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技术二十四 三组分混合物分离
【实验目的】
(1)学会分离三组分混合物(环己醇、苯酚、苯甲酸)的方法。
(2)学会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组装实验装置,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
混合液(25mL)与NaHCO3(约1.6g)反应后,苯酚和环己醇不与其反应,处于分液漏斗中上层的有机相中,下层水相中为苯甲酸钠溶液。分液后,将苯甲酸钠溶液用6mol/L的浓盐酸酸化,可生成苯甲酸沉淀,然后进行抽滤即可得到苯甲酸。再将分离过的有机相加到干燥的分液漏斗中。配制一定量的NaOH溶液(固体NaOH的质量最好为4.0g,便于计算)。因为环己醇不与其反应,将NaOH溶液加入分液漏斗,则可在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有机相直接分出环己醇,用蒸馏的方法干燥环己醇,在下层的水相中得到苯酚钠,同理,可用浓盐酸酸化得到苯酚,然后进行抽滤。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由上述可知。
【仪器及试剂】
1.仪器
玻璃管、分液漏斗、玻璃棒、抽滤装置、烧杯。
2.药品
NaOH、NaHCO3、浓盐酸(6mol/L)、环己醇/苯酚/苯甲酸混合物。
【实验装置】
分液装置,抽滤装置,蒸馏装置。
【实验步骤】
(1)先量取混合液于干烧杯中,将配制好的NaHCO3溶液加到混合液中,搅拌至无气泡产生则停止加入。
(2)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
(3)去下层溶液于烧杯中,加入浓盐酸,静止后进行抽滤,则得到苯甲酸。
(4)将步骤(3)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刚配制好的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层。
(5)取下层溶液于烧杯中,加入浓盐酸,待反应充分后进行抽滤,得到苯酚。
(6)取上层有机相进行蒸馏干燥操作,得到环己醇。
(7)称量并计算相关物理量。
(8)整理装置,回收试剂。
(9)检测。
苯酚:①与FeCl3溶液反应,会显色;②与溴水反应,产生三溴苯酚沉淀。
苯甲酸:与NaHCO3反应,用澄清石灰水检测变混浊。
环己醇:用卢卡斯试剂反应来检验。
也可应用物理方法检测。比如,用物理仪器测出物质的熔、沸点,再与标准物质的熔、沸点对照,即可检测3种物质。
【结果与讨论】
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如下。
(1)分液时静置时间不够,或者混合不均匀,导致分液不充分。
(2)抽滤时压强不足,所得固体含有水分。
【注意事项】
(1)所用烧杯必须清洗干净且充分干燥。
(2)分液时控制流速。
(3)检测分离物时,应分开并多次测量,确定准确值。
【实验猜想】
(1)设计分离四组分混合物。比如,上述3种再加1种甲苯,同理,用上述方法先分离出苯酚和苯甲酸,剩余只有环己醇和甲苯了,这时可利用物理方法分离它们,根据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蒸馏)是最容易的方法。
(2)如果先加NaOH,再加NaHCO3,也是可以的,只是与本实验方法在过程上不同罢了。不过,在误差方面以及实验操作简易程度上,两种方法还是有区别的,实验者可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独立的实验,发现问题,提升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