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振宁与李政道失和之谜

杨振宁与李政道失和之谜

时间:2023-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校园的一幢白色楼房里,李政道为“θ—τ之谜”日日夜夜苦思冥想。这就是李政道和杨振宁,经常在这里讨论“θ—τ之谜”,不断提出新设想、新问题,不断交换新想法。然而“θ—τ之谜”仍在困扰着新婚丈夫,使他常常陷入苦思,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肩负先辈们的期望,李政道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不管多难,他也要解开“θ—τ之谜”!

 

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校园的一幢白色楼房里,李政道为“θ—τ之谜”日日夜夜苦思冥想。案头摆着一大堆书,桌上的台灯常常彻夜通明。如果说中性的K介子在衰变过程中不遵守宇称守恒定律的话,那就意味着要拒绝承认全部最基本的物理定律,这是许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

李政道开始尝试着做了一些研究。1955年夏,他和贾·奥利尔在通常理论的框架中提出了一个级联机制来解释“θ—τ之谜”,并在1955年第100期的《物理评论》中发表,但后来证明这一见解是不对的。

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的一家中国餐馆,经常有两位中国小伙子,有时他们美餐一顿,有时他们边喝茶边争论,往往二人争得面红耳赤,旁人都好奇地看着他们,以为这两个小伙子在闹别扭。这就是李政道和杨振宁,经常在这里讨论“θ—τ之谜”,不断提出新设想、新问题,不断交换新想法。后来李政道曾描述过这段经历:“关于现代物理基本概念的修正,是我和杨振宁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一家中国餐馆用膳前经常讨论而终于获得结论公之于世的。”

1956年仲夏,地处曼哈顿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中,古香古色的建筑物与高大宏伟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参差林立、相映生辉;繁花绿草与高大的红杉树高低错落、随处可见。学校大墙内外,繁华的闹市与静谧的校园对照鲜明、风格迥然。在这静谧的“世外桃源”,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政道,与美籍华人秦慧君女士建立了幸福、温馨的小家庭。然而“θ—τ之谜”仍在困扰着新婚丈夫,使他常常陷入苦思,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新婚妻子默默地望着陷入沉思的丈夫,她深深地理解,作为一名年轻的科学家,丈夫的事业是首要的,她准备全身心地支持他的事业。

在仲夏的新婚之夜,李政道思绪万千。

他想到1953年,父亲病重在日本,他特地赶到病床前。

年迈的父亲紧紧拉着他的手,望着昔日的“三糊涂”,今日已是英俊潇洒的物理学博士,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支撑着对李政道说:

“政儿,你应该有所成就,你会的!”

慈祥的母亲却抚摸着多年不见的儿子说不出话,眼里含着幸福的泪花……

不久,父亲去世了。在料理了父亲的后事,与家人依依不舍地告别之后,李政道感到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许多。

更难以忘怀的是1954年。有一天,杨振宁打电话告诉他,费米先生病了。费米是他最崇敬的导师,他二话没说,搁下电话就直奔芝加哥比灵斯医院。

病房里,瘦弱的费米先生正在读一本书,书中描写了一个凭坚强意志战胜厄运和大自然障碍的真实故事。看到李政道,费米先生略显哀愁,然而却很镇静。他说,医生告诉他,几天之内他即可出院,但活不了几个月了。

他看了看床边的一个笔记,告诉李政道,那是关于核物理的笔记,他准备利用仅有的几个月,将它整理出版……听到先生的这番话,李政道不由两眼一热。

过了不到3个星期,费米先生就去世了。

两位老人,一位是自己亲爱的父亲,一位是自己崇敬的恩师,在他们即将谢世时,都是那么悲壮,都感到自己还有许多未完成的事要干,但已力不从心,都对自己寄予那么深厚的期望。

肩负先辈们的期望,李政道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他不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下决心要继续奋斗下去!不管多难,他也要解开“θ—τ之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