性炭将吸附一部分纯产品,如仍不能脱色,需重新加入活性炭脱色。
[4]热水漏斗见本实验内容(一)的注解[3]。
[5]滤纸的折叠见本实验内容(一)的注解[4]。
[6]抽气过滤见本实验内容(一)的注解[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