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木炭吸附性实验装置

木炭吸附性实验装置

时间:2023-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启K1、K2,关闭K3,向下伸铜丝使铜箔接触浓硝酸,看到铜与浓硝酸迅速反应产生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待试管、锥形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气球胀大到约为锥形瓶的体积时,上移铜丝,使铜箔离开浓硝酸停止反应。关闭K1、K2,摇动锥形瓶,锥形瓶内气体变浅至无色,说明木炭吸附了二氧化氮气体,微热锥形瓶,锥形瓶内出现红棕色气体,冷却后摇动锥形瓶,锥形瓶内红棕色气体消失,说明木炭的吸附是物理变化,加热发生解析。

木炭吸附性实验装置

木炭对二氧化氮气体的吸附和对溶液中红色素的吸附。

1.实验装置

img47

A.具支试管,B.可上下移动的铜丝,       

C.悬挂在铜丝上的铜箔,D.1ml浓硝酸,E.木炭块,

F.1滴红墨水溶于50ml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    

G.小汽球,K1、K2、K3是橡胶管上的止水夹。

2.实验操作

(1)连接装置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开启K1、K3,关闭K2,微热试管若U形管水面左降右升,再开启K2,气球胀大,U型管水面左升右降,说明气密。

(2)拆开装置,在试管底部加1ml浓硝酸,在试管的胶塞上插铜丝,铜丝上挂少量铜箔,将胶塞塞紧试管,锥形瓶中放入预先灼烧过的小炭块,将装置重新连接好。

(3)开启K1、K2,关闭K3,向下伸铜丝使铜箔接触浓硝酸,看到铜与浓硝酸迅速反应产生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待试管、锥形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气球胀大到约为锥形瓶的体积时,上移铜丝,使铜箔离开浓硝酸停止反应。

(4)关闭K1、K2,摇动锥形瓶,锥形瓶内气体变浅至无色,说明木炭吸附了二氧化氮气体,微热锥形瓶,锥形瓶内出现红棕色气体,冷却后摇动锥形瓶,锥形瓶内红棕色气体消失,说明木炭的吸附是物理变化,加热发生解析。

(5)待锥形瓶中二氧化氮全部吸收后,开启K3,发现U形管中红色墨水倒吸进锥形瓶中约20ml后关闭K3,振荡锥形瓶,发现红色溶液变浅至无色,加热锥形瓶,溶液变红色。说明木炭不仅吸附某些气体,还可吸附溶液中某些溶质。

(6)开启K1、K2,振荡锥形瓶,气球变小至气体全排空,试管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发生4NO2+O2+2H2O=4HNO3,锥形瓶中溶液倒吸进试管中。

3.说明

(1)集制取、收集、吸附、解析为一身,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2)与锥形瓶两端相连的橡胶管应长些,便于锥形瓶的摇动。

(3)此装置还可用于NO、SO2、H2S等有毒气体的制取、收集和性质实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