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类理想的能源——太阳能
太阳能资源的特点
太阳可以说是人类最大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库。与其他能源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数量巨大太阳具有3.75×1023kW的辐射总功率,相当于每秒爆炸910亿颗百万吨TNT级氢弹。它辐射的能量是向四面八方释放的,只有大约8×1013kW的能量到达地球表面,差不多等于人类每年所需能量总和的5000倍。
(2)时间长久根据天文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太阳系已存在了大约50亿年左右。按照目前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以及太阳上氢的总含量进行估算,尚可继续维持1011年之久。对于人类存在的年代来说,确实可以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普照大地太阳辐射能是以光的形式不断向外辐射能量,既不需要开采和挖掘,也不需要运输。普天之下,无论大陆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一视同仁”,既无“专利”可言,也不可能进行垄断,开发和利用都极为方便。
(4)清洁安全太阳能素有“干净能源”和“安全能源”之称。它不仅毫无污染,远比常规能源清洁;也毫无危险,远比原子核能安全。
虽然太阳的辐射总量非常巨大,但从实用角度看,所能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密度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昼夜、季节、天气阴晴等的变化,都会影响太阳的辐射强度,使得全年平均总日照量只有5×106—6×106kJ/m2,而且各地区差异也较大。所以,要获得一定数量的太阳能,就需要很大的太阳能收集设备,就会有很多困难,如:占地面积大、投资高,加之昼夜交替、晴雨变化、季节转换,都会影响太阳能的供应,制约了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最近几十年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太阳能的进一步利用创造了条件。太阳能工业正在崛起,显示出大有希望的前景。
太阳能的利用可以分为直接利用和问接利用。直接利用是指直接利用太阳辐射的热和光,基本方法有三种:一是把太阳能辐射直接转换成热能,即光热转换;二是利用光电效应直接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即光电转换;三是把太阳辐射能转化成化学能,即光化学转换。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使地球上的空气、陆地、海洋受热。由于各处受热情况不同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结果形成了风、霜、雨等天气现象,同时也产生了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可供利用的二次能源。实际上,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其实都是太阳能的表现,这就是太阳能的间接应用。
太阳能的光热转换
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可利用热能的基础是热箱原理。热箱是一种最普通的集热装置如下图。它的外围用隔热材料密封,以防止热量散失,其内表面全部涂上黑色,以增加吸收热量的能力。热箱上面装上玻璃等透光材料,让太阳光充分进入箱内。太阳光透过玻璃射入箱内,涂黑的内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将其变为热能,由于箱壁是隔热的,而且玻璃对箱内本身变热所产生的长波热辐射有阻挡作用,使箱内温度不断升高。热箱原理的应用极为广泛,如
热箱
冬天培植蔬菜的“温室”塑料大棚、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蒸馏器、太阳能干燥器等。
除了利用集热装置收集太阳能外,还可以利用聚光镜。阳光照到聚光凹面镜的镜面上,产生的反射光聚焦成一焦点,焦点处的温度可达到几百甚至上千摄氏度。这种聚光式的集热器有很多用途,其典型的例子就是太阳能灶和太阳能高温炉。
太阳能的光电转换
最初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过程是先把太阳光能变成热能,再将热能变成机械能,然后由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如太阳能热电站,就是将太阳光收集起来用来加热特制锅炉中的水或其他液体,使之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再由蒸汽去推动发电机发电。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它是利用了光照射到半导体的PN结上时发生的“光生伏打效应”,即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紧密接触时,则在交界面处形成PN结,当光照射到PN结时,会形成由N区流向P区的光致电流。光致电流使N区和P区分别积累了负电荷和正电荷,从而在PN结上形成附加的电势差,将太阳能转换成电场能储存在电池中。使用时,将PN结两端与外电路接通,便会有电流流过。
根据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又可分为硅电池、硫化镉电池、磷化钴电池、砷化镓电池、有机半导体电池等。目前实际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大多是用单晶硅制成的。用一块像纸一样薄的N型小硅片,在其中一面均匀地掺进一层硼,使其变成P型层,从而得到PN结,然后,再加上电极,就做成了一个硅太阳能电池。这样制成的单个太阳能电池能量太小,不能直接用作电源。如果将几片或几十片太阳能电池串联起来,做成一块块具有一定容量的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可用于大功率供电。
太阳能电池发明以后,1958年美国的第一颗“先锋号”卫星上作为通信电源。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的航天器,都由太阳能电池给它们的电子仪器和设备提供电力。与其他能源相比,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一般较低,但其具有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好、没有转动部件、便于维护等优点,所以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如果把太阳能电池安装在战士的钢盔上,配上报话机,就可以构成一个小巧的“钢盔电台”。所以它可用作军事上通信设备的电源。如日常生活中用的录音机、助听器、计算器、手表、照相机等家用电器也可用它作动力,太阳能电池还能代替燃油用于飞机、汽车上。1996年,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的太阳能赛车在日本举行的有多国32辆赛车参加的比赛中获得第13名,这标志着我国太阳能电池及相关的技术水平正在进入国际先进仃列。2004年,在我国首都北京正式启用了太阳能信号灯。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明了非晶硅掺杂技术,制成了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这大大降低了成本,给太阳能发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之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太阳能电池。1992年美国建成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电站的功率可达到5×104kw,并通过电网向用户供电。日本也先后建成了近十座太阳光发电站。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太阳光电站的成本将会逐渐降低,预计到21世纪初,将接近常规的火力电站的成本。
由于在地面上建造太阳能电站总是存在诸如占地面积太大、发电稳定性较差的不足,于是科学家们就提出到太空中去建造太阳能发电站——卫星电站的设想。如果这种设想能成为现实的话,则开辟了人类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新纪元。
太阳能的光化学转换
光化学转换是利用太阳和物质的光合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即光化学效应。例如:光化学电池就是利用光照引起化学反应,使电解液内形成电流而供电的电池。太阳能光化学效应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制氢,因为氢可以作为生活需要的燃料,具有无污染、热值高等优点。
另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极高,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就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的光合作用演变而成的。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仿生技术模仿光合作用。一旦成功,人造粮食、人造燃料将不再是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