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九 环己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以浓硫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取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掌握水浴蒸馏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基本原理
醇的脱水是一种酸催化的反应,实验室中常用硫酸和磷酸等无机酸作催化剂,来脱水制备烯烃。酸使醇羟基质子化,可以以水的形式解离,从中间体失去一个质子,结果生成了一个烯烃。本实验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以环己醇作原料来制备环己烯。反应式如下:
主反应:
副反应:
由于高浓度的硫酸会导致醇分子间的脱水,因此,脱水反应中主要的副产物是醚。
为了使反应平衡有利于向产物环己烯方向移动,提高烯的产率,环己烯形成时便把它从反应混合物中蒸馏出来。
少量的酸、醇及醚不可避免地与产物一起蒸出,用碳酸钠水溶液洗涤馏出混合物,可将酸除去;产物经干燥后,通过简单蒸馏,可除去醇及副产物醚。
含有双键的化合物会使红色的溴水-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会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使其产生一种棕色沉淀。常用这些试剂作为定性试验以测定分子中双键的存在。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 直形冷凝管
蒸馏头 接液管
50mL锥形瓶 干燥50mL锥形瓶
温度计(200℃) 水浴锅
125mL分液漏斗 干燥小玻璃漏斗
2.试剂
环己醇 浓硫酸
氯化钠(精盐) 10%碳酸钠溶液
无水氯化钙 石蕊试纸
3%的Br2/CCl4 0.1%高锰酸钾
四、实验步骤
1.制备
按如图5-1所示安装一套普通蒸馏装置,用50mL圆底烧瓶作为蒸馏烧瓶,50mL锥形瓶作接受器,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1mL(约0.2mol)环己醇,滴加1mL浓硫酸(或加入5mL 85%的磷酸),充分振摇,混合均匀[1],再加入1~2粒沸石,开启冷凝管中的循环冷却水,将反应瓶固定,在电加热套中慢慢加热。当混合物开始沸腾时控制加热速度,缓慢地蒸出环己烯与水,并使蒸馏温度保持在90℃~100℃之间[2],当蒸馏瓶内仅剩下少量残留物时,即可停止蒸馏,全部时间约需50分钟。
图5-1 普通蒸馏装置
用少量的精盐将馏出液饱和(约1g)[3],然后加入2~3mL 10%的碳酸钠溶液,使馏出液对石蕊试纸呈碱性。将中和后的混合物倾入分液漏斗中分离。通过活塞放出水层,将上层从分液漏斗的颈口倾入干燥的50 mL锥形瓶中,加入2~3g无水氯化钙干燥[4]。用塞子塞好瓶口,放置半小时,并时时旋摇锥形瓶,使溶液干燥、变清,将干燥后的产物,用带有少量脱脂棉的干燥小玻璃漏斗直接滤入干燥的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l~2粒沸石,重新装配好一套蒸馏装置[5],加热蒸馏,收集80℃~85℃的馏分于一个已称取质量的锥形瓶中[6],称取质量并计算产率。
2.检验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产物,在1支试管中滴加0.5mL 3%的Br2/CCl4溶液,另一试管中滴加0.5mL 0.1%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并作解释。
思考题
1.加浓硫酸时,为什么要边滴加边振摇?
2.在蒸馏环己烯时,为什么要缓慢地蒸馏?
3.为什么在整个实验中,必须使用干燥的仪器?
4.在80℃以前有大量的液体馏出是什么原因?
注 解
[1]环己醇是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熔点25.15℃,沸点161.10℃),在用量筒量取时应注意转移中的损失。加浓硫酸时,要边滴加边振摇,环己醇与浓硫酸应充分混合,否则在加热过程中会局部碳化。
[2]由于反应中环己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78.8℃,含水10%);环己醇与环己烯形成共沸物(沸点64.9℃,含环己醇30.5%);环己醇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97.8℃,含水80%),因此在蒸馏时速度不宜太快,以减少未作用的环己醇蒸出。
[3]要一点一点地加入盐,并缓缓地旋摇瓶子,直至溶液饱和再加入碱。
[4]水层应尽可能分离完全,否则将增加无水氯化钙的用量,使产物更多地被干燥剂吸附而招致损失,这里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较适宜,因它还可除去少量环己醇。
[5]在蒸馏已干燥的产物时,蒸馏所用仪器都应充分干燥。
[6]若在80℃以前已有多量液体馏出,可能是由于干燥不够完全所致(氯化钙用量过少或放置时间不够),应将这部分产物重新干燥并蒸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