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的死敌
杂草是庄稼的死敌,它不仅严重妨害作物的生长,而且影响作物的质量。
除草,人们最初用手拔,后来创造了除草工具。19世纪以来,发现了几种无机除草剂,但用药量太大,又有伤害力,不能推广应用。现在不同了,发达国家有80%以上的耕地是利用化学除草剂来防治杂草。
化学除草剂又称化学除莠剂,其杀灭杂草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通过抑制杂草的呼吸作用,中断杂草的生理过程使它们窒息而死。第二,通过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阻止杂草营养的合成及代谢过程,从而限制杂草的生长。第三,通过破坏杂草的输导组织,阻碍其有机物质及水分的正常运输,使杂草上部得不到水,下部得不到营养而被渴死、饿死。
化学除草剂按其作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灭生性”的,例如五氯酚钠、百叶枯等除草剂,它们能消除一切杂草。不过因为草苗不分,植物往往把它当作营养物质吸收,结果“引狼人室”,植物的新陈代谢作用被严重破坏,致使枯萎死去。
另一类则具有选择性,它对某些作物是安全的,但对另一些作物有灭杀作用,例如敌稗,水稻和稗草是同科的植物,它们的长相和禀性十分相像。水稻吸进敌稗后,它内部有一种水解酶能将稗迅速破坏,而稗草却不含这种酶,只好中毒死亡。
另外,各种化学除草剂的除草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除草剂,主要用于灭除已长成势的各种杂草,地上的杂草还须喷洒到药液,才会被杀死,而喷完药后长出的杂草,仍会疯长。针对这一情况,残留性除草剂诞生了。它被事先埋伏在土表层中,杂草在萌芽时就被杀死。
所以在使用化学除草剂的时候,必须根据作物及杂草的种类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后,再选择一种最为适宜的除草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