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制造回旋加速器
大约40年前(1919年),罗得福特发现用镭释放的阿尔法射线去冲击氮,可以将氮转变成氧。所谓阿尔法射线,实际上就是高速的氦原子核。从此,为了研究原子核,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方法使类似原子的粒子以极高的速度运动起来。
1920年建成了第一座粒子加速装置,当时它只是一个可提高电压及提高真空度的普通放电管,主要是由一个简单的真空管构成的。这个真空管带有两个电极,一个电极带正电位,另一个电极带负电位。两电极间的电位差大概有100万电子伏特。
在正电极这一端造出带着正电荷的阿尔法粒子,粒子受到负电极的吸引,向负电极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粒子像下坡一样不断增加运动能量,最后直接跟负电极的原子相撞,产生原子核反应,撞击放出来的射线则从负电极射了出去。
不久,人们便发现这种加速器只能把粒子能量加速到100万~200万电子伏特。要将粒子能量加速到数千万甚至数亿电子伏特,仍需要再想办法。
回旋加速器的原理
每个孩子都知道,有两种方法可以把秋千升高,一种是一鼓作气,另一种是每摇动一次用一点力,慢慢升高。前面提到的高电压加速装置就如同第一种方法。
1929年,采用以上所说的第二种方法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粒子在圆圈里面飞动,每当回到起始位置时就从后面施加推力,使其渐渐加速。伦敦科学博物馆的Ward博士制作了一个回旋加速器模型,利用这个模型可以很巧妙地说明此加速器的作用。下面照片中所示的是回旋加速器模型的复制品。
说明回旋加速器的机器模型
两个口交相上上下下,使球不断地下坡
回旋加速器的真空管里面有两个半圆形的电极,称之为“D”。这两个电极的电位会在正、负之间互相变换,就是说电位会时高时低。在模型上用两个半圆板的上下移动来表示电位的高低(当然真的电极不会这样上下移动),用铁球代表粒子,利用重力代替电位差使铁球加速。加速后的铁球在模型的螺旋形沟内转动,代替粒子在回旋加速器内受到强力磁场的作用,在不接触内壁的前提下绕着螺旋轨道飞驰。
加速器中心造出的粒子,从一个“D”飞出到达另一个“D”之后,加速就开始。铁球顺着沟纹画成半圆后移到另一个半圆板。同时两个半圆板会变换上下关系,但是铁球仍然不断加快速度做下坡运动。如此,两个半圆板(D)会不断地互相变换高低,致使铁球在任何时候都处于下坡状态。
粒子每通过一次两个“D”,都会增加自身的运动能量,从而慢慢向外侧移动,最后在最外侧冲上靶心。靶心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产生原子核反应的地方。两个“D”之间的电位差是由高周波电压产生的,在振动着的电场中它会配合粒子运动的速度而变换自己的方向。粒子在冲上靶心之前,要通过两个“D”好几百次,因此最后得到的能量相当于一次最大加速电压的数百倍。
回旋加速器的发展
这张照片上显示的是1930年的回旋加速器,这是试造的第一个回旋加速器。它没有装磁铁,性能也没有多好,但总算是可以操作,因此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在这个回旋加速器上,两个电极被蜡粘在一起,并把它们放在一块磁铁的中间。第二个模型跟第一个尺寸相当,8英寸,性能还不错,被使用了很久。
1930年的第一个回旋加速器
接下来造成的就是11英寸的机器,它产生的电压可以达到100万伏特。我们用它实地做过原子核的实验。事实上,研究者们正是使用这个11英寸回旋加速器首次实现了原子核衰变。
11英寸回旋加速器
后来又陆续出现了27英寸和37英寸的回旋加速器。前者产生的电压位于400万~500万伏特之间。在它的帮助下,我们合成了许多新的放射性同位素。
之后,60英寸的回旋加速器诞生了,它可以造出5000万电子伏特的阿尔法粒子,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它。
再后造成的是184英寸的同步回旋加速器。1957年经改造后,现在可以造出7.2亿电子伏特的粒子。今天借助这个重达4000吨的机器从事大量研究,今后也会不断地继续下去。
射线研究所里还有更大的加速器———质子加速器,它与回旋加速器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质子加速器的发明者是Macmillan。它的名字“Bevatron”中的bev取自10亿电子伏特英文的第一个字母(billion electron volt)。这个装置可以将粒子能量加速到62亿电子伏特。
由上往下依次是:27英寸回旋
加速器(站在旁边的是劳伦斯)、60英寸回旋加速器、180英寸回旋加速器
质子加速器是在一座巨大的圆形建筑物里面建成的。粒子在一个直径为30米的磁铁中回转,与25年前建成的8英寸回旋加速器相比,其进步实在惊人。
我们不知道还会进步到什么程度。目前在美国的Brook Heaven、Long Island、瑞士的Geneve正在建造更大的加速装置。我相信,1000亿电子伏特的加速器在将来一定可以造出来。
元素的合成
如此,回旋加速器成了制造人工合成元素及发现新元素的基本工具。其实在1925年,人们发现了第88种天然元素的时候,科学家们就开始人工制造元素了。
天然元素中铀的重量最大,原子序数为92。1925年,元素周期表上还留有4个空位,表示还有4种元素没有被发现。它们就是“锝(Tc)”“钷(Pm)”“砹(At)”“钫(Fr)”,原子序数分别为43、61、85及87。其中几种曾被误传于1937年之前已被发现,不过这种说法不久就被订正了。
质子加速器
这4种元素在大约50亿年前地球刚诞生时就已经存在了,但在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在地球上找到了。这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核非常不稳定,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放出射线而衰变,最终完全消失,变成更轻、更稳定的其他种元素。当然,在今天,我们还可以通过人工方法把这些元素造出来。现在,如果我们要说明元素的不稳定性、放射能及元素的变换等问题,就必须研究原子核的构造。
一般我们用圆圈围加号“8”代表质子,圆圈里的加号表示一单位的正电荷。前面说过,普通的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给氢原子加一个不带电荷的中子,就变成了重氢,是氢的同位素。如果再给重氢加一个中子和质子,就成了氦的原子核。如果再给氦的原子核加一个质子和中子,就成为锂的原子核。这样逐个增加中子和质子的数目,就会不断生成更重的元素的原子核。
以银为例,它的一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含有47个质子和60个中子,其质子数与中子数的总和是107,所以重量(原子量)也是107。用记号表示银的原子核,就需要在其化学代号左下方写上47,即原子序数,也就是原子核里的质子数,在右上方写上107,也就是原子量,整个记号为47Ag107。
银的原子核受到中子的撞击,就会吞下一个中子而增加1单位的原子量,成为47Ag108,是银的同位素。
这种同位素比银稍重一点,具有放射能。所以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会获得一单位的正电荷而变成质子,与此同时,还会放出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
质子数增加1,原子序数变为48,从而由银变成了镉(Cd)。以中子(Neutron)的第一个字母n表示中子,以电子(Electron)的第一个字母e表示电子,可以将银受到中子的撞击而变为镉的过程表示为:
做这个实验并不困难。在一个装有镭和铍的袖珍原子破坏装置中放入银币,银会受到中子的撞击。如上所述,银原子吞下一个中子自动变为镉原子,与此同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放射能,这种能量可以使盖氏计数器发出声音。类似情况在原子核受到某种粒子的撞击时都会发生,只是原子的一少部分会变换而已。
空白的四元素
1925年的元素周期表上还留有4个空位,它们分别是“锝(Tc)”“钷(Pm)”“砹(At)”和“钫(Fr)”。其中“锝(Tc)”“钷(Pm)”“砹(At)”是人工合成的元素,与将银变成镉所用的方法相同。第四种的钫(Fr)是在观测锕自动放出阿尔法射线而衰变时发现的,这种现象非常罕见。
所谓“阿尔法衰变”,是指元素放出阿尔法射线而转变成其他元素,它是放射能的一种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元素会失去一个阿尔法粒子。阿尔法粒子就是氦的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
锕,原子序数89,质量数227,也属于放射性元素。一次偶然的机会,巴黎居里研究所的培莉小姐发现了锕放出阿尔法射线而衰变的现象,这是非常罕见的。在这个现象中,锕放出一个阿尔法粒子,从而失去了两个质子而变成原子序数为87的元素,培莉小姐用自己国家的名字为其命名,叫做“钫(Fr)”。
这个反应可以写成:
后者能够更清楚地表示锕放出阿尔法粒子的情形。
用语言来描述这一过程就是,锕的质子数是89,原子量是227,失去两个质子,4个质量而变成质子数为87、原子量为223的钫。钫的数量很少,寿命很短,只有当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时候才会存在于自然界中,寿命最长的钫的同位素,其半衰期也只有21分钟。所谓“半衰期”,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的半数原子完成放射性衰变所需的时间。
其他三种,即锝、钷、砹,都可在回旋加速器或原子炉中用合成变换的方法人工制造出来。
合成元素的认识
制造元素并不太困难,但在造出元素之后还要确认它是否是新元素,是困难的事情。原子序数分别为43、61、85、87的四种元素,都是在将其自非常微量的标本中分离、浓缩后才被确认为新元素的。
Emirio Segre
以镭为例,假定它的量非常微小,无法称量,连看也看不到,那么确认其存在的方法只有两种:第一,靠检出放射能确认其存在;第二,利用元素周期表上位于镭上方的钡或锶等近亲元素,从它们的溶液中抽出微量的镭,从而确认其存在。即将一些近亲元素混合在溶液中,用普通的分析方法去分离那些元素,那么微量的镭也会被一起抽出来。研究者们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实现了对锝、钷、砹、钫这四种元素的确认。
锝是第一个被合成且确认的元素,它的发现者是Segre及他的同事培里伊。Segre是加州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于195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们请Segre博士谈一谈他的发现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