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学困生心理工作的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最迅速、最活跃、最关键的时期。对这个阶段的物理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他们或是产生了不良心理,或是外部环境与内部心理产生了冲突和矛盾。1986年以来,我们就如何做好学困生的心理工作、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作了一些探索,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优化教学 矫正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的对立心理,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病态。调查表明:物理成绩极差的学困生中,80%以上具有逆反心理。究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物理知识的概念、规律抽象,致使学生感到乏味难学;教学方式单调重复,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长期失败、挫折,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继而产生恶性循环。矫正逆反心理,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激发兴趣,改革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1.激发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浓厚的兴趣往往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巨大的学习动力,极大程度地矫正逆反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中,我们提出:从激发兴趣着手。一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举行“物理教师的基本素质”、“物理教学的常规标准”、“物理教师的语言艺术”等专题辅导讲座,开展一批优质教案、一堂优质课、一份优秀教学总结的创“三优”活动。二是扎扎实实改进实验教学,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向上情感。如,因地制宜地增加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规律且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学生实验采用一人一组、轮流操作的形式,课后开放实验室让学困生自由琢磨,实验评价实行操作达标评分,举行实验操作抽签竞赛等活动。三是联系实际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举行物理疑难答辩会,成立家电修理、小制作等科技兴趣小组,举行“飞向星星”、“未来世界”、“物理学家的故事”等科技讲座活动。四是改进教学手段,增加挂图、投影、模型等新颖的直观教学手段,创设富有启发性、疑惑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困生强烈的求知欲。
2.联系实际 常教常新
学困生之所以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很大程度是因为课堂教学方式单调重复、缺乏新意,学困生厌的是“旧”,而不是“新”,为使学困生变厌为喜,我们的教学立足一个“新”字,联系学困生和教材实际,经常更新教学方法,保持课堂的新鲜感。如,“惯性”一节,现象普遍,实验取材方便,我们就采用“实验—讲授”法;“电流的强弱”的学习,我们用学生熟悉的水流、人流进行类比教学;“机械运动的分类”内容简单,则采用自学法;“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中,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学生难形成,问题又集中,我们就采用“实验—讨论”法。即使在某堂课或某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也注重各种方法的交替使用,使学生感到堂堂有新招,时时有新意。
3.突破滑坡点教学
调查表明,学困生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困难,我们称教材中影响后续学习的重难点为滑坡点,影响学困生学习的正是这些滑坡点。1986年开始,我们提出,重点突破滑坡点教学,扫除和减少学困生的学习障碍。我们对近30个滑坡点从滑坡原因分析、防滑措施、教案举例、教学后记等方面,在松滋市范围内分校、乡镇、市三级逐步展开研究,几经反复,已经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防滑措施,如,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增设台阶、放平坡度、歌诀记忆等,并精选优秀教案编写了《初中物理教材滑坡点教学方案》。
二、创设成功 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困生对学好物理存在着消极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对自己作出偏低的评价,对提高成绩丧失信心,学习中表现为胆怯、害羞、自暴自弃。心理研究表明,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是挫折和失败,因此,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心理补偿,培养健康的自信心理。具体的做法如下。
1.树立榜样
一是树科学家为榜样,经常利用讲座和故事会的形式,介绍科学家不怕失败和挫折、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事迹,如介绍爱迪生小学时因成绩差被老师赶出教室,随后耳朵又聋了,全凭刻苦自学、独立思考,成为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家的动人故事。二是树市内优秀生为榜样,如市第一中学的李小平同学,对物理学习有特殊兴趣,学习时常常废寝忘食,一有空就钻进了实验室,1978年高考,他以满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他的事迹在松滋市各校广为流传。三是树本校、本班的优异生为榜样。四是树差变优的学生为榜样,以学困生转化个例启发学困生。活生生的榜样,将有力地激发学困生的上进心理。
2.加强学法指导
学困生对物理学习感到灰心,往往是因为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致使在学习中经常遇到自己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交给他们学好物理的方法,是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恢复信心的根本点。我们采用开设学法课、举行讲座、召开交流会、个别辅导等形式,对学困生学习物理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指导。一是进行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的指导,如阅读的方法、实验观察的方法、审题的方法、记忆的方法,总结有《物理课本阅读十法》、《实验观察四注意五方法》、《歌诀记忆五十条》等;二是抓好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学习方法指导,如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三是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从本章节知识特点、学习特点、学法建议、技能技巧四方面对学困生适时进行学法指导,松滋市综合有《初中物理学习指导》,学生人手一册;四是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总结有《适合学困生的十种训练方法》、《学困生口头说理能力培养四法》等。
进行学法指导时,特别强调:一要联系实际,结合具体学习过程进行,严防空对空;二要注意个性原则,学法指导要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三要与教法改革紧密结合,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学法就得不到正常发挥。
3.不给学困生低分数
为使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增强自信心,形成后续学习的动力,我们的原则是不给学困生低分数,不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一是坚持正面鼓励,不训斥、少批评,学习成绩有了点滴进步就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学习过程中受到了挫折和失败就及时进行鼓励。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的,干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只要我们迎难而上,事情总会成功的。二是教学实施分类推进,对好、中、差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不搞“一刀切”,让各类学生各有所得,对学困生则降低起点、降低要求、多搭梯子,如提问设计梯度题,作业设计层次题,使学困生能轻松完成学习任务。三是对学困生的学业实行可接受性的降低标准评价,不给学困生低分数,使学困生稍加努力便能获得高分,从实践中认识到自己能够成功;四是强化期望效应,对学困生寄予无限希望,时时激励他们:你将获得成功。将教师的期望转化为学困生的内部学习动力。
三、积极引导 充分利用学困生的期待心理
初中生具有自尊心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学困生由于经常受冷落和歧视,更是强烈地期待受人尊敬,期望表现自己并获得成功。为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给学困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满足、利用他们的好胜称强的期待心理。一是适时给他们以热情的关怀和帮助,保证学困生和优等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平等地位;二是建立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促进学困生与优等生、学困生与教师的心理相融;三是课堂上在答问、质疑、实验操作、小组讨论方面,多给学困生提供机会;四是在答辩、制作、修理、体育、音乐、科技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中,注重发挥学困生的聪明才智,让学困生充当主角,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与此同时,注重适时引导学困生情感意志的正向迁移,激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去学好物理知识。
学困生对物理学习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深入、系统地研究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还有待于我们作长期、艰巨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