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的几个误区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学校普遍使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在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存在着几个误区,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误区之一:用电教媒体代替物理实验
有的教师认为,用电教媒体展示物理实验,既方便省事,又直观准确,因而,上物理课不愿再做实验,直接用展示电教媒体画面来代替物理实验。不可否认,通过电教媒体可以放大、再现或模拟某些实验现象,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如放大实验,变小为大;展示实验过程,变静为动;模拟微观现象,变抽象为直观;再现实验现象,强化感性认识等),但是电教媒体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因为,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许多概念、规律的形成,结论的得出,都建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离开了实验,物理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用电教媒体所展示的现象、结论来代替实验,不能客观地反映物理事实和规律,不真实、不可信、不科学。
误区之二:用电教媒体代替教师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和夸大电教媒体的作用,将教学的大部分过程设计成多媒体课件,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是开关按键。电教媒体代替了教师。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引导、答疑解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大部分或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成课件,教师仅充当一个电教媒体的按键操作员,用电教媒体代替教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甚至是错误的。
电教媒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电教媒体起辅助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恰到好处地利用电教媒体来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而不能过分依赖电教媒体,更不能喧宾夺主,用电教媒体代替教师。
误区之三:用电教媒体代替板书
有的教师将板书全部设计在课件上,课堂上不用粉笔,上完一节课,黑板上一个字都不写,电教媒体代替了板书。课堂教学中,板书的作用主要是向学生展示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有关知识要点、结论、结构等,配合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一般来说,板书的主要内容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要保持一整节课。若用电教媒体展示某些需要板书的内容,通常不可能保持整节课,往往只能保持一段时间,甚至一闪而过,发挥不了板书应有的作用。即使教师能设法用多媒体画面将需要板书的内容展示整节课,那也完全贬低了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主体性的、需长时间保持的板书内容,应用黑板板书;图形或动态画面以及辅助性的、只需短时间停留的板书内容,可用电教媒体展示。黑板板书和媒体画面展示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切不可用电教媒体代替板书。
误区之四:电教媒体是唯一的教学辅助手段
有的教师认为,电教媒体是教学的唯一辅助手段,说到教学准备就理解为制作课件,而忽视了常规的、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的作用。
在过去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探索出了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如实物、模型、挂图等,它们真实、直观、形象,在物理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广泛推行电教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丢掉、废止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反,有些传统手段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电教媒体画面无法代替、无法比拟的,如实物、模型的真实性等。
物理教学应在发扬传统、常规的教学手段的优势的同时,开发电教媒体,促进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教媒体不是唯一的教学辅助手段,切不可用电教媒体取代一切传统、常规的教学辅助手段。
误区之五:课堂上电教媒体的使用越多越好
有的教师认为,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主要是看电教媒体用了多少次,用了多长时间,以为课堂上使用电教媒体越多越好。
课堂教学使用电教媒体不是越频繁越好。首先,教学手段应为教学内容服务,电教媒体的使用应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当用则用,不能不管需要与否、必要与否,什么东西都搬进电教媒体画面,更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教学形式上的热闹。电教媒体的使用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其次,电教媒体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辅助手段,并不是什么问题都要用电教媒体画面才能解决。电教媒体应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等)配合使用,能用其他传统手段解决的问题,不一定非要用电教媒体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